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青春题材不应只有爱情

  青春是最好的韶华,是幻想的季节,是做梦的时光。如果说过往的青春题材电影是让人沉醉在少年情爱的小清新、小确幸的话,2018年的电影市场所追捧的青春电影却悄然发生变化。爱情依旧动人,而故事的格局、视野更加开阔。当宏阔的思考注入细腻的青春叙事之中,我们自然对更高水准的青春题材影视创作报以更高的期待。

《最好的我们》剧照

现实题材应成为创作主流

  人从懵懂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段,在这一转换的生命周期中,每个人都会遭遇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规范的洗礼、心灵相遇的悸动等,这些瞬间构成了影视文学创作生生不息的素材。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张一白的《匆匆那年》等为代表的一批青春电影形成相对鲜明的叙事风格和市场策略,成就了青春影像叙事的一个高峰。在这一影视创作背景下,青春题材电视剧也在市场上频频发力,占据青春剧消费市场前端的热门IP改编网剧尤为显眼。《最好的我们》《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春风十里不如你》等一系列校园青春偶像剧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电影《芳华》剧照

  而2018年青春影视题材的新动向是向现实主义转变,叙事年代更多元、层次更丰富、反思性更强。有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叩问不同时代下,青年的坚守与自我选择。如以上世纪70年代某文工团为背景的电影《芳华》是对红色青春的镜像演绎,对时代变迁中伤痕的书写,透视人性中的善良。

  前几年,我国的青春类型片陷在渲染小资情调或刻意描绘残酷成长的窠臼之中,学渣与学霸校园爱情的套路化叙事带有明显的去社会化痕迹,人物摒弃一切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由此炮制架空的“魔幻”青春片正在磨损不同年龄层的受众群体对青春的集体记忆。那么,2018年当国产青春片走出“不够真实”的迷惘,而更具历史纵深感且带有现实反思性时,是否意味着青春影视叙事的一种集体转向,意味着潜在的叙事创新的可能。

爱情不是青春的唯一主题

  知名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认为,“所谓‘青春片’的基本特征,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神话的颠覆。‘青春片’的主旨,是‘青春残酷物语’。”

  在聚焦“残酷青春”的艺术创作中,校园爱情几乎成为演绎这一命题的唯一主题。男女主人公的爱恨纠缠制造戏剧张力,推动故事往前发展,那些雨中的呐喊与泪水、拥抱与亲吻的桥段作为经典的诠释“残酷”的影像语言,成为观众口中的“老梗”或“套路”。

  青春片中的校园爱情常为人诟病的是“不真实”,主人公摆脱了现实社会关系的影响,在校园时空中“肆无忌惮”地陷入自身与老师、同学的感情纠葛之中。但这种只为爱痴狂的扁平化人物形象实际上无法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反观印度阿米尔·汉的新片《神秘巨星》对校园青涩爱情的讲述,我们看到置于家庭关系中的孩子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更真实的成长故事。获得第31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大奖提名的校园青春励志剧《我们的少年时代》,将镜头对准一群高中生,立足95后和00后群体,抛开惯常的爱情主线,聚焦成长和梦想,以冷静又现实的叙述方式,将家庭教育的影响这一社会结构性因素渗透在子女教育、师生关系、同窗情谊等一系列话题之中。在励志热血的故事讲述中,回归青春的多元本质,呈现青春题材的现实主义质感。

  残酷青春并非意味着爱情叙事走向极端化,并非是热恋中哭天抢地的呐喊,失恋后寻路异域的乌托邦想象,情深处再续前缘的圆满时光。青春年少时的爱情因符合人的自恋情结而成为青春叙事的酵母,但作为青春片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不应成为这一类型片的唯一。与恋爱并行的是理性化人格的发育,是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关系的探问与追索。国产青春片的叙事创新需走出单线条的情侣之间小我的甜腻日常,而需将个体间的感情故事置于更复杂的社会复合情境之中。纵使聚焦青春期爱情这滴小水珠,也可以折射出更繁复的生存界面,小至家庭邻里,大至历史社会。

在新时代中传递正能量

  在流逝的时光中追忆和缅怀,这是青春电影引人共鸣的社会心理基础。相较于其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理应有现实主义的回响、与观众共情的穿透力。因为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每一代人都有青春回忆,它以个人记忆为基础,通过日常生活的交流而自然形成,为同时代具有同样生活经验的人所共有。由此,观众的观影过程是将个人经历投射到时代记忆的公共展演之中。

  在怀旧情绪裹挟之下的观影过程始终存在“我们的青春”与“他们的青春”之间的相互参照。定义一代人的并不仅仅是出生日期,还有类似的经历和挑战、话语和交流。也就是说,同一代人意味着共享某种经验、阐释模式和情感形态。

  在新时代下,青春题材影视作品应该呈现出怎样的青春形象?讲述怎样的青春故事?有的作品呈现了不同时代中青春的姿态,有的作品呈现了青年人的家国情,有的作品讲述了伟人年轻时候的奋发图强的青春故事……不同的是经历,相同的是对自我的认知,是坚守真实自我的无畏和勇气。

  每一代人都有着他们的青春与对青春的甜美记忆,每一代人都在与前辈的思想交流中获得对自身的确认。如果没有这一想象中的对手,新的一代就无法在时代变迁中弄清楚自己是谁。不同时代青春片的创作恰在于标记时代的门槛、价值的转变和社会新的方向。各代人的集体无意识展露在影像叙事中,彼此联系、相互交叠,完成历史多重视角的书写,观者再从其中找到精神的共鸣、找到文化的传承。

  不论怎样的讲述方式,当下的青春片都应展现青春奋发向上的力量,展现新时代下活力满满的青春正能量形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