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艺术评估、文化前瞻”促进影视创作
——记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剧照
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日前在京举行。评论周以“艺术评估、文化前瞻”为主题,定位于以学术性为主,兼顾电影的艺术性和市场性,遵从“小、精、准”的思路,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智库体系建设,打造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权威发声、交流与评估的重要平台。评论周期间,举办了年度新片(剧)评估、推介及发布、学术论坛、优秀国产影片和经典影片展映等多项活动,并邀请相关主创举行了新片媒体见面推介会。其中,学术论坛板块包括“开幕论坛”“三方对谈:中国电影编剧的成就、困境与突围”“青年矩阵: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驱动”“网络自制剧走向何方?——新媒体影视论坛”“行业剧与社会价值观建构”“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学科发展——电影史学科建设研讨暨‘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戏曲电影:观察与反思”“艺术电影的诗性精神”等8个论坛。
在开幕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说,要通过文艺评论来引导文艺创作,坚持正确的文艺方针,坚持正确的文艺立场,坚持正确的导向来实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这样的精品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电影产业经济体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是中国电影如何和世界对话。电影人应保持清醒的态度,发掘并尊重社会的价值思想,专注于影片本身的艺术表达和电影美学,把类型与价值表达做更好的结合,以寻求有市场效应的创作成功。
在“三方对谈:中国电影编剧的成就、困境与突围”论坛上,与会者肯定了中国电影近年来飞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但也指出中国电影还存在很多值得警醒的问题。首先,经典类型的叙事仍然是中国电影的短板。中国电影在叙事上仍存在重故事、轻人物的倾向。特别是轻人物,在情感线索的贯穿、推动等方面都有明显不足,同时类型特征不明显,或不充足、不统一,直接影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接受。其次,中国电影的创作存在明显的盲目性,比如盲目相信跨国题材和跨国合拍就一定能够生产出让中国观众感觉非常满意的好故事,盲目地相信IP的作用,大量精力和资本用于IP采购,并没有真正在剧作本身下功夫,同时在创作上过度依赖商业片的编剧技巧,一味追求剧情反转,忽视人物塑造。再次,编剧的地位、专业素养以及人文情怀受到普遍关注。与会者指出,在整个电影生产链条中编剧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时而成为电影失败的“背锅侠”,他们对电影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这对培养编剧人才和编剧队伍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加强编剧的专业素养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在基本的编剧层面上都必须保证一定的水准和质量,因为编剧个人的价值观、美丑观、格局和情怀必然会影响到电影的创作。因此,编剧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和情怀,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被观众接受的好作品。
在“网络自制剧走向何方?——新媒体影视论坛”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卫以生动的事例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演员的表演变化,改变了原来网剧表演的戏说化、搞笑化、解构化等审美形象。二是题材的变化。悬疑、爱情、青春、玄幻依然是网生代观众的主要兴趣点。但是,原来的题材内容大大减少,出现了表现崇高美学状态的。三是主题深度的变化。原来说网络剧是深度模式平面化,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剧中看到了主题的深化、模式的深化。
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剧照
在谈及“新媒体影视内容获取的三种模式” (UGC、 PGC、PPC)时,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说:“网络自制剧严格意义上应该按上述三种规制(UGC指用户生成内容, PGC/PPC指专业生产内容, PPC指点击付费模式)划分讨论才有意义。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在PPC部分产生的趋势是精品化。 ”他进一步阐述道:“如果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就会发现网络自制剧的质量有非常快速的裂变过程。不是以年为单位的,基本上以季度为单位在发生极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投入的水平导致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进来;另一方面,生产者开始发生变化,有相当多的电影导演找到我们谈自制剧,也有一线导演投入做自制剧,所以不仅是生产数量的变化,从生产关系上已经发生变化了,从生产者本身而言也已经发生变化了。 ”经过大数据研究,陈潇还发现,网络自制剧的主要受众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其特点是看的东西非常杂,但也非常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她们有能力去识别一个作品的制作质量和创作动机。
在“行业剧与社会价值观建构”论坛,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厉震林指出,时代大变革是行业剧的生产语境,当代社会变化主要表现在多元文化、生命文化、民生文化等三种文化的变革。同时,媒介技术革新使文化逐渐从“地沟”向“代沟”转变,即地域性的文化差异消弭,转而表现为跨时性差异。当代行业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点:一是职场伦理的复杂化;二是职场风云的内幕揭露;三是职场生活背景化。他针对性地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行业剧应该把书写重点放在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上;其次,揭露丑恶之后要有美的升华和提炼,要辩证对待道德是非与合情合理的关系,对社会必然性有精准判断,达到人类学高度是最高境界;最后,开掘新兴行业,如企业家是最能反映时代变迁和价值坚守的职业人群之一。
在“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学科发展——电影史学科建设研讨暨‘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卫星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弘石深度阐释了这套丛书与李少白、邢祖文治史思想的渊源关系。他说,这套丛书的出版,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系列成果,是中国电影史研究“前海学派”的一个集中展示。这套书体现了“前海学派”主要开创者李少白的治史思想,其重要特征是从“历史现场”中发现历史,也就是从历史的客观现象中去寻找彼此的联系,发现历史表象后面的规律。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史论结合,而在“论”的方面又注重理论资源和文化视野的开放性。这两点,对后学都有着深刻的学术影响。二是从“中国电影史学史”的角度看,丛书中可以窥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历史研究的观念、方法、写作实践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既看到了电影史观念的不断开放,也看到了历史写作实践的不同探索。时代促进观念的解放,观念反过来指导和推动学术实践。做历史研究强调把历史放在历史中去考察和评估,所谓“历史地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看清楚历史。
在“戏曲电影:观察与反思”论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从戏曲电影的类型差异入手,寻找戏曲电影与市场对接的可能性。他认为戏曲电影有三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以记录和展现戏曲艺术为主要目的的电影;另一个类型是以戏曲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电影;第三个类型是把戏曲歌唱的形式跟方言结合作为一种表现性因素,把戏曲作为一种重要部分的常规叙事电影。这种电影最主要的代表其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导演李翰祥拍的黄梅戏电影。这部分电影曾经以电影和流行文化结合,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所以,认清戏曲电影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型所具有的特点和戏曲电影内部各种不同要素的类型特点,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来从事创作,更好地从事市场运作。
在“艺术电影的诗性精神”论坛上,电影导演郑大圣认为,如果一定要相信诗和电影之间有什么潜伏着的往来通道与暗合处,那就是相映,也就是意和事的相映,对全部所有瞬间的相映。相映,不止于洞察,也不止于知晓,相映就是一个跟万物、跟所有瞬间的一个相映,电影之间可能是镜头前面的一个景物,可能是几个人或者是一群人的出镜,可能是一张脸。他举例说,塔尔可夫斯基电影中荒原浇水的孩子与一棵树就是相映,如果一个大约两小时的电影当中能有那么几处这样相映的瞬间,这几乎就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创作经历了。
最后,电影电视评论周依次揭晓了各项最受评论关注结果。其中,《战狼2》《冈仁波齐》《芳华》《绣春刀Ⅱ:修罗战场》《血战湘江》获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年度最受评论关注优秀国产影片; 《鸡毛飞上天》《白鹿原》《情满四合院》获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年度最受评论关注优秀电视剧。
(文/张成)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0:31:5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