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医疗是个不容易写好的题材,它离我们太近了:随便谁有个头疼脑热就会需要救助;它又离我们太远了:医学生念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书可能都还不足以独当一面,就像《谢谢你医生》里面那个愣愣的博士实习生,虽然“高材”,但在初来医院时,他甚至还需要跟着护士长学习面对真实病例累积下的经验。
整部剧的开场很有趣,女主是经历了无国界救援工作,之前在国外行医的肖砚;男主是专业和临床水平双料扎实,有能力也有傲气的白术。剧中肖医生的第一个磨难是在纷乱中失去了爱人;白医生的第一个挫折是他全力救回的老教授还是逝世于意外,由此,院长为了历练他,把他从心外科安排到了急诊科。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医生的心,大概是全世界最“硬”的。他们不得不硬,因为他们每天面对的就是最极限的各种状况。是职业的要求,让他们要以超出常人的状态硬下心,拿出技术和速度去决断去抢险,太优柔寡断,就不是心软,而是病患生命安全的问题。
肖医生就是在这样的理智中,眼睁睁看着自己之前的爱人离开的。经过那样的伤痛,她才更加强化了她之前在战乱地区行医时坚持的理论:医学是人学,治病救人同样重要。当她把这套行为逻辑带到干净整洁,现代化的桐山医院时,她遭遇了一个“劲敌”:对自己的技术和判断拥有无比自信的白术。
白术的自信背后,是对医学的科学性的无比信赖。其实前面说男女主是“劲敌”,是一种夸张,也是剧集好看的戏剧冲突之必要。肖医生和白医生在桐山医院的日常,并非幼稚地把自己的主张当作尚方宝剑互相攻讦。正相反,剧里白术的死党,徐一然徐医生,才是那个真的“幼稚鬼”,非要天天计算着肖白二人谁更胜一筹;与之相对,爱八卦的女医生唐画,也经常被肖砚批评说过于关心病人隐私。但这两个逗趣的角色也丰富了医生这个职业形象的维度,让观众看到医生可以“不严肃”可以在非治疗时间和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
事实上,编剧只需要写出不同医生鲜活的人物性格,内敛或者外放,更贴近现实的呈现,不需要埋下什么惊天阴谋或者见不得人的交易,也可以推进人物成长和事件发展。
一个很典型的人物是急诊科室的陆主任,许多观众可能在肖医生刚到桐山医院的剧情里,看出了陆主任对她的轻微质疑。但陆主任不需要非得是个“坏医生”,当肖医生展现她的专业水平时,他作为领导,悦纳有能力的下属,才是更合理更正常的共事关系,整个科室的故事也才能继续运转下去。
这种不需要人物之间对立,而是让一件件医疗案例来证明人物彼此互相成就成长的推进方式,更高级且更让人有代入感。在这样的推进中,片子开头肖医生和白医生互相看不惯的部分,争执对错的部分,也渐渐软化,相互融入彼此了。
就像是白医生的儿子得了重型地中海贫血,小男孩自己乐观坚强,白医生却因为过于担心他而限制他玩乐,在他苦苦央求下,肖医生带他去了游乐园。肖医生评估了病情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满足了小光的愿望,而白医生关心则乱,但他又在慌乱过后,打电话给肖医生致谢。我想,他们其实都明白对方心里想要什么,在守护什么,其实最后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路径不同罢了。医学,它既是人学,也是科学,它是需要人的技术过硬,但出发点柔情万千。
剧集里还有很多折射人性复杂的案例,比如在刚播出的二十集里,病房里来了一组奇特的“夫妇”:丈夫“植物人”八年之久,妻子尽心照顾。但在妻子忍辱负重的背后,其实瘫在床上的丈夫,是曾经家暴她的人,丈夫的“瘫”,是她当年正当防卫暴力的结果。这样一个貌似奇情,实则情有可原的案例,在不断转折间,提醒着我们或许不能妄断“久病床前无孝子”或“久病床前无贤妻”,单一的牺牲奉献思维已经不足以面对现代社会的不同境遇,医院里的故事浓缩着人间百态,我们的观看或许越广角越好些。
剧集过半,肖白二人之间的冰山也在逐渐融化,估计桐山医院里的各位医生护士还要携手度过很多难关。在开篇写到的木讷博士实习生,也变得越来越心明眼亮,他开始会思考带教医生的嘱托,开始独立观察到病患微小的生理反应。一个年轻实习生,短期可能不会成为白术,成为肖砚,但长远来说,他一定也有机会成为这间医院的得力干将。
这是一部能把人们心上细小的创痛揉开来的医疗剧,它在剧集里治疗病例们的病,也在故事主线里通过人和人之间坦诚的交流,间接和观众们聊职业聊生死聊情感。院长和白术的每一次谈话,白术和肖砚的每一次沟通,都在让已经是大人的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我追求的与我执行的,统一吗?我爱的人,真的可以感受到我的爱吗?
如果有某个案例也戳中到了你,我反倒要恭喜你:我们不必历经病痛,就能和剧中人一样开悟,那么“医者仁心”四个字,也就有了去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16:2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