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电影《您好,北京》:聚焦“北漂”奋斗故事,描绘当代追梦人

电影《您好,北京》剧照 

  聚焦“北漂”题材的电影《您好,北京》,讲述了一位创业中年人、一位快递员和一位年轻的歌手在北京奋斗生活的温暖励志感人故事,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烟火气和当代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由中国影协指导、电影艺术杂志社主办的电影《您好,北京》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尹鸿、闫少非、胡智锋、阎晓明、饶曙光、宋智勤、王海洲、赵卫防、黄维、高小立、张晋锋、索亚斌、谭政等业界专家学者,与曹茜茜、刘犇等影片主创共同探讨了影片的创作得失。

  影片导演、总监制曹茜茜介绍,电影《您好,北京》将镜头对准奋斗路上的追梦人,展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旨在从简单朴实的现实生活出发,守护每一颗坚定而勇敢的心,向每一位勇敢追梦的人致敬。影片通过3段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北漂”令人动容的奋斗故事,表达了“奋斗,是人生中最美的样子”这一主旨,讲述了坚持梦想、努力拼搏的当代中国人的动人奋斗故事。

  中国影协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您好,北京》中有事业遇到瓶颈的中年人,有面临选择、左右为难的适婚青年,也有对未来颇为迷茫的更年轻一代,大多数观众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影片讲述的故事和表达的主题在当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尹鸿表示,影片是一部遵循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正剧,同时又加入了一定的喜剧因素,作品直面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但并未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而是凸显了坚守初心、逆风飞翔的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堪称一部“温暖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看来,《您好,北京》的创作难度很大,表现处于困境中的当代普通人生活的现实题材电影,很难准确而真实地呈现生活,也很难精准地拿捏和把握尺度。“影片主创迎难而上,成功地创作出了新的人物、新的情境、新的故事和新的表达。”胡智锋表示,影片中的人物饱满鲜活,情境写实又不乏艺术想象力,故事几度精彩反转,叙事手法和视听表达新鲜动人,“这些元素,共同凝聚成一部站位高、立意高、格调高的影片”。

  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阎晓明认为,《您好,北京》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现实题材作品,影片中的几位主人公无论在人生逆境中,还是在无助失落时,抑或在转折迷茫处,都未绝望沉沦,而是凝聚梦想的力量,将青春、热血、汗水和激昂融入到奋斗的点滴之中,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向前,用执着与倔强去追寻人生的精彩篇章。这样的作品在当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您好,北京》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主创积极探索现实主义的手段和方法,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感知和新的发现,并努力让观众共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影片中3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北漂”在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遭遇了许多坎坷,他们在挣扎困苦中不断进取、重获希望,最终克服了各自的困难,“这样的叙事以点带面地呈现了复杂的当代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召力和情感穿透力,在彰显正能量的同时又不肆意洒‘心灵鸡汤’,导演的创作分寸把握得十分到位”。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则认为,《您好,北京》是一部为新时代北京造像的作品,与《我这一辈子》《夕照街》《本命年》等影片一脉相承,都是聚焦北京这座城市的创作。“当代北京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具有‘胡同味儿’的古都,更是融汇全国各地人才、聚集各种梦想的当代大都市。”王海洲表示,“今天的北京,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也能为每个奋斗者提供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这样充满温度的大城市里,《您好,北京》中那些有梦想的普通人,展示了当代新北京人的风采。”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评价,《您好,北京》刻画不刻意,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具有很强的情感治愈力;影片情感饱满、生动温情地展示了“北漂”群体的艰辛挫折与迷茫辛酸,以及与之对应的坚持与追求、奋斗与梦想;影片主创精心设计、巧妙构思,通过表现人物关系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影片情节明快,贴近生活,虽然没有重大事件和强戏剧冲突,但能够通过细节和情感让观众获得共鸣。

  “《您好,北京》中那些普通人的追梦故事,其实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折射出当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故事。那些普通人为解决困境而付出的努力,也不是单纯的个人自我救赎,更反映出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的互洽与整合,而后者正是化解片中每个人困境的重要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您好,北京》是一部具有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的作品。”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如是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