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评> 正文

小小姐们战争与植物:枯叶剂、胡志明小道与越战历史|《小小姐们》

《小小姐们》的片头动画截屏《小小姐们》中的死亡之兰

近日热播的韩剧《小小姐们》(작은 아씨들)以蓝色兰花为核心线索,牵扯出背后的政治(“情兰会”为主的权力机构)、经济(高价兰花的价值流通)、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文化(神秘、死亡与原住民的象征)等多方面可供探讨的议题,也回应了二十世纪60-80年代左右的韩国近代史。

剧中将兰花讲述为元奇先将军在越战中采集带回,并在本土培育的一种稀有植物。元将军在剧中的角色为80年代韩国的保安司令部司令,而对应此时期的韩国历史,元将军可置换为后来当选总统的全斗焕。全斗焕是秘密军事组织“一心会”(일심회/ilshimhoe)的创始人之一与会长(很难不将一心会视为剧中“情兰会”的原型),并在时任总统朴正熙遇刺后,带领一心会发动了“双十二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新军部,次年担任韩国第11届总统。《小小姐们》截屏

在剧中,别称为“幽灵”的蓝色兰花象征着死亡,因为探险家与植物学家在越南为了找到稀有的几株蓝色兰花,都赔上了性命。蓝色兰花还有镇静、致幻与使人沉睡的功效,这一当地原住民都难以发现与归类的神秘植物,在“植物猎人们”的采集、种植、图绘与书写后,编成了一本植物图鉴《blue orchid》(男二号表示此书也很难找到,而现实中似乎也查无此书),并同过韩语的转译引进韩国,被图像与文本捕捉于纸上。就此蓝色兰花从边缘(越南)进入中心(美、韩),成为观看、语言/知识与科学研究的对象物。《小小姐们》截屏

倘若说将兰花从大树上摘下是一种暴力的话(剧中的兰花离开了“爸爸树”便无法存活),那么将兰花从自然中“攫取”为词则是对物的暴力,观看对自然的暴力,图对世界的暴力。词与图将物把捉为平滑的平面,其可在全球进行“超距行动”(acting at a distance 拉图尔[1])式的循环流通;而在战争中,美军对越南使用枯叶剂(又名“橙剂”)暴力地抹平复杂的地方地形,使越军在一览无余的光亮中暴露无遗,则是一种看与地缘政治合谋的暴力。《小小姐们》截屏胡志明小道、枯叶剂与中村梧郎

二战后,北越(中苏等国支持)与南越(美韩等国支持)在意识形态及国家利益上进一步分裂且无法调和。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大众媒体(电视等)的加持下,通过演说等方式合法化对越战争的企图,对其民众进行意识形态动员,加剧了战争的发生。而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牵头积极加入美方阵营,战争使韩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推动了之后“汉江奇迹”[2]的诞生。战时,韩国对越派遣30多万士兵,组成“鸽子部队”等多个小队。肯尼迪就职演说视频截屏

美国于1962年开始使用枯叶剂这一“化学武器”。越南约三分之一领土在热带常绿林和亚热带落叶林的覆盖之下,基于此地形,北越建立了多条连通南北、错综隐蔽的“胡志明小道”,用以向南越输送军队补给。美军由于难以识别“胡志明小道”,为了切断补给线路与视觉障碍,便用B52轰炸机对丛林进行无差别轰炸,并用低空慢速飞行的方式向丛林喷洒枯叶剂——一种使树木叶片凋落的高效除草剂,所触植物将在两天内死亡。因其容器的标志条纹为橙色,又名“橙剂”(Agent Orange),这是美军“牧场行动计划”(Operation Ranch Hand)的重要部分。这一行动横跨1961到1971十年时间,导致越南约40%的红树林遭到破坏。装运“橙剂”的铁桶。图源:央视新闻

枯叶剂能够渗进土壤,在环境中自然消减50%需要耗费9年,进入人体则需14年才能完全排出,其中的二恶英(TCDD)等剧毒物质具有高度致癌性,会改变人类生育和遗传基因,已造成约400万越南人先天性生理缺陷,数以千计的儿童因其直接或间接成为天生畸形。枯叶剂的影响持续至战后,间接接触过枯叶剂的美军和盟军同样患上了疾病。剧中朴载相的父亲便患有枯叶剂后遗症,因此行动不便。《小小姐们》截屏

自1976年到访并报道越南战争的战后影响以来,摄影记者出生的中村梧郎(Goro Nakamura)便毕其一生记录了枯叶剂所造成的战后影响。他用纪实摄影的方式拍摄了受枯叶剂影响的越南人与美军士兵及其儿女们。中村的影像在苦难的现实主义中生发出对人与生命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期冀。比如在一片荒芜稻田里玩耍的越南儿童,或美国士兵的畸形女儿在十几年后的成长等(尽管父女俩在图二中看似生活平静,但父亲在不久后因PTSD自杀了)。中村梧郎《母は枯葉剤を浴びた》

一位在越南Ca Mau的助产士告诉中村,此地出生时有大量婴儿畸形,几乎所有孕妇都有过流产或死产的经历。由于临床数据的缺乏,中村在拍摄的同时收集数据与调查事实,将一件件个案缓缓拼凑起来。其中一件个案再现于一张1981年拍摄的黑白照片:8岁的盲人女儿坐在母亲膝盖上。这名居住在河内的女性嫁给了一名接触过二恶英的美国士兵,并将突变基因遗传给了两个女儿,致使她们先天失明。母亲膝盖上的女儿静谧地歪着头,而母亲则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如马萨乔的《圣三位一体》中的圣母玛利亚一样。中村梧郎《母は枯葉剤を浴びた》

除了拍摄照片与新闻报道外,中村还于90年代末制作了一部电视纪录片,讲述了许多工业化国家用于焚烧废物的橙剂或二恶英。他已出版了四本相关主题的书,摄影作品于1983年获得尤金·史密斯奖的提名。中村梧郎《母は枯葉剤を浴びた》

一名韩国议员曾发布报告称:韩国和美国部队1968年至1969年在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非军事区喷洒“橙剂”和其他除草剂,面积超过6840公顷。韩国与朝鲜围绕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宽4公里、长249公里的非军事区内,韩方一侧大约14%区域受枯叶剂污染。而在2011年,几名曾经的驻韩美军在某电视节目中公开承认,他们曾按照命令将一些越战剩余的枯叶剂埋在了韩国:美国工兵队的报告书显示,从越战时期开始美方就已经把落叶剂等剧毒的化学物质埋葬在韩国庆尚庆尚北道漆谷郡的美军基地卡罗尔营,造成使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恐怕已经遭受长期的严重污染。(韩国KBS国际广播中文台)

此外,美军曾在越战中派遣“植物间谍”,伪装成可近在咫尺,但令越南本土士兵识别不出来的热带树种,对敌方进行近距离打击:假树身上安置了一种振动探测器。它的“树干”和“树叶”是发射天线,“树干”底部是机芯和电源,它的灵敏度很高,在它周围30米内活动的人员和300米内的机动车辆,都逃不出它的“视野”。它一旦发现目标就产生振动,同时将振动转换成电子信号发射出去,传送给美军指挥机关。美军指挥人员可在一两分钟内对越军的兵力、兵器种类、数量和确切方位等具体情报做出判断,而后即进行猛烈的炮火袭击。(渝文,《内蒙古林业》)

在2017年的一条新闻中,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公布了一种合成生物计划——APT(先进植物技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组或遗传物质建立一个智能植物网络,当特定环境变化触发植物体内一定的生物反应时,卫星或其他远程监测技术便能获取信息,用以密切监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攻击行为甚至电磁脉冲产生的影响”(引自环球科学大观)。这一计划利用了植物对环境(光照、温湿度等)的高度敏感性,并通过转基因增加了这一特性。此外,植物的现成、低廉、顽强适应力及“非人”的特点,自然也被军方作为优点考虑其中。植物对环境的敏感性。图源: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看的政治:作为庇护与曝光的植物

如上的案例提出了一种“看的政治”问题,即可见、图像与视觉化成为“敌我”双方争斗的焦点:越南军队在茂密丛林的庇护下,建立起隐蔽幽深的胡志明小道;而美军为了清除视觉障碍,使对手暴露在视觉的光亮中,用枯叶剂抹平错综复杂的小道。对美军来说,敌人就像植物图鉴中的植物一样,只有在可见性的战略中,才可对其进行打击。植物于越军来说,是一个他们身处其中,为其庇护的场所甚或一个世界;而其在美军的视觉暴政中(枯叶剂)成为分隔身体与视觉的图像(image),在“去身体化”中成为亟待清楚的对象(object)。这不仅是看的暴力,也是“视觉地缘政治”的一环。颇具意味的是,在另一个美军利用植物智能手段派遣“植物间谍”侦查越方的案例中,这种看的暴力似乎颠倒过来,然而前提却是美军先将探测器“图像化”为植物,作为一个植物的伪装图像而出现。正在喷洒枯叶剂的飞机。图源:USA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在哪个事例中,看似强势与能动一方的美军并非总占据优势:虽然美军清除了大量胡志明小道上的植物,但仍无法阻止越军庞大的补给运输网络以及战势大局;伪装成植物的“植物间谍”时常被越军识破,但越军佯装被骗,以便最后瓮中捉鳖。更遑论越军还将本地的毛竹改造成“竹签阵”,令美军在部分地区举步维艰。“胡志明小道”图示,图源:新浪新闻

因此,弱势一方(越南)仍具有反侵略、反殖民的能动性,这不仅与战略有关,还和越南本地的复杂性相关,这一复杂性并非仅是地理上的,更是边缘在中心、全球中的地缘政治上的。

关于植物与战争的关系,罗安清在《末日松茸》里提到,一些老挝人在采摘松茸的丛林中身披迷彩服,佯装士兵(即使他们未当过兵),并在某些狩猎者来临时随时隐蔽在树丛中以规避危险。然而对于参战的美国老兵来说,松茸丛林于他们是一个治愈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场所,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在林中躲避城市里随地引发的创伤场景,还可以开枪打猎,是一种战争行为的换喻。这批不同国族、肤色与文化背景的人,因在战争中的不同认同位置,而各自在树林中实践自由的生成。越南的“竹签阵”。图源:腾讯网

注释:[1]超距行动(acting at a distance):与量子纠缠中的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具有词源上的亲缘性。指一种通过行动者(actor)代理、调动遥远之物的能力,譬如边缘之地的植物通过植物学家的采集、命名与图绘,成为中心地区人们无需亲临现场,便可在遥远的尺度上对植物进行观看与研究的知识对象。

[2]汉江奇迹:指1953年至1996年间首尔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名词从描述原西德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复苏的“莱茵河奇迹”一词借鉴而来。

原文载于公众号“木本杂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