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一生可谓是光彩夺目,其父戚景通是个有名的清官,戚继光17岁时就继承父业担负山东一带抗击倭寇的重任,后来又调到浙江,福建,广东继续抗倭,戚家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倭寇闻之喪胆平定小日本后,又被嘉靖皇帝派到北方去抵御鞑靼的入侵,他的一生几乎是百战百胜,共斩敌十余万,而且戚继光还是个发明家,他在1580年时发明了地雷,比欧洲人发明的时间早了几百年。可惜戚继光的私生活不太检点(曾经向大学士张居正行贿,被当场拒绝;还曾经在外讨了小老婆,瞒了太太十几年),不然他的历史地位可不逊于岳飞和李纲等人。
戚继光令人敬佩的事迹就是抗击倭寇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农民阶级建立的王朝,也许是害怕臣子夺权,皇帝把权力都揽到自己手里,在对外经济上,实行朝贡政策,只允许官方的贸易,朱元璋在全国设了3个地方来迎接外国使者的朝贡,“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广州通占城,?罗,西洋诸国”(《明史》卷八十一),其实这种贸易是非常不平等的,我天朝通常都是以高出对方货物十几倍的价格,买进外国朝贡的货物,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明朝安全的国际环境。
可惜这个美好的愿望还是破灭了,因为全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特别是禁止海运的政策,使原来日益兴旺的海外贸易迅速衰退,导致沿海的走私现象特别严重,而这时的日本处于分裂时期,天皇已经被彻底孤立,权力都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上,“大名”们各自割据一方,互相争斗,一些南部的“大名”为了弥补战争的损失,联合落没的武士,浪人和一些中国海盗,到中国的浙,闽,粤一带四处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沿海一带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
1421年,倭寇曾派兵突袭辽东地区,结果被“生擒数百,斩首千余”,至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小日本都不敢再来捣乱。
和平总是短暂的,到了嘉靖年间,正是大奸臣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国家被搞的乌烟瘴气;另一方面,由于有限的朝贡制度根本满足不了日本的贸易需求,倭寇们也很会挑时间,选这个时候来攻打中国,然后我们的英雄戚继光将军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
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派往浙江充参将,因为当时明朝实行的是“卫所”的世兵制度,每个军户出一人当兵,这样就使逃兵和用换籍来避免征召的人增多,军队腐化的相当严重,士兵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戚继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向浙江总督胡宗宪提出“金华,义乌俗称彪悍,请招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于是威震全国的戚家军就这样诞生了。
戚家军主要是由农民组成,他们大部分人都被倭寇搞的家破人亡,所以在斗志上十分旺盛,而戚继光根据倭寇大多单兵作战实力强,武器多为武士刀等特点,研发了一种“鸳鸯阵”的新阵法。冯梦龙对鸳鸯阵有详细的说明:“戚继光每以“鸳鸯阵”取胜。其法:二牌平列,狼筅各一牌,每牌用长枪二支夹之,短兵居后。遇战,伍长低头执挨牌前进。如已闻鼓声,而迟留不进,则以军法斩首。其余紧随牌进。交锋,筅以救牌,长枪救筅,短兵救长枪。牌手阵亡,伍下兵通斩”。基本上鸳鸯阵是以12人为一队,头排为队长指挥作战,第二排是两个拿盾牌的,第三排2人拿着3米长的“狼筅”,就是把头削尖的毛竹,第四排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保护前面拿盾牌和狼筅的士兵,第五排是2名拿短刀的士兵,负责致命一击,最后一名是炊事兵。从冯梦龙短短的几十字可以看出鸳鸯阵的分工相当精细,每个士兵的职责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军纪严明,和明朝当时散漫的军队完全不同,特别是最后一句“牌手阵亡,伍下兵通斩”,把士兵的责任感调动起来,士兵不会各自为战,只顾保命,而是团结一致,紧密配合,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戚家军能百战百胜,伤亡极少的原因。
再讲讲当时双方武器装备的对比,我刚才提过日本在元朝的时候拥有世界一流的炼钢技术,只有马来西亚的“马来钢”能与之媲美,所以倭寇拿的武士刀极其锋利,坚固耐用,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少量的铁炮又叫火绳枪,有效射程在100米;而反观明朝当时的主要武器大刀在与武士刀的对抗中,全面落入下风,甚至有的大刀被武士刀一砍就断,这也为什么鸳鸯阵的武器多种多样,就是没当时常用的大刀。在火器方面,明军主要用的是鸟铳(一种用火绳点火发射弹丸的单兵枪),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里虽有提到火药和火器方面的技术,但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中说"此器中国原无,传之倭寇,始得之"。可见鸟铳是仿制倭寇的铁炮而制成的。可惜鸟铳的枪管常有炸裂的危险,所以士兵都不敢双手握枪管,无法进行准确的瞄准,威力也就下降了很多。所以在冷热兵器,士兵的个人能力上,戚家军其实都不占优,可是戚家军在与倭寇的数百次作战中却百战百胜,可见戚继光出色的统帅能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8:15:4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