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热点> 正文

科幻电影《独行月球》里的科学逻辑和抵近幻想


原标题:《独行月球》里的科学逻辑和抵近幻想



为了实现从月球到地球的归家之旅,《独行月球》的主人公独孤月(沈腾 饰)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搜寻月面上的动力器材,自行拼装返程火箭。地球上他一直暗恋的女主马蓝星(马丽 饰)也在竭尽所能地助力他实现凯旋。然而,就在排除了种种因技术、疏忽和错误导致的困难,两个相爱的人即将重逢,完美结局近在眼前的时候,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独孤月面前:另一块庞然陨石正飞向地球,劫后余生的地球人将遭受灭顶之灾。而月球上的独孤月和他飞船上那枚名为“月球之锤”的重型核弹,就是地球唯一的生存机会。


拯救地球是个超级命题,但是拯救地球上的爱人却是个人命题。为了女主,为了成全人类的生存机会,独孤月选择了勇敢。


《独行月球》不是一部从内到外硬邦邦的科幻电影,而是一部科幻架构下的颇有分量的剧情片。影片中利用月球基地发射拦截武器,摧毁逼近地球的陨星等科幻元素虽然算不得惊世骇俗,但是各种情感和幽默元素的植入,大大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如果抛开影片中的喜剧戏码,从科学层面审视,《独行月球》探讨了一个被反复思忖的严肃问题——假如地球遭遇外来天体撞击,究竟能有多大的幸存几率?地质研究表明,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一次大规模外陨星撞击曾导致地球物种大量灭绝。如果这样的撞击发生在今天,自恃远比恐龙更具智慧能力的人类,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独行月球》的制作者采取了更具暴烈力量的手段,用多枚大型核弹直接摧毁陨星,并且把发射基地选在了月球上——从重力更小的月球上向深空发射航天器会更为容易。影片中设计了一个名为“月球之盾”的计划,就是在“月球之锤”核弹摧毁陨星产生大量小型碎片后,利用月球作为盾牌直接阻挡残余碎片撞击地球,并借助月球引力捕获更小的碎片,这都是非常大胆、新奇的想法。当然,在距离月球仅38万公里的距离上存在一个引力和尺度都远大于月球的家伙——地球。但是,科幻的价值并不是精确无误的求证,而是科学逻辑的假设。


在浩如烟海的星河里,地球更像是一粒微尘,飘摇流浪在无数微尘中间,与其他飘忽莫测的微尘近距离相遇乃至零距离相逢,几率虽然不算大,但总还是会有的。在人类诞生以前,这种事情自然无人过问(恐龙想过问也没技术手段),但在人类文明已经有了几千年经验值的时候,我们将不得不尝试用我们孱弱的科学肌肉去阻挡那些秒行万里的不速之客。


要阻止地外天体撞击地球,人类确实经历过《独行月球》描述的那种“粉碎机思维”阶段。如果能用火箭把超级核武器——这是人类所能掌握的最具毁灭能力的东西,送到陨星上并引爆,可以摧毁小个头的陨星,使其对地球不具威胁或降低威胁。


“粉碎机思维”之后兴起的是另一种应对策略,那就是变轨概念。如果用一枚或多枚火箭发射到陨星上并实现附着,就相当于给陨星安装了推进系统。通过调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让陨星改变飞行轨道。只要它的轨道不与地球交会,那么它可以继续自己的旅程。这种思维有点类似于大禹治水,与其堵截,不如疏导。在技术上这一概念也更具可控性,且能更有效地阻止灾难和次生灾难的发生,唯一的问题是要求更高的工程技术水平。好在人类的航天技术也没有原地踏步,也在不断提升。


《独行月球》描述的月球基地已经属于抵近幻想,因为中国、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在考虑建设有人驻留的月球基地问题。人在月球长期居住所需的建筑、能源、食品、饮水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但是人类到达月球并长期驻留并不只是为了猎奇甚或探索,在人类的航天宏图中,月球也许是冥冥中上苍为我们准备的一块跳板,我们可以通过月面小憩认知太空,进而从它起航迈向更深邃的宇宙。当然,如果必要,月球也能成为地球的外线防卫基地——虽然我们希望永远不会启用这个基地。


电影是用视觉艺术讲述的故事。这样一个关于当下和近未来的命题,以科幻喜剧的形式走向普罗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或许可以启迪唤醒更多年轻人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毕竟,史上很多科学家的原初科学兴趣都来自优秀的科幻作品。


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是在特定的剧情环境中构建精彩故事。《独行月球》在这两个方面都堪称煞费苦心且颇为成功,在笑声笑语中提醒人们思考活着的意义。总结来说,《独行月球》讲的是月球上的一个生而无望的人和地球上一群生而无望的人彼此加注精神推进剂的有趣故事。(作者:王亚男,系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航空知识》主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