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周恩来回延安》:历史回瞥中的初心闪耀与精神升华(彭文祥)

  1973年,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重回阔别26年的革命圣地——延安。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以此为题材和背景,深情地讲述了周总理短暂延安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艺术地展现了一代伟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风范,蕴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作品视角独特、构思精巧、匠心独运,在主题呈现、影像叙事、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并于“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呈现出深厚的时代底蕴、散发出夺目的精神光芒。

 

  回望历史,在创世纪的记忆中展现初心

  在延安这片古老、厚重的黄土地上,以***、周恩来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开天辟地的革命实践,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培育、铸造了内涵丰富、深刻隽永的延安精神。十三年峥嵘岁月铭刻历史,十三年矢志不渝奠定新中国诞生的基石。影片讲述的是一代伟人的故事,但其意旨却不止于“缅怀”而更在于“光照”;作品回望历史风云中的动人一刻,但其主题却透过历史而辐射现实、引领未来。特别是,和常见的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相比,《周恩来回延安》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小视角折射大主题,以历史光华辉映新时代的发展道路。具体说来,作品的历史观照和审美观照采用个人视角,以周总理22小时的延安之行为主线,通过历史闪回、时空交叉等艺术手法编织、交汇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场景和人物,进而在平和、立体的“延安故事”中回顾、展现、讴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情感,以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在这种意义上,影片独特的艺术构思不仅对当下现实题材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具有创新的启示意义,更重要的是,作品所折射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主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影像叙事,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织中释放力量

  在《周恩来回延安》的影像叙事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深层交织使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艺术张力。就历史真实来说,尽管影片展现的只是总理22小时的短暂之行,但主创团队在深入了解周总理本人及其“回延安”相关文献、史料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以至于作品在主题、内容、细节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历史底色。就艺术真实而言,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作品的影像表意和审美表达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是细节。影片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充分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风云际会,而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理与延安百姓、知青、当地领导的互动来强调情怀、突出人格。比如深埋在总理心中的“小米情结”;总理再三嘱咐当地干部一定要抓好生产、知青修筑的水渠通水等。通过这些平常但真挚的生活细节和场景,作品深刻地表现了周总理及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和信念。

  二是结构。影片创新性地运用散文诗般的开放性结构,以总理的22小时为轴心,穿插、延展总理离开陕北的26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和延安的10年,并在这四个时空的交织和镜头语言的自如切换中,呈现丰厚、辉煌的历史记忆,塑造人物群像,展现一代伟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使作品升华出超越题材本身的审美意义和精神价值。

  三是技巧。围绕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影片采用历史闪回、时空交叉等艺术手法,巧妙串联起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革命、新中国特殊时期的延安建设和当下的延安发展,并在“延安精神”形成、延续和光大的艺术叙事中,有效展现了周总理和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信念与操守。

  四是表演。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和陕西本土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作品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作为扮演周总理的著名演员,刘劲在心理刻画、情感表达两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为作品增色不少。比如在几场与延安百姓互动的剧情中,刘劲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细腻真实的外在表现和内敛含蓄的表演风格,加之镜头语言的良好表达,使影片有效地展现了总理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总理与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和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与风范。

  当然,除细节、结构、技巧、表演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外,丰富而意味深长的镜头语言、质朴而活泼的陕北民歌、平和而生活化的艺术风格等,一同为作品的艺术叙事和审美表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从中生发出巨大的情感感染力、道德净化力和思想冲击力。

 

  以情动人,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触动灵魂

  与主题呈现、影像叙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是,作品着力突出总理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激发出感动人心的力量。一方面,作品艺术地体现了共产党人深厚真挚的人民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比如,毛主席紧握周总理的手说“你这次回去,一定要代我转达对延安人民的问候”;面对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延安百姓依然吃不饱饭的现实,总理再三要求省地市干部一定要抓好生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作品通过不同场景中的细致描绘和人物心理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延安百姓对周总理的思念和爱戴。比如,一声声“总理回来了、总理回来了”饱含着真情;众人延河抬车蕴含着无声的力量;看到消瘦的周总理,曹大娘拿出攒下的几枚鸡蛋、郝大爷拿出家人为其70大寿留存的小米、延安青年受老父亲的嘱托从十几里外送来一袋大枣……面对无数挥动的双手、无数热情的双眼,周总理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同时也引发了广大观众强烈的、触动灵魂的情感共鸣。

  回望历史、放眼未来,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见证了经受血与火洗礼的新中国的诞生,也见证了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爱戴。1956年,诗人贺敬之在《回延安》中以质朴自然但情感浓烈的诗句表达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和真情——“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人还怀抱一颗赤子之心,歌颂了永葆青春的延安精神——“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无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必然带来新的文化方位和文艺方位。在历史与现实的时代交响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行程中,影片《周恩来回延安》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散发出温故知新、光照未来的精神力量。

 

  (作者:彭文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