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碎片的情感焊接
——观电影《革命者》有感
如何将李大钊这样一位革命先辈的形象搬上银幕,让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穿越百年,与当代观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一次巨大的创作挑战。我们看到《革命者》的主创们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他们将人物轮廓放置在历史的大镜框中,而最终让其丰满、使其鲜活感人的,却是碎片式的情感焊接。这些碎片串联起的回忆来自那些与李大钊朝夕相处的战友、学生、家人,来自历史变革中的风云人物、不同阵营的对手,甚至是匆匆一面的过客……在他们眼中、心中、情感的碰撞中,李大钊的形象血肉丰满、多元清晰。
对于那些工人、农民,底层挣扎的民众,李大钊就是引路人,他以最直白的语言讲述着浅显的道理:“一个劳工的生命居然抵不过一头骡子!”他告诉这些劳苦大众,人是有尊严的,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于是,我们看到了李大钊为了矿工的利益,为了一个被残杀的报童,为了千千万万民众走在了抗议队伍的最前列,让资本家、外国势力、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而李大钊利用各国使节和媒体影响力为一个12岁报童伸张正义的桥段,也成为张学良眼中的一道光芒,让他在与父亲张作霖讨论李大钊这个人时,不时透露出对他的仰慕和崇敬之情,又在父亲的***下不敢直言。在***和国民党反动官员们看来,李大钊是危险更是威胁,因为他靠着一支笔和一张嘴便可以煽动起民众的觉悟和激情,他甚至能在国民党的一大上重新定义“三民主义”,认为,“民生”才是“三民主义”的根本,民不聊生就谈不上民族和民权。在李大钊用心交往的孤儿庆天的眼中,李大钊是个从未见过的“硬骨头”,受李大钊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军医庆天看到受尽酷刑、宁死不屈的李大钊,决心舍命相救,不曾想,李大钊却不肯随他走出牢笼。对李大钊而言,如果能用生命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让革命的步伐再向前一步,他死而无憾。在***的眼中,李大钊又是一位睿智的先生,他有着高瞻远瞩的视野和胸怀天下的豪情。当李大钊将***带到高处看风景,***立即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中国很大,天下很大,看风景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风景就会不一样。***当即决定回到湖南开展革命斗争。而在革命伙伴陈独秀看来,李大钊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是可以比肩同行、共赴天下使命的战友。风雪之夜,两人共驾马车,陈独秀眼中的李大钊是那么坚定、稳健,让他无比信赖。妻子眼中的李大钊是截然不同的,对妻子而言,李大钊不仅是个深情的丈夫、和蔼的父亲,有时也会像孩子一样迷茫和无助。在大革命备受打击之时,李大钊带领的游行队伍惨遭镇压,一个个青年学生就在他的身边倒下,他也身负重伤被送进医院,他像个孩子一样倚靠在妻子肩头,哭着反复呢喃:“他们有枪”,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那么淡定的李大钊。然而,这丝毫没有让人物形象受到损伤,反而让人物更加可感、可信。观众也更加理解了李大钊面对敌人的枪口,对身边人所说的“怕”,他也会怕,但他更怕战友牺牲,更怕国土沦丧。
《革命者》中的李大钊没有大段的独角戏,他的形象就是通过一个个平实的细节,一次次深入工农群众中被一点点刻画出来的,并通过片中人物,也通过主创赋予的情感让人物性格得以彰显。监狱中,李大钊借着微弱的灯光在墙上打出手影,显示出他的乐观主义精神;牢房里,他一直在轻声哼唱国际歌的旋律,流露着他对信仰的坚守和对希望的憧憬;阳光下,他与妻儿在草坪上野餐放飞风筝,表现出了他的幸福家庭生活,更加凸显了他为天下苍生而舍弃自我利益的豪情大义……一切既真实又梦幻,既残酷又浪漫,让我们不得不敬佩李大钊的伟大与坚强,钦佩他在百年前就能感受到共产主义新世界的美好,并愿为之而奋斗一生。
该片的高潮是李大钊的牺牲。在共赴刑场的难友们心中,李大钊就是他们的灵魂。刽子手搭建的绞刑架、举行的剃头会、发放的断头酒等都被李大钊视作等闲,泰然面对,他甚至跟剃头师傅开起了玩笑,与难友们把酒话衷肠,体现出他的大无畏革命气节,慷慨赴死的牺牲精神,从而鼓舞着战友们。
他者视角、碎片化记忆,拼接起革命者短暂但光辉的一生,也串联起现代观众的情感链接,点燃了现代观众心中的澎湃激情。
(作者:李春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0:54:3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