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文化的多元交响(陈旭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影在个体心灵“伤痕”的感伤抒情吟咏中“苏醒”,在对影像造型“美”的寻觅中进行电影语言现代化探索,更在产业改革、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考验而奋进,又在世纪之交的低潮中大步前行,打造产业高峰。其间,中国电影历经观念的蜕变革新、审美风格的变化、导演代际的变迁——从四、五、六代到新生代或“新力量” ——和文化的变迁、碰撞与交融,呈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景线。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时期,是中国电影不断走向复兴和辉煌的四十年,是中国电影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艺术轨迹,其美学流变与文化升沉之脉络清晰可辨。

  一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电影观念革新、电影文化碰撞交融与文化创新的历史。正是在电影文化的剧烈变革中,电影的美学形态、叙事形态、美学观念、导演队伍、电影生产、市场与管理机制等也发生巨变。而正是在这些几乎全方位的巨变中,我们迎来了中国电影的新时代。

  我们可以从中国电影文化形态、艺术观念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辨析这些变革的来龙去脉,探求中国电影在电影观念剧烈变革和多元文化并存交融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的道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一场社会文化的巨大转型,根本原因是由于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审美文化的制约,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实现的。转型的结果,是由原来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齐划一的阶级划分——工农商学兵,变得今天这般社会阶层和思想意识的更为复杂多元化。

  由此来看,这四十年,我们历经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沉浮隐显,也目睹了随着改革开放而崛起的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传统边缘文化的崛起。其中主流文化的整合与强势、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流变、市民阶层和市民意识形态的崛起、青年意识形态的逐渐长大成人,成为最重要的现象。

  文化或电影文化之微妙的消长起伏、角力暗斗和变迁沉浮构成一部中国电影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云变化史。表现于电影艺术与审美,则呈现为美学风格的流变、电影导演的代际变迁或“无代”际变迁,以及创作观念、创作态势的流变重构。

  在当下,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平民、市民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青年亚文化文化的四大潮流的格局。准确地说,是形成了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兼容其他多元文化的文化共融局面。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其一是新时期电影阶段。

  此间中国电影历经从“伤痕”、“反思”、奋进到落潮的电影美学潮流,折射出一条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从鼎盛到落寞、退潮的心理历程和文化发展线索。

《城南旧事》剧照

  第四代导演是新时期电影开风气之先的,《城南旧事》传达“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韵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情绪氛围。《小街》表现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理解。《巴山夜雨》寻找蕴藏在人们心底的信念,善良、正直的人性和美德。

  第四代导演的电影普遍的感伤情调是这一代导演自我意识觉醒的表征。这奠定了他们诗化追求:记忆的诗化,温馨的抒情写意,心理时空的表现,内向型的心理独白……

  第五代导演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孩子王》对文化饥馑的反思,颇具鲁迅式的国民性批判精神;《黄土地》以静默无声的镜头语言,创造了稳定开阔的造型形象,营造了内向的感情基调和近乎凝滞的时间流程;《黑炮事件》则以独特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感,都隐喻了反思传统,追求现代性的理想。

  第六代导演是“自我命名”的一代。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与五代导演的不同。他们在电影中叙述琐碎庸常的日常生活和个体人生的当下都市体验,别有一种还原生活状态的真实感。

《红高粱》剧照

  到世纪之交,就如《红高粱》的“狂欢”所隐喻的,中国迎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期。

  其二是世纪之交的转型阶段。

  在此阶段,中国电影因为剧烈的市场化转型,而陷入改革的阵痛,观众锐减,票房低迷。《顽主》《甲方乙方》《大撒把》等嬉笑自嘲的“顽主一代”电影和“冯氏喜剧”代表了新的市民意识形态的崛起。“冯氏喜剧”在电影市场上一枝独秀,成为较早具类型气质的电影。

  其三是中国电影新世纪与新时代。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在世纪末低潮和改革的阵痛中艰难但大步拓进。中国电影票房继续保持着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从本世纪初十亿票房到2017年直逼600亿元才不到15年。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创作态势、类型格局与艺术探索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几代导演的坚持和转换适应,新生代导演的崛起,港台电影人与内地融合,两岸三地、中美中韩中欧等合拍片的不断增多,电影逐步走向繁盛。特别是信息时代来临,互联网技术与思维介入电影业,全面推动了电影的媒介拓展与思维变革,形成了大电影产业格局。

  以《英雄》为代表的电影大片在新世纪率先“初露峥嵘”,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一个大片时代,它使得电影成为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电影工业,文化产业,电影产业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随后,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和各种小成本喜剧电影及类型电影开始与大片分庭抗礼。中国电影呈现出类型化趋势和多元化格局。

  2017年3月1日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首次将电影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中国电影迎来“法治时代” 。

  中国电影新时代,“新力量”导演登场,成为市场主力。他们在四十年中国电影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电影观念,代表了与时俱进的先进生产力。

  新时代主流文化继续强力建构,新主流电影大片成功主导文化形态。《湄公河行动》《战狼2》到《红海行动》等以跨国题材、民族情结、国家形象建构等为鲜明特点,既是动作武打类型的现代化,也受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响,代表了主流电影大众化的新流向。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则呈现了中国主流电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类电影通过商业化运营,市场化包装表现宏大主题,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新主流电影大片”步步升级的道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发展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有两点比较重要:

  其一是必须解决观念问题。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观念革新的历程。四十年中国电影通过实践,解决了一些长期对立矛盾的电影观念的融合问题,如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或工业性的矛盾。我们应该承认电影是艺术和工业的矛盾体,建立商业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产业观念和电影“工业美学”观念,既认可电影的娱乐性、工业性,但又要强调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社会、人民的要求和主流的制约等。

  其二是必须多元化发展,包括创作主体、投资主体、类型、风格、题材等。文明、富足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我们的文艺应该致力于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电影多元化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差异化的艺术、美学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从这里再出发,去迎接中国电影更新更美的新时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