前两天写了个闲扯的贴,发在书话,有朋友跟贴说为何不发在散文天地。自己愣了一下,才想起写的东西大多与书无关。当然这也还能拿“闲闲”二字搪塞过去,不过另一件事却着实汗颜:算了算,大概有两年多时间没进书店了。网读、网购,其便捷快速差点让我忘了通往书山的那条路。
于是选一个好天气,晃晃悠悠逛书去。粗一看似乎变化不大,迎门最显眼的位置,仍然被诸如《经商之道》、《人生智慧》一类东西占据着,标题一律文化得让人肃然起敬。花上32元,俨然智慧到手,岂不美哉。
所以智慧也有价格,并且不比麦当劳便宜。但这一类速成总有些让人疑心,特别是发现里面最多的居然是读史。光是名叫读史悟人生的书就有两本,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却是相似的装桢、相似的厚度,并排放在一起。此外也有叫读史通世故的,还有叫读史学做人的,林林总总。翻了翻,虽非千篇一律,也多是大同小异。一点烂熟的历史故事,加上一些现代的圆滑解释,立刻点金成石,化神奇为腐朽。
是什么原因让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都堂而皇之地和历史干上了?仔细回想一下前两天看到的易中天,恍然大悟又是书商跟风的结果。不仅书商,连电视也未能免俗。百家讲坛讲完三国讲秦汉,说完红楼说聊斋,评完皇帝评大臣……生生把一个原本文理兼收,百家争鸣的论坛弄成了古装戏台。还记得当初我曾在这里看到过有关量子粒学、基因研究的几场讲座,深入浅出,即使是对此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听得入迷。而现在,连纪连海评和绅这样误人子弟的节目也混杂其间——我倒不是对这位中学老师有偏见,只是如果谈史都像这样信口开河,那还不如干脆自己编两出辫子戏过瘾得了。
由此也发觉了自己的矛盾:不久之前我还说过,历史需要易中天,需要被平民化。它不应是天一阁上蠹虫深蛀的卷帙,也不应是名人高士标榜才学的谈资,而应当是活泼泼一汪清泉,在说书人的场子里,在寻常百姓的生活智慧里流淌。但为何当真平民化之后,反而不能接受?
某种程度上,我是个读书无用论者。并非书无用,而是不愿以“有用”的态度来对待它。即使是文明落后的穷乡僻壤,你也能听到敬惜字纸的说法,这似乎表明中国人对待书、对待知识的一种敬畏态度。然而这种敬畏往往并不来自知识本身,而是来自它能够带来的其他一些现实利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金屋玉颜,才是读书的真正动力。学而优则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书几乎是寒士们挤进高门大户的唯一途径。也因此它们被形象地称为敲门砖。正派读书人鄙视一切八股以外的东西,贾宝玉诗才敏捷,贾政反而心中不喜,正是因为诗作得再好,也是旁门左道,“无用”。
理想的读书应当出于自身喜好,这动力源自于内,而非加之于外。苏轼曾言,此生有味在三余,将读书当作人生美滋味,所谓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此言不虚,苏舜钦就干脆拿汉书当肴馔下酒了,号称夜饮一斗。想当初我也曾效仿过,高中那年暑假一人在家,翻出一本三国,开了一瓶汤沟大曲,边读边饮。不知是书不对还是酒不对,总之三杯刚过便将书一撂,一头栽倒——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之事,心向往之可也,真要去依样葫芦,未免有东施效颦,照猫画虎之嫌。
读史也是如此。了解过去,寻找那些埋藏在时间长河中的足迹,是人类生存的自然需要,而不是装点门面的所谓智慧。这两者区别类似于考古者与盗墓贼。拼命要从历史中挖掘点什么,像操作手册一般活学活用,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妄想。这种沿袭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快餐可能适合新东方,却不能用在读史上。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死去,每段存在的时光都将变成历史。生命是沙滩上的大厦,无论如何辛苦经营,如何庄严华美,必将在下一次潮头涌来的时候毁灭,消失无踪影,而历史将是我们寻找他们、同时发现自身的唯一线索,也是人类用短暂对抗永恒的脆弱武器。
是以读之。以百年之身,体验千年哀乐,于愿足矣。此外无别事。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24:0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