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在实现电影强国发展道路上扎实前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电影在党和***高度重视、广大观众关心厚爱和大力支持、电影全战线全系统担当奉献和真抓实干下,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影片,推动电影产业、电影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实力和韧性。回首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在挑战中进步,在机遇里崛起,展现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内生动力,构建出电影艺术、美学、文化、传播等多维度的共同体,在实现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和电影强国的道路上扎实前进。

《烈火中永生》

  守正通变:面向未来的重大主题电影

  回顾建党百年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重大主题电影尤其是红色经典电影成为透视建党以来中国巨变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窗口。一部作品能否称得上是经典或者说何种作品可以成为重大主题,历来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情,因此时间性就成为最重要的考量指标。重大主题电影作为一种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密不可分的电影题材是时代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背景,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机制、叙事方式和社会功能。它自身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作为特定时代里反复锤炼出的产物,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成为人们的“阅读记忆”和“完美范例”,而且也经过长期的积淀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进而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如《董存瑞》《霓虹灯下的哨兵》《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等作品不但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培养了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英雄主义情结。同时,这些作品亦以独到的视角、传奇的手法、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出了像李向阳、杨子荣、洪常青、吴琼花等性格独特、形象饱满的英雄人物,体现了机智、勇敢、沉着、忠诚、舍生取义等令人赞赏和敬佩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时代、属于集体、属于全民族、属于未来。

《红色娘子军》

  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和生产也由于体制机制的变化、受众思想及消费的多元化陷入过相对沉寂的时期。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后,重大主题影片创作和生产呈现出积极态势。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出现了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的作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了一批凝心聚力打造的献礼建党百年的电影精品,这些影片努力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上下功夫。可以说,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和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不过能否成为经典流传,还需要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与时间的检验。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经典,同时任何主流文化都是经典的诠释者和捍卫者。在当前重大主题电影创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热点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认识到,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坚持辩证法,包括生活的辩证法、历史的辩证法,人生和人性的辩证法。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对“四史”,还是对社会、现实、人生、人性,都应该有一个辩证的观察、认识、思考和呈现。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更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各种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戏说。同时,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体到艺术创作中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物塑造为中心,尤其是要花大力气塑造好主要人物形象,或者说第一主人公。丁荫楠导演的《周恩来》就塑造出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周恩来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独力支撑危局的艺术形象。《血战湘江》《古田军号》突破了历史的某种“惯性”,塑造出彼时彼地***的艺术形象。相较于过去某些电影中有些机械、刻板的领袖印象,《古田军号》选择了一批充满热血的青年演员来演绎革命领袖的青春奋斗史,给观众带来富有冲击力、感染力的新鲜感。可以说,《古田军号》在领袖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效、有力地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的机械刻板,使得影片与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实现共情、共鸣、共振。

《古田军号》

  重大主题电影其重要性就在于其本身不仅仅是对某种既定价值观的传达,而是参与一个价值系统的建构。这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在于,其创作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重大主题电影创作除了要在人物的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做出努力之外,还要注重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趣味,摒弃过去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灌输式”的方式。对于年轻观众群体而言,重大主题不是一种经历、一种记忆,而只是一种“想象”,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距离,与他们直接感知、体验到的现实生活也有很大距离。其实,历史(包括红色历史)本身与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接受中间存在一个“裂缝”,重大主题电影要想得到年轻观众的接受和认同,就必须有效弥补这个“裂缝”,在思想、感情层面实现个人的“小我”和国家“大我”的有机结合,在叙事和表述层面实现重大主题叙事与个人化叙事的有机结合,使重大主题电影不仅是对某种精神内涵的守正,亦是创新,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通变集成。

  人民性: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底色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就对当时的中国电影创作发展产生了指导性意义和关键作用,出现了《狂流》《姊妹花》《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关切社会和民族命运、呼应时代精神的影片,它们开始将目光聚焦紧迫的现实题材,深刻揭露社会矛盾,表现出明显的进步意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以《小花》《沙鸥》《苦恼人的笑》等为代表的第四代导演创作,既延续了中国电影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又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和西方电影观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内涵,现实主义成为第四代导演洞察人心、透析当下社会的重要武器。20世纪90年代,在商业化浪潮的洗礼下,现实主义创作也遭遇了不同层面的冲击。在这时,像《秋菊打官司》《四十不惑》《有话好好说》等一批关注当代中国人生存境况和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电影开始出现,呈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随后,以贾樟柯、管虎、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将镜头对准底层人物,直面经济发展下的社会问题。新世纪以来,不少兼具社会需求和市场诉求的现实主义电影强势归来,它们试图穿透当下社会背后的纷繁复杂,直面揭露和反思社会矛盾,洞察人情冷暖。像《孔雀》《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搜索》等影片,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呈现出社会阵痛和人性善恶。可以说,现实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支撑中国电影创作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得到了明显回温,现实主义电影生产的潜力得到有效开掘,高品质、多样化、可持续的创作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这些作品关注小人物、描摹现实社会、展现社会问题,显示了现实主义深化创作和现实主义路线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和发展空间。同样,反映现实、聚焦现实、反映普通人艰难生存状态的电影作品也能够引发观众共情和共鸣,像《我不是药神》《温暖的抱抱》《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这些受到欢迎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共性在于,它们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和情感需求,抓住了社会、人生以及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痛点、“兴奋点”,并且给予了一个强故事化的极致表达。影片创作者善于主动设置议题,以主动设置议题产生话题,给予观众更多的互动性、话题性。同时,影片尊重生活自身的逻辑,尊重生活中人物性格、命运的逻辑,做到让生活自身“说话”,让生活中的人物自己“说话”,而不是把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人物,将人物作为创作者的“传声筒”。

  毫无疑问,网剧的迅猛发展应该说对当下创作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分流了相当一部分观众。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当下电影创新生产创作要努力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上下功夫,突出思想引领、提高艺术品质。我们都在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应该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和路线。现实主义具有广阔的道路,具有无限的魅力,也可以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坚持现实主义,才能够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实处,落到创作过程的方方面面。电影不坚持现实主义,就一定会脱离群众,电影现实主义的有无既决定着电影与人民的关系,决定着电影的人民性。当然,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底色,也可以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和表达。即使像《你好,李焕英》这样的所谓穿越电影,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某种“另类”表达。事实上,《你好,李焕英》的核心和灵魂还是触及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痛点,包括情感的痛点和人性的痛点,所以引发观众最大程度的共情、共鸣、共振,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票房第二的纪录。在笔者看来,中国电影更应该去努力实现现实主义的深化与现代化转换,努力完成现实主义与电影高科技的无缝对接与融合。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应该是中国电影的基本底色,是支撑,是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电影都需要现实主义的底色、现实主义的支撑,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呈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你好,李焕英》

  提质增效:电影产业日益完善

  自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在不断进步和拓展观众基础、市场基础的同时,积极提质增效强产业,注重以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有效激发了电影发展动能动力,延伸了电影产业链条,提高了电影综合收入,不断夯实和拓展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基础,推动了电影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刺杀小说家》中所涉特效均由中国团队制作完成,但在影片拍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换言之,中国电影产业的体量、规模和它的工业化程度并不匹配,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团队、流程以及其中的环节、细节都还存在着许多短板,有待提升。但不论怎样,以此为基才有可能不断推进所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化、体系化,进而迎来工业化可持续、成规模的健康发展。5G、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电影院与互联网的融联互通成为必然,毕竟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下发生很大变化。影片不仅要满足观众既有的需求,还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电影能够以符合当下观众观影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给予观众更高层次的满足。笔者始终认为,电影工业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组成部分,也是电影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国电影除了需要重视重大主题电影的创作,坚持现实主义底色外,还需要在电影工业化方面再发力,夯实“新基建”,寻求新增量。

  近期,建立电影宇宙成为中国电影工业讨论的重点和热点。回顾世界电影发展的历史,电影宇宙是电影规模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电影工业化和电影技术升级换代的一个产物,而且是必然产物。香港电影有很多所谓的续集电影,基本上都属于系列电影的范畴,但没有形成所谓电影宇宙的概念、创意和开发,这与电影的规模化、电影的工业化、电影的市场空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毫无疑问,一旦电影宇宙的概念形成,并且能够形成品牌进行系列电影的开发,将会给制片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从而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将经济效益、品牌效应进行到底。很多系列电影都提出了打造电影宇宙的计划,这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规模化、技术升级换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从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影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来看,中国电影推进电影宇宙的构建和拓展,恰恰抓住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电影宇宙需要的大创意应与资本、技术形成合力、实现无缝对接,推动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行业结构更加均衡, 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如果我们也能够成功开发出自己的电影宇宙,塑造出自己的超级英雄形象,从文化层面来看亦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将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创新性发展助一臂之力。进一步说,这有利于实现中国电影、中国文化更加有效的国际传播。

  如今中国电影仍处在黄金发展期,需要坚守价值底线,弘扬传播正能量,努力打造中国电影品牌,构建起政治性、艺术性相统一,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度相统一的电影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标准。总之,中国电影强国建设征程已经开启,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引领下,中国电影前景光明、未来可期、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作者:饶曙光,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