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台词> 正文

《甲午战争史》的经典语录

  • 01. 聂士成只是派弁兵100人,随带翻译,持告示前往全 州招抚。告示共三种:其一,晓谕起义军解散。其中 有“尔国王发电告急,我中朝爱恤属国,不忍坐视不 救,奉谕钦差北洋大臣李奏派本统领率带马步枪炮大 队前来助剿。特念尔等本属良善……大兵到日,尔等 能悔罪投诚,洗心革面,均予免杀”等语。其二,“ 谕示商民各安其业,毋得惊恐”。.其三,申明军纪 。有“奉宪檄饬,防营远征,保护藩属,护卫商民, 自行军旅,纪律严明。今入朝鲜,军令重申,购买物 件,照给钱文。如有骚扰,或犯别情,军法从事,决 不稍轻”等语。这三种告示被日本间谍送报日本驻朝 公使馆。不久,“汉城饬弁持倭使大鸟圭介来咨,诘 问前日所出告示是否真伪”。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2. 聂士成派人招抚起义军之日,正是起义军 退出全州之时。先是东学党起义军攻陷全州后,两湖 招讨使洪启薰又返军攻城,因起义军防守严密,久难 攻下。朝王一面处分引起事件的责任者,将全罗道观 察使金文铉革职,流配济州岛,并将古阜郡守赵秉甲 革职,系械监禁;一面急发最后的精锐江华枪炮队四 百及京城、平壤监营兵二千增援,并命严世永任三南 招抚使,同新任全罗道观察使金鹤镇赴任,与洪启薰 协力从事。从派“招讨使”到再派“招抚使”,说明 朝鲜***对东学党起义军的政策已由“主剿”转为“ 主抚”了。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3. 中国所派军队分三批渡海。第一批,是太原镇总 兵聂士成所统芦防马步军,共910人,为前锋。6月6 日下午6时,自塘沽登图南轮,于8日下午6时抵牙山 海口。9日,登岸整队,进扎牙山县。第二批,是直 隶提督叶志超所带榆防各营,共1055人,以及弹药、 粮饷等,分载于海宴、定海二轮,于8日下午6时启航 ,10日下午3时抵牙山海口。因无驳船,直至12日上 午10时始全部登岸。第三批,是总兵夏青云率马队 100名、旱雷兵l00名及步队300名,乘海定轮渡海, 于25日抵牙山县.于是,屯驻牙山的清军人数达2465 人。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4. 到了6月3日,朝鲜***终于命内务府参议成岐运 ,携***照会正式请求中国派兵。并任命工曹参判李 重夏为中国兵舰迎接官,内务府督办申正熙、参议成 岐运统辖军务司,负责有关接待中国军队事务。 在朝鲜***向中国送出请援照会的当天,日本驻 天津领事荒川已次奉陆奥训令,也前去拜会李鸿章。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5. 日本运兵船络绎而至,大和、筑紫、赤城三舰 亦泊仁川口,并派遣汽艇探测牙山湾,显然居心叵测 。而李鸿章却要袁世凯劝告朝鲜***:“日与华争体 面,兵来非战,切毋惊扰。迭阻不听,即听之。速设 法除全匪;全复,华兵去,日自息。如有要挟,仍可 坚持不许。” 6月12日,根据李鸿章的指示,叶志超委派聂士 成为前敌营务处,负责剿办事宜,本人则暂驻牙山以 待命。但是,聂军并没有同东学党起义军直接交仗。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6. 日本驻北京临时代理公使小村寿太郎照 会总理衙门,声明根据《天津条约》,“因朝鲜国现 有变乱重大事件,我国派兵为要,***拟派一队兵” 。同时,李鸿章亦迭接袁世凯来电,谓已派译员询杉 村浚,询问日本“派兵何事”,杉村答以“调护使馆 ,无他意”。又说:杉村“近颇惊惶自扰,故各国均 疑之,谣议颇多。鸟(大鸟圭介)来,或稍镇静。”李 鸿章均信之不疑。由于他对日本的险恶用心缺乏清醒 的估计,因此只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主观构想那样 干下去。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7. 当中国派兵之先,丁汝昌先期遣济远舰率扬威驶 至仁川口,与平远合为一小队,以观形势。及至叶、 聂两统领率军赴朝时,以超勇舰护之。又恐其力量单 薄,又分扬威赴牙山,留济远、平远两舰泊仁川口。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8. 荒川所谈与杉村浚“语意略同”,使李鸿章更相信日 本“必无他意”的保证,毫不怀疑其包藏祸心,便坦 率相告:“韩请兵,势须准行。俟定议,当由汪使知 照外部,事竣即撤回。”这样,日本方面便完全掌握 了中国的派兵计划。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09. 清***既应朝鲜***的请求,决定派兵赴朝,便 致电驻日公使汪凤藻,根据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 有关条款,知照日本外务省。6月6日,汪凤藻照会陆 奥宗光,告知中国***应朝鲜***之请求,按照“我 朝保护属邦旧例”,派令直隶提督叶志超“选带劲旅 ,星驰朝鲜全罗、忠清一带,相机堵剿,……一俟事 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照会发出的当天,日本方面立即有所反映。汪凤 藻急电李鸿章,告知日本***令其驻朝鲜公使大鸟圭 介“带捕二十名立赴韩,并添调一舰护商”。李鸿章 电复汪称:“韩未请倭派兵,倭不应派。若以使馆护 商为词,究竟有限,且汉城现安静无事。祈与妥商。 ——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