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毒舌律师》: 基于普通民众立场的“人之常情”

近期电影市场上,黄子华主演的《毒舌律师》颇受关注。影片刚在香港创造历史,成为香港市场首部票房过亿的华语电影,又进入内地收获了1亿多元票房。影片以“毒舌+律师”的形式承续香港律政片传统,围绕一桩女童死亡案件的审判批评了香港社会阶层分化,上层权贵特权损害社会及法律公平的问题,于嬉笑怒骂间维护公平与正义。评论家尹鸿称其是“一部触及到社会‘痛点’、释放了大众心理‘爽点’的律政类型片”。那么,何谓大众心理“爽点”?影视作品应如何把握大众“爽点”?在笔者看来,这其实便是片中由黄子华饰演的律师林凉水在法庭上所说的“人之常情”。《毒舌律师》能取得成功,很大原因便在于其把握了这种“人之常情”。

作为讨论的前提,必须明确的是:被大众所认可的“人之常情”是基于普通民众——更多是中间及下层社会,而非上层社会——立场的“人之常情”。这也是该片的立场所在。林凉水就是这一立场的代表。林做过20年律师和10年法官,看似脱离了底层,但他30年不曾升职,日常接触的也都是偷盒饭讲粗口等琐碎纠纷,与底层关系密切。这一人物其实是当代社会的大多数——工薪阶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工人”)的写照。“打工人”也是黄子华深入人心的印象,早在2000年香港TVB爆款情景喜剧《男亲女爱》中,他就塑造了“打工人嘴替”余乐天的形象,贡献了许多经典的“打工人表情包”。而在走红三十年的“栋笃笑”表演中,他更是以许多犀利通透的毒舌金句揭示职场众生相,表达了打工人的心声与心态。

林凉水身上首先体现的便是一个“打工人”的“人之常情”。他职场失意,自认看穿现实真相,在片中刚登场便以毒舌方式表现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不屑姿态。这种带着摸鱼姿态的外表与他清醒准确不失善意的判案水准相对照(对偷盒饭者的审判即显示了这点),令他开场便得到广大深受职场不公之苦的打工人的认同。

就连林凉水在法庭上的失败也是由于“人之常情”。他多年失意,在朋友劝告下重做律师。自认看透社会现实的他开始学着四处拜访,喝酒应酬,用自己曾经不屑的方式去结交人脉,窘迫之态恰是许多不情愿又不得不在职场应酬的打工人写照。在发现女童案与权贵之家钟家相关,案情看上去又很简单时,他对钟医生产生巴结之心也是机遇缺乏的打工人的“人之常情”。这种巴结权贵及轻视案情的心态令他忽略了应有的办案手续,导致自己在钟医生当庭翻供时束手无策,让他的当事人——年轻的母亲曾洁儿丧女之后又蒙冤入狱。他的失败揭示出那些想向上爬又进退失据的打工人的窘迫,他对自己“捧臭脚”的剖析更是揭示了普通打工人掩盖在“清醒”外表下的软弱,批判了以人情世故的代替公平正义的“人之常情”的危险性。

剥去打工人对社会的冷讽吐槽与自我批判的外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才是影片最大的“人之常情”。影片在后半部分回到了律政片的核心——正义与邪恶的法庭对决。与一般律政片常在法庭上以细密推理一步步揭示事实真相的做法不同,影片在首次开庭前即让被害女童在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中告诉了林凉水自己母亲的无辜,也在数年后让一个证人在临终前说出了自己被收买做伪证的事实,更让林凉水拿到了行凶者坦陈自己犯罪事实的录音。这一系列证据都令观众在终审开始前就已站在了曾洁儿一方,他们关注的核心不再是法庭发现探索真相的过程(虽然这并不能少),而是林凉水如何能证明曾洁儿的无辜。

但是,当林凉水得到的所有证据都因程序原因不能在法庭上使用,甚至连林凉水本人都被钟家动用警察力量扣押在警局不能出庭辩护时,这场看似简单的法庭审判就变成了一场力量悬殊的底层草根与豪门权贵的对决——法庭上黑压压一片钟家请来的旁听律师是豪门权势的代表。底层草根所依靠则只是的法律的公平公正。但这公平公正正是社会大众最希望维护的“人之常情”——法律的公平是其底线。当这底线正在被权贵阶层以“程序正义”之名破坏时,社会大众也受到了强烈的冒犯。他们为权贵的傲慢生气,更为底层人“连死人都帮不了你”的困境愤怒,尤其是当他们清醒认识到香港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权贵占据大量资源,享有特权,底层社会权益常被忽视与侵害——他们更希望法律能在法庭上为他们守住这底线。这是林凉水反复在法庭上呼吁陪审团要考虑“人之常情”的原因,是他质问对方是否是“人”而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原因,也是原本咄咄逼人的辩方律师在后来反戈一击帮助他的原因。这些情节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多大且不论,其反映出的恰是观众强烈希望法律在权势面前守住公平公正底线的“人之常情”。林凉水的连串追问是大众的心声和呐喊。他们在林凉水的胜利中体会到巨大的正义伸张、沉冤得雪的满足感,坚定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

律政片/剧是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影视类型。香港曾经有过许多经典的律政剧集,如《壹号皇庭》、《法网狙击》等,电影方面虽然作品稍少,也有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这样以喜剧方式演绎古装讼案的作品。这些影片表现各有不同,但正义战胜邪恶、维护公平公正的“人之常情”正是其引起观众共鸣,受到欢迎的原因。《毒舌律师》起于显示打工人的心态的“人之常情”,归于坚守社会公平公正的“人之常情”,由浅入深引发观众共鸣,获得了成功。


(作者:周文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影协评论与交流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副教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