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7日,由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和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电影《攀登者》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电影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攀登者》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社会意义展开深入研讨。《攀登者》是一部融爱国主义精神与个人情感为一体的新主流大片,成功塑造了为国登顶、永不放弃的方五洲,为完成国家任务、英勇牺牲的气象学家徐缨,为坚守重托、不辱使命的曲松林等一系列英雄形象,传播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是一部能与观众共情共鸣共振的中国式大片,也为今后国产影片高质量发展提供诸多启示。本版摘登与会专家学者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新时代电影创作有无比广阔的空间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沈卫星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运动员在1960年、1975年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故事,弘扬中国人不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攀登精神。影片自上映以来,票房势头强劲,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不久前,我们隆重庆祝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各领域各行业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攀登者》就是站在时代高度、紧紧抓住中国运动员两次登峰独特而重大的历史事件,重新思考酝酿加工,用丰富而成熟的电影语言,开掘出其间蕴含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
《攀登者》的成功也折射出近年来我国电影创作的整体风貌。今年是***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五年来,广大电影工作者在讲话的感召下,以崇高的使命感,潜心创作,精益求精。作品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精品佳作不断涌现,中国电影的百花园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电影大国迈向强国过程中,主流大片已经成功转型,探索出一条商业化、类型化的道路。与此同时,主流大片也占据了电影市场票房的半壁江山,承担起了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赢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
英雄本色是电影的精神根源
《攀登者》出品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任仲伦
上影集团以电影《攀登者》向新中国70周年致敬:当年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上珠峰的英勇故事,既有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也有为世界测量珠峰“中国高度”的创举。
电影《攀登者》的力量,首先源于真实英雄的精神。电影中塑造的人物群像,基本都有当年英雄的原型,感人至深。如张译演的曲松林,原型是首次从北坡登顶的屈银华,李国梁的原型是中国登山队的政委,在登山途中下坠,最终由鹰群盘旋的方位才找到了他的遗体。为有牺牲多壮志,英雄的本色是影片的精神根源。
电影《攀登者》的力量,还源于主创团队的创造与创新。从世界电影来看,登山题材有其魅力,也有其局限。突破局限,是主创们的原动力。编剧阿来注重写人物,徐克导演和李仁港导演娴熟于电影思维。如影片中“大风口雪夜脱险”,视觉冲击强烈,大家赞不绝口,这是李仁港导演的创造。我当时在拍摄现场:冬天深夜,十几个演员趴在“中国梯”上,几百个工作人员拉着威亚,硕大的鼓风机吹着雪和灰,难度是大的。在拍摄中,无论是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等都很用心在创作。同时,演员有角色创作的专业建议,没有超越角色的别样做法,体现出剧组尊重与被尊重的好作风。
电影《攀登者》拍摄完成了,其思想与艺术魅力将继续影响着人们,这才是优秀电影的真正价值。
中国式大片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攀登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为中国式大片的力作。首先它实现了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上影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下,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给予了影片很好的放映资源。既实现了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又进而实现了创作生产力——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美工人等人才的优化组合,保证了这样一部中国式大片在今天思想艺术的一流质量和一流水平。
这个电影不仅给60年代画了像,也给我们这一代人难忘的1975年留下了深刻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立传、画像、谱写精神图谱。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这部电影以登山英雄为中心,描写他们的精神、追求、梦想和困惑,把影片拍得有思想高度,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内涵,有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和所向披靡的、不服输的精神。
第三,还要考虑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问题,这个涉及到如何与市场更好的对接。比如影片里爱情的设计:那个时代里人的感情是内敛的,但在影片中,饰演气象专家的章子怡在山上冒着生命危险送情报的时候,方五洲动情的吼了一句“我娶你”,这个是艺术在特定环境下的“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是让情感尽情的宣泄,也是可以理解的。
写出人物的深度和时代的高度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
首先,《攀登者》创作团队是以一种攀登者的精神来拍摄影片的。编剧阿来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定位和要求——要写出人物的深度和时代的高度,而这种创作追求也贯穿在《攀登者》剧本创作的全过程中。影片的文学基础、人物性格的饱满、为国攀登精神的呈现,整体上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平,让影片表达的精神、思想、情感实现了有效传递,与观众建立起了“共同体美学”。
《攀登者》的特效制作也体现了中国电影“重工业”的水平,作为中国重工业电影的产品,它的特效、制作、类型化叙事,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更重要的是,影片不仅“见山”,也“见人”。电影无论在人物塑造上、在文学力量体现上、在类型化叙事、在特效表达上,已经能够在相对有限和节奏快的空间下让每个人物都活起来,产生出一种性格的力量,实现了高峰文艺作品应该具有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攀登者》在“国家叙事”与“个人化叙事”间实现了平衡,同时注入了“类型化叙事”,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如何在“国家叙事”与“类型叙事”以及视听特效和视听奇观方面寻找到“最大公约数”,一方面满足“国家叙事”的深层次要求,另一方面又将类型化叙事及其视听特效发挥到极致,《攀登者》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也留下了一定的遗憾。
寻求现实主义与类型创作的平衡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 尹鸿
今年国庆档三部电影共同创造了国庆档“高峰”,三个电影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各自也有各自的受众,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新的突破。《攀登者》再次体现了新主流电影的特点:一是用个体化的方式去叙述宏大叙事。用个体视角叙述一个宏大主题,不是用宏大主题湮没个体性、个体选择、个体性格。虽然登山是国家荣誉,但也是一个个体的选择,并且是一个个体需要战胜自我所做出的选择。有战友的死亡、有失败、有当时摄影机的丢失带来的遗憾,有各种各样的创伤和个人的体验。影片因为有了这种个体性,才变得可以与观众沟通,才可以被感动。二是做类型化叙述的加工。影片一方面把登山过程的危险性、可能性以及带来的危机感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电影工业这些年取得的成就。看完整部片,观众对特技挑刺的很少。影片大部分都是数字合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观众仍然被里面的情绪和过程所感染,体现了电影工业巨大进步。三是体现共享价值。比如影片中救摄影机还是救人,这很有现代感。有道德伦理选择的时候就有共享价值,在其中寻找我们会怎么办,我们该做什么。影片当然也有诉求点过于分散的不足,留给创作的空间不够。但是整体上来讲,从大的布局、大的格局和基本达到的创作水准、工业水准和艺术感染力方面来说,应该都是国产电影的精品力作。
中华民族不断向上攀登的缩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贾磊磊
“登上去,找回自己”这是《攀登者》的一句箴言式台词。在这部以国家民族的历史为第一主题的电影中,嵌入一个个人成长的标语式的台词,标志着中国主流电影的叙事主题正在将国家民族的历史叙事与人格成长的现实叙事融为一体。这种价值体系的设计表明,这部影片已经跨越了单一价值地平线。作者在坚持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个体存在的独特价值。并且在这种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形成了整部影片的“集体英雄主义”核心内涵。
不管是什么电影,在其叙事过程中要植入一个放弃生命的情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因为放弃生命是一个最高的伦理命题,而且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人都是至高无上的主角。在电影中,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当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有人要放弃生命去践行其设定目标时,这种目标必将是比个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也必将代表着更多人的尊严、更多人的存在价值、更多人的生命意义。可以说,影片是中华民族不断向上攀登的一个缩影。在这样的语境中看《攀登者》,它所设定的隐喻意义要远比讲述一个登山的故事高远、深邃得多。
向着英雄精神世界的深处探寻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袁新文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登山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恰恰是山和人。《攀登者》镜头里的山,是被称作“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银装素裹的她,看似美丽的“女神”,然而当人类靠近时,却是狂风肆虐,雪山崩塌,死神当道。电影在表现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时,用了大量特技,制造出梦幻般的视听效果,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这些冰雪世界的特效,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时代的大制作和高水准,更为表达影片主旨建构了逼真的情境、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精良的制作、精致的特效,目的是讲一个精彩的故事。镜头的焦点当然是人。本片镜头对准方五洲、曲松林、徐缨、李国梁、杨光等两代登山队员和科技工作者,铺展一组组炫目惊心的画面,不惜笔墨地呈现他们把顶峰踩在脚下的情景,不仅描写人类的壮举,更是表现人性的力量。人与自然的搏斗,人对极限的挑战,是最能打动人心之处;但影片没有止于英雄叙事,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向着英雄精神世界的深处探寻,深刻揭示英雄们向顶峰冲刺的力量源泉,那就是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这是英雄精神的原点,也是英雄故事的内核。
中国故事自信而艺术的深刻表达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 康伟
中国式大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同频共振,有着鲜明的思想底蕴、文化内涵、美学追求、艺术特色,有着对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中国故事自信而艺术的深刻表达。《攀登者》是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真实历史改编的。这一段真实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提供了与观众共情、共鸣、共振的情感基础。《攀登者》并未局限于这一真实历史,没有采用纪录片化的叙事策略,而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进行了电影化的处理,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影片既艺术再现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个具体历史事件,同时又恰切地彰显这个具体历史事件的价值观,从而使其实现了对登山题材、体育题材、灾难题材的超越。《攀登者》还以中华美学精神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这是《攀登者》的文化高度和价值峰顶所在。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崇高美的推崇。《攀登者》所展现的令人惊叹的珠峰之大美,所赞颂的中国英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之大美,无不是对崇高之美的歌吟。《攀登者》开创性的艺术探索中积累的经验,是新时代中国电影的重要收获。
不脱离电影艺术内在规律搞创作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 高小立
山,就在那儿,为什么要攀登?山,就在那儿,珠穆朗玛峰必须要有中国人的脚印。山,就在那儿,一个人,一个国家,需要攀登精神。《攀登者》所体现的攀登精神,一如影片中方五洲所说,登山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生存发展面对未来不断探索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是无民族、地域、国家之差别的,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是与人类登月、探索宇宙的精神一脉相通的。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要攀登”这一貌似简单的问题。而这也是《攀登者》在激情澎湃的观影情绪中发人深省的人文主义内涵之所在。
无论什么影片,核心还是脱离不开电影艺术的内在规律,就像攀登者必须要尊重科学和自然规律一样。首先要有一个经得起观众检验的好剧本,《攀登者》的编剧是著名作家阿来,其文学精神、人文内涵保证了剧本的质量。包括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在内的二度创作组成了一个优秀团队,“拼命三郎”吴京从不用替身,剧中需要喝酒来真的,拒绝白开水,凌厉的功夫不用赘言;张译在萧瑟的珠峰攀登大本营多是对着步话机的戏,语言很少,表演却一如既往精彩;再加上符合当下审美的视听语言和国际化视野的技术特效,共同成就了电影《攀登者》的成功。
让个体的声响激荡群雄的回响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何美
《攀登者》作为中国首部登山冒险题材大片,填补了国内此种类型片的空白。该片运用两千多个特效镜头,表现了地球最高处的风景和豪情,让很难拍摄的登山题材变得惊险好看。成熟的技法和特效,代表了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20年来的显著成就。
视听艺术如同飞翼,影片故事方是本体。《攀登者》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中,攀登的动机典型而迫切,如要叙事更缜密、假定性更有真实代入感,应发掘特技之上的叙事功能,设置不同危机场景、角色冲突、悬念延宕,让文艺的细语叩访历史的壮语,让个体的声响激荡群雄的回响,协同动作特技和镜像隐喻,连同眼睫毛上的冰霜、防风面罩与深色登山镜遮不住的冻伤晒伤、沉重的呼吸、呼啸的风声,集束指向壮怀激烈的中国攀登故事。电影的创作本身也是攀登高峰,如同“中国梯”搭建起迈向成功的路径,《攀登者》积累起类型电影的叙事经验,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共同体美学还将激发国人的精神共振和审美感动。电影的创作应在艺术叙事和影像记录中迈向“现实的渐近线”,努力筑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创作质量与宣发营销的双重发力
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 张晋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力量,在重大历史时间节点推出献礼佳作,可谓从来没有缺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献礼的《攀登者》更可称新时代中国电影的一部佳作。
首先,这是一次创作的胜利。影片创作者们克服时间过短、拍摄难度极大等困难,以攀登者精神拍摄《攀登者》,并实现了较高的完成度,充分体现了上影集团作为国有电影企业的使命担当和创作实力,尤其是该影片在题材上的突破、类型上的拓展,也为未来中国主流影片由“高原”向“高峰”迈进贡献了宝贵经验、信心和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这是一次市场的胜利。作为国庆档三部献礼重点影片中观众的“第三选择”,影片于起始就缺少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在长假后期和长假结束后几天内,很好地控制了票房跌幅,一方面得益于影片过硬的创作质量,另外也凸显了影片出色的宣发营销。《攀登者》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助推国庆档三部重点献礼影片共同掀起观影热潮,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中国电影人的厚礼。
(本文图片除电影剧照外由光明日报社提供)
本文原刊于《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2日第16版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0:44:1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