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这样,花一下午时间坐在书店,看完一本书了。
封面那个女人用她看似单纯的眼睛瞪着每一个人,而手上的那支烟和她蹲着的姿势却泄露了太多一言难尽的复杂,
很有故事的神情,就像一只受伤后绝望到迷茫的鹿。
拿起这本书是因为这亲切而甜美的书名,candy,看完之后才明白除了这书名书的所有内容跟我的世界差的太远,没有共鸣,却又感慨。
我就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被断定很乖很听话的女孩,规矩,保守,理智以及所谓的有理想。
我的世界就是那样理直气壮地被所谓的升学、规范、知识填充着,被阳光灿烂的书籍、思想、音乐、乃至朋友影响着,接触阴暗面很少,有意无意而又小心地避开那些被我的价值观排除在外的东西。
因为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因为我就是习惯这样乖、这样听话的人,所以注定我不会干很多事,比如自动退学,比如在那个混乱的酒吧被陌生男子用刀擦伤后再捅回去一刀(我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在那样一个酒吧里),我也不会那样漫无目的无聊无神地在堕落街晃荡,我甚至怀疑我在面对得艾滋病的私生活糜烂的朋友面前会不会就像小花那样“对待他就像解一道数学题”,我很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像棉棉和赛宁那样去爱,太混乱,太激烈,太没有安全感和稳定的温暖。
似乎我是有意无意地和那些自定义的“空虚”、“阴暗”、“无意义”们小心翼翼地划清界限,保持着距离,然后像一个social climber一样一点一点往上爬,理性而克制,越来越慎重地交付感情,越来越脱离所谓“低级趣味”。
可是什么是低级趣味呢?我不知道,也无法定义。吸毒、同性恋、艾滋等等只不过是这个社会一般认同较低的词,但并不改变他们存在的现实不是么?而寂寞、空虚、失控、无助则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只是看你是否诚实地承认面对的通病吧。
鲁迅哥哥说过,人类的痛苦是不能相通的。可以说所有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毫无怨言地付出,逆来顺受般地忍受着痛苦。所以《糖》中的那种生活也没什么可鄙视、唏嘘的,那毕竟也是真实地存在现实的一种生活方式,沉沦的不可自拔的,离我那么远那么远,却纠结着改变着那么多的人的命运。
合上书,一下午哗哗过去,书店的背景音乐已经换了5张唱片,Bandari的《翡翠谷》,林海的《琵琶相》,Keren Ann的《 Not going anywhere》,都是我喜欢的并且熟悉的很乖的“阳光”音乐,乃至最后出门时听着Dido的《Don’t leave home》时不得不感叹这样的巧合。而这样的音乐与那些文字又是那样的“不搭”。
走出光合作用,发现刚才阴沉的天气已然放晴,百分之八十我还是要回去做那个好孩子,可惜我就是这么乖这么乖,也许也没什么不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33:3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7830.html
下一篇
请客《请客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