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上映后即受到观众颇多的关注和好评,同时也出现两种不同的评价,猫眼评分曾高达9.5分,豆瓣则给6.2分。影片对观众构成极大感动与震撼的实际是主人公马皓文的形象塑造。马皓文可以说是几十年中国电影鲜见的,来自底层、历经磨难,成为精神强者的苦难英雄形象。当人们为影片浮现的学历前程、光彩照片而吸引和拼搏时,绝不应忽视马皓文形象所表现的人更需要精神的强大这一根本的生活价值。我们不应低估《银河补习班》创造出马皓文形象的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马皓文形象最大的意义是让观众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普通平凡的中国人的强大精神气节,一个被冤屈的灵魂和躯体永不认输的正义情怀与钢铁意志。回顾以往的国产电影,表现受苦受难的平民和知识分子形象很多,但能够战胜苦难挺直脊梁站起来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很少看到。马皓文形象超过《芙蓉镇》的苦难不屈,超过《归来》的默默等待,表现的是时代进步背景下一个平凡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在不幸落难中仍然始终不渝地追求正义与成功。这个苦难英雄的经历与成功甚至在一定方面可与世界著名的苦难励志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相媲美。两片的主人公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牢狱之灾,身心备受屈辱,但始终坚信正义与公正并为之不懈努力。而与《肖》片不同的是,马皓文比安迪更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从没像安迪那样试图以讨好方式换取自由。更重要的是,《银河补习班》刻画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救赎,更多是对儿子的拯救,在全心的爱护与鼓励教育中实现儿子的传承成长。主人公的这方面塑造更要超过《肖申克的救赎》。马皓文在个人、儿子、腐败、舆论、学校之间多线作战,面对自己遭遇诬陷前程毁灭,他的不屈、不甘几乎全部体现在对儿子的培养上。20多年后,看到儿子成为航天英雄,马皓文已是满头灰发、垂垂老矣,荣光和苦涩尽在其中。影片表达的与其说是一种父爱与励志教育的成功,不如说是跨越人生苦难、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成功。马皓文面对群氓欺侮忍无可忍的怒吼爆发:“我绝不认输!”是全片的戏眼,是人物性格的内在核心。从这个戏眼、核心出发,才容易理解马皓文教育方式的一些不合常理。
影片在大范围场面调动与生活概括中表现了马皓文形象的性格长度。岁月流逝中,《亚洲雄风》《悠悠岁月》《弯弯的月亮》《好大一棵树》等多首熟悉的歌曲,航天段落雄浑磅礴的交响新曲,带过二十多年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迅速跨越,写尽马皓文历经激情洋溢、漫漫蹉跎、父子情深、希望不灭的心路历程,更融入时代在发展进步的走向,成为马皓文性格不屈,最终巍然屹立的时代环境。岁月是养育马皓文的一条长河,这里有个人遭遇的苦难和不幸,更有给他生活信心的社会进步大环境。最鼓舞的表达就是他还在脚手架上辛苦做工时,儿子马飞举着通知书向他大喊:“飞行员考上啦!”这里最重要的潜在含义是,成绩优异的儿子并没有因父亲是“刑满释放犯”的身份而影响远大前程。而这并非只是马皓文教育博弈的成功,它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马皓文教育培养儿子马飞的过程是其性格的横向和丰富的展现,也是习惯了正规教育模式的家长容易产生疑虑的方面。对申冤的永不放弃和对儿子的挚爱不弃,构成了马皓文性格中最突出的部分。一段平行蒙太奇表现马皓文入狱后,父子身处异地同时受难。马皓文在狱中遭狱霸殴打,马飞在学校被不明真相同学欺侮,又在缺少关爱的教育下沦为问题少年,对照的场面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而幼小的马飞天真地用手电筒向天空晃动,等待爸爸归来,老年马皓文等候儿子航天返回也用手电筒向天空晃动,不同时空,不约而同,交叉的重复表达了父子间的心心相印和真挚情谊。影片开始时,大桥突然坍塌,天真的马飞惊呼:“爸爸,你能把这个魔术再变一回吗?”片尾,面对太空遇险归来的马飞,马皓文也幽默地模仿儿子当年的话说,“儿子,你能把这个魔术再变一回吗?”俩人相视大笑,父子间几十年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旧足球做成的地球仪反复出现,制作、毁坏、又修补,体现父子一路的辛酸,最后由马飞带到太空,陪伴身边,体现的是情感、鼓励、精神依靠的力量。更有力的重复是父子间传递的那张小纸条,马飞写道:“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这是马皓文一生坚持的信念,鼓舞儿子要有梦想理想;也是马皓文一生蹉跎中的坚强意志。父亲的名言和一生坚持,自己生命历险后的深刻体验,让马飞对“永不认输”的记忆刻骨铭心,最后在太空历险时终于成为他强大心脏的精神来源。
影片表现马皓文忍辱负重培养儿子的过程中,揭示出一些令人深思的人性与社会顽疾,特别是马飞执行航天任务前在上级的压力下,要求父亲放弃申冤,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听闻此言,马皓文心寒地说,我一直以为我对你的教育是成功的,现在看来是失败了,于是回避了儿子的航天出征仪式。这一段就像影片一直向前推进中的一个有力的回头浪,大大增强了影片内容的深度,显示了现实主义精神的批判锋芒。它深刻寓示了马皓文对单纯科学文化教育的反思,他意识到,对儿子的社会教育、怎样做人的教育,才是关键的。影片叙述始终贯穿了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双重思路,马皓文的追求始终贯穿对丑恶的揭露和批判,而对生活的揭露也始终保有对正义和公正价值的追求。他的性格历程不只是对个人不幸的抗争,而且充满对向上向善价值的追求。这使得人物性格不仅是励志的,也有着深厚的精神情怀。
马皓文对现行义务教育中某些僵化模式和观念的质疑,体现了时代的开放与社会观念的多元进步,是对教育方式的另一种变革式思考。影片的教育故事有些超出教育规则,也并非鼓励孩子都去独辟蹊径,只是鼓励要有一种创造性思维。对马皓文不同的两种评价,实际上反映了当下社会生活层面某些不同的价值取向,如对物质的、功利的追逐和对志向、情怀的追求。不同的生活价值取向会成为对艺术形象精神价值评价的重要根源,但应该清醒的是,没有积极的精神价值追求,物质的成就也会走上迷失,就像影片中那个精神崩溃的孩子,特别是不应忽视影片对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坚强的英雄性格的塑造,和他对广大普通人面对生活困难时的有益的鼓励。
邓超饰演的苦难英雄也相当成功。他没有美国英雄的魁梧身躯,但充分演出了小人物的英雄气节。他演活了人物从乐观幽默、一落千丈、妻离子散、痛苦忍耐、感情深厚到猛烈爆发的性格多侧面多层次,精神气节的强大超出了身躯的体量。影片的视觉效果、精神表达和人物塑造也体现了创作者在艺术、情怀与市场要求上的追求统一。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0:00:2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