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浅谈影视作品“出圈”引发的“涟漪效应”

浅谈影视作品“出圈”引发的“涟漪效应”

——从电影《八佰》的火爆说开去

  影视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又有超越其外的价值,经常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引擎”意义。近年来,影视作品“引爆”的文化事件和现象逐渐增多,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也给人不少启发。

  电影《八佰》上映后,上海的四行仓库纪念馆迎来了一波参观热潮,许多网友在社交网络上晒出了自己前往纪念馆“打卡”的照片,那面布满弹孔、满目疮痍的高墙成为众多“打卡”照的中心画面。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目前实行预约参观制,“当天来当天预约肯定是约不上的,一般提前三四天约才行”。其实,这并非孤例。之前,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就带来了一波宋史书籍的热读潮流,《鬓边不是海棠红》的“火爆”则在年轻人心中点燃了亲近戏曲乃至于传统文化的火苗。前几年,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其取景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一度成了热门景点;如果再往远了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影片《少林寺》曾掀起过一场“武术热”,电视剧《海灯法师》则极大地挑起了人们对“气功”的好奇心。

《八佰》海报

  这一切都表明,影视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在今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使这种效应的影响更加深远。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手机网民规模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微信朋友圈、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5.1%、42.5%,各项数值较2018年底均有上升。当下的人们不但在时空上被广泛地联系起来,而且在情感、思想乃至审美偏好上也前所未有地互相影响和渗透。

  在今天,我们选择观看一部影视作品,有时并不是因为其故事情节,也不单纯是因为喜欢某个演员,而只是因为在朋友圈或微博上被成功“安利”。而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之后,我们也许会发一条朋友圈点赞或吐槽,也可能专程到取景地“打卡”留念,抑或喝一杯剧中人同款咖啡,读一本影响了角色的小说,玩一款作品里提到的网络游戏。此时,在互联网所构筑的场域中,影视文化社交手段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人们凭借影视作品实现群体认同。认同会带给人心理安全感,而安全感又是现代都市人最缺乏的东西之一。

  一部高品质的影视作品一旦被投入文化消费的场域,就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水池,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甚至“破圈”而出,在更广阔的经济、社会领域发生影响。这些年热播热映的作品也证明,在社交媒体构成的“万有互联”世界中,情感往往是最具传播力的东西,而那些善于营造共情力的影视作品更容易成为“爆款”,让“涟漪效应”变得更加显著。

  仍以《八佰》为例,这部影片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影片,在史实遴选和电影场景再现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但它以光影艺术巧妙地传导了一种浓烈而震撼的悲壮史诗感。而相比于一个故事、一种思想或一个人物,情绪显然更易于弥散,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影片中的四行仓库特别是那面高墙是被深深地“情绪化”了的。当我们看到这堵墙,我们想到的就是影片中那个明暗对比强烈的世界,看到墙上的累累弹孔,就想到谢晋元率领的这支孤军在生死之间苦苦挣扎、血战到底时的情形。影片中所展现的“历史感”仿佛一下子浮现在眼前,而被影片所调动的情绪也再次涌上心头。

《八佰》剧照

  影片中,苏州河南北两岸“天堂”与“地狱”的对比及其光影呈现,把正义与邪恶、侵略与抗争、果敢与懦弱等道德层面上的二元对立高度视觉化了。一边是艳丽的、浮华的、沉沦的明亮,一边是深沉的、粗粝的、不屈的幽深,当镜头不停地在二元对立的画面中来回切换,我们的视线被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所牵引,心境受到感染,由此产生的“共情”效果可谓水到渠成。

  正如不少影评人所指出的,《八佰》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打破类型”的特征,这也正是创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其实现的手段之一,便是对氛围的渲染。例如,就角色刻画来说,影片中的人物并不是常见的“高亮”状态,反而被处理得有些模糊。实际上,角色个体之所以隐退,是因为他们都融入到影片营造的氛围之中了,犹如雾中细小的水滴。观影时,观众如同在一场浓雾中穿行,分明没有见到雨水洒落,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浑身湿透。走出影院,回想起片中形形***的人物,羊拐、老铁、铁算盘、端午等人相对面目清晰,但形象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立体”,更谈不到人物前史;蓉姐、刀子等人,出场如在戏台上亮相一般,很有辨识度,但也只是电光火石般一闪而过,蓉姐更是几乎没有让人看到正面。不过细品她的几次出场,虽是几个截面,也构成了情感从积累到爆发的闭环。

  除了《八佰》,前文提到的电视剧《清平乐》也具有相似的“反类型”特点。这部作品以皇帝为主角,却一反前些年古装剧中的皇帝往往是玩世不恭或者擅长宫斗权谋等类型窠臼。这部作品走入人物内心深处,在前朝和后宫、庙堂与民间、私情与公义、人伦与家国等多个维度的张力中,塑造了一个鲜明生动的宋仁宗赵祯形象,并努力把赵祯内心中的矛盾、曲折、波澜呈现出来。无独有偶,《清平乐》中对光影的运用也堪称可圈可点,或敞亮或阴暗的宫室,把人物的情感衬托得十分到位。而剧中呈现的宋代吃食、娱乐、服饰,则展现了宋代市民文化之繁盛,连同文雅的皇帝一道,让人们感受到被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称为“中华文化顶峰”之宋文化的蕴藉气度,以及那个时代的世俗人情。

《清平乐》剧照

  另一部热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则塑造了一个符合“网生代”接受心理的“商老板”。商细蕊的情感世界和艺术人生,以及程凤台对商细蕊及其艺术的接纳,折射出传统文化之命运起伏,而流动在人物命运之间的真情,则让人体会到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并为之感动不已。

《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

  在当代中国,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影视不仅是当代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已成为相当一部人的刚需,不仅关乎文艺诉求的满足,更关乎社交需要的实现。诚然,影视是有思想的艺术,但同样也是流行文化、社交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发强烈、多元,新时代的影视业更应跳出自身,在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并进的框架下来思考和设计,评估作品可能会对文旅产业、社交圈等各个方面带来的“涟漪效应”,而不只是关注一部作品票房或者收视率的得失。

  人们常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对命题来估量包括影视在内的文艺创作。其实,经济效益并不仅是指票房、收视率、点击率或流量,社会效益也不是仅指人们在电影院或者大小屏幕前受到的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影视作品给予人们从心理、情感到思想、观念的整体影响,以及在此种影响支配下所产生的消费、审美和互动行为,正是影视作品“两个效益”日趋融合的证明。当人们观看《八佰》之后,自发地考证、钩沉和探究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当《清平乐》促使人们钻研宋代的美食和服饰,当《鬓边不是海棠红》把年轻人“引流”进了戏园子,这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不仅为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会推动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加深刻地思考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自觉地参与擘画我们共同的明天,并为之倾情奋斗。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