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MING明日风尚《明日风尚》:与文艺气质还隔着一层(以7月刊为例)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18:27
  • 67

《明日风尚》:与文艺气质还隔着一层(以7月刊为例)

文/麦格

去年《MING明日风尚》改版的时候,也着实让人期待了一番。然而,新改刊的杂志,总不会让人满意的。在花名册上看到7月刊的MING做了台湾文学的选题和别册,就去买了一本,希望能发现点新东西。当然,也正常,维持水准已不易,还能每期给你折腾个新东西?

不过,怎么说来,MING的性价比还算不低,一开始的10元当然超值,现在的15元也还可以,就是不去考虑内容,就凭这纸张、版式的素雅感,也觉得不赖了。

一个印象是,MING挺被一些文艺女青年们喜欢。只是,谁也不会满足于纸张、版式的文艺感,MING还得让内容文艺起来。《城市画报》都已经十周年了,或许,大家对《城市画报》式的小资文艺有点审美疲劳了,有些人转而喜欢上MING。MING大气一些,将文艺中小情小调的感觉过滤了不少。

但很明显的是,MING主体作者是林奕华、欧阳应霁这样的港台文艺中年,只是,没多少港台腔罢了。如果说这些港台文艺中年由《城市画报》重点推出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价值,到了现在,他们所能对大陆读者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已经在各类媒体上展示过了,而MING还是拿这些港台文艺中年做门面,而且采写的艺人也不少是港台的,也就不会有多大优势。不管你对MING抱着怎样的期待,其实MING也折腾不出多少新东西。于是,如果闲适地翻翻MING,会有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如果真想细读下去,MING会跟你保持一种距离感,还真无法带来贴身肉搏般的酣畅淋漓。

做成文艺一点但非学院派的杂志,并不是没有读者群。豆瓣也没啥推广,文艺青年们还不是闻风而动,悉数来此安家?文艺气质的杂志就其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来说,也能吸引、支撑起奢侈品牌,如果能做起适合口味的内容来,读者、广告都是不会缺的。

MING应该也意识到这些。要做好内容,需要优秀的作者,这也是常识。或许是杂志的操办者们欣赏港台作者,或许是他们觉得港台文艺中年更能吸引大陆年轻读者的眼球,于是,MING找来不少这方面的大牌作者。一本杂志有自己偏好的审美趣味,这正常;一本杂志有核心的作者群,这也没什么可说的;一本杂志以为牛逼的作者就能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阅读体验,这也可以暂时不跟它理论;但一本杂志要是以为还算文艺中人,但却跟文艺隔着一层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画外音:是的,非得跟你钻牛角尖。虽然也是装逼的文艺青年,但也容不得你这么糊弄一下就装文艺?我就牛逼,只想看到与自己有关的东西,你老拿欧阳应霁等人的破事来显摆啥啊!)比如,7月刊p76欧阳应霁的《长安不靠谱》。

MING的作者倒文艺了、牛逼了,可就算读者是伪文艺青年,也没必要看作者怎么得瑟的。作者应该牛逼,但这种牛逼应该是隐于文本之后的。形象也不咋地,却非得跳出来露个脸;再说,这不是什么值得纪实的东西,也不是能给读者什么生活上指导的东西,况且图片也拍得没啥出彩的地方。读者有这么关心作者和这几个人吃吃喝喝、买菜做饭的平常事吗?所以,真的以为杂志够文艺,就不要以作者为中心,而是以读者的阅读体验为中心,不是说作者曾经文艺过,最后由编辑整合出来的东西就够文艺,而只有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文本是文艺的才行。读者的水准不如作者,这很正常,否则还花钱买过来干啥!只是,不是为了呈现某种情境的那么些鸡毛蒜皮的事,还是做得利索些。虽然说生活说穿了也就是油盐酱醋,但首先得明白,是给读者某种或某件有趣的鸡毛蒜皮的事呢,还是给读者介绍其实并不值得关注的某个人的鸡毛蒜皮呢?

要是重要话题或者读者关心的话题的小角度,魅力人物的小趣味,或许可以放低对文本的要求,否则,与呈现优秀文本无关的东西,都该去掉。

如果说,MING改刊后的第一期,纸张、版式够文艺,但还没太多文艺选题的话,后来则多起来。只是,谈了文艺,谈的形式却不文艺,呈现的文本,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却不够文艺。

比如,7月刊的《与作家同游》。其专题占了66页,以介绍、评述、访谈、作品节选的方式写了咖啡馆、书店、出版社、作家、文学期刊,对台湾文学没一点印象的读者无法进入琐碎的介绍、泛泛的评述、小圈子的访谈、蜻蜓点水式的作品节选,对台湾文学有点了解的读者则会觉得过于浮泛、没有生气,既没抓住关键、好看的地方,也没呈现可读的文本。

别册为48页,文字部分已经泛泛而谈了,没重点,也没边际;图片则更不讲究,写实得毫不出彩,既无法让人印象深刻,也没有独特的味道;留白则不加控制的,与这样的文字、图片相结合,把整本别册都衬托得很“空”,也就是说言之无物,并且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空洞”。本来,大陆读者就不熟悉港台文艺的,MING弄出这么个空洞无物的东西来,读者还跟“作家同游”?哪怕是选一些优秀作家的最新作品,如小说、诗歌,甚至是剧本,再加上站在大陆读者视角、满足其阅读期待地叙述当下的台湾文学,介绍优秀的台湾作家,也比现在的似乎也从各方面都介绍了一点的文本内容要好。以至,这期MING的《与作家同游》,内容不是枯燥,就是琐碎,不是偏狭,就是空洞。再加上,杂志前面部分的创意设计推荐、美食内容、护肤品介绍等与读者很有距离感,而后面部分的专栏和人物报道虽然现实感较强,不故作玄虚,却也不让人觉得内容充实。那么,整本杂志无疑会显得空泛,看起来挺文艺,实际,还是跟文艺隔着一层。

那么,是否应该说挺文艺的纸张和版式被选题、文章、图片给糟蹋了?

本来,这种素雅的纸张、版式更能让人静下心来读读文字的,然而,乏味的文字和呆板的叙事并没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对尼泊尔、老挝这样一些亚洲国家的关注哪怕不能算是国际视野,也算亚洲视野了吧。花二三十页篇幅写老挝,读者也会接受。去年改版第一期报道了尼泊尔,其图片和文字都比今年7月刊写老挝的要出彩,但如果要求月刊在文体上、叙事上、语言上、角度上有独特的尝试、创新,那是会让人失望的。如果《三联生活》这样的周刊还能立意更鲜明,叙事更清晰,那么,作为月刊,就不该只是拿出这样没有核心、主线、新角度的文章。《生活》月刊,在叙事、语言、立意、角度等方面则相对成熟一些,虽然说其文艺气不鲜活,有些迂腐,但至少要力度和深度一些。

所以,类似《老挝:距离未来9公里》这样的报道既没宏观的把握,也没有深刻的细节;既没有核心故事、文章线索或起承转合,内容层次也不丰富,呈现给读者的是线性的叙述以及单薄内容,而文字的想象空间、叙事的张力、语言的节奏、旋律则不明显,而留白也不能增加想象空间,反而使杂志显得空荡,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

当然,MING不是文艺杂志,但很明显的是,它想有文艺气质。只是,并非谈些文艺话题,请些文艺中年来撰稿,模仿了文艺的不着边际,就有文艺气质了。关键是要有文艺的文本,这种文艺的文本与文学作品又有所区别,可以有小说、诗歌这样的文学文体,但作为一本杂志,还有因杂志特点而进行另外区分的杂志文体。评论当然成为杂志的一部分内容,只是,忘了文学史角度的评论,也丢掉文学范式的评述吧,而将鲜活的、有着温度的评论呈现给读者,最核心的是,杂志不是图书,不是作者的自说自话,也不以某一话题为出发点,而是围绕着读者的需求,设身处地地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因为,读者体验到的只是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文本,至于编辑们的出发点、一厢情愿,作者们的水准、能耐,都可能是编辑、作者们臆想中的良好感觉,而读者,却不会领情的。

文艺气质的杂志本该比文艺、文学杂志更有读者和广告市场,但是跟文艺隔着一层,那只能说是你这本杂志还得蜕一层皮,要是读者、广告商还是买账了,也只是因为没有真正文艺气质的杂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