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非正常死亡》观后感
日本是一个繁华而复杂的国家,有现代都市和传统村庄,有金钱***也有纯真善良,鉴于此,日本导演制作出了不少优秀影视作品,今天,我要讲的是一部反映日本法医这一职业,探讨生与死的日本电视剧——《非正常死亡》。
我不喜欢把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事上,因此在看一部影视剧前,往往要做一定的准备,了解大众对它的评价,再决定值不值得看,要不要看。网上对这部剧的好评如潮,许多朋友也都有安利,所以我就抱着很大的期待尝试着看了一集。
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剧没有让我失望,无论是质量还是内涵都很有水准,也很合我的胃口。
先从这个剧本身的制作来说,它不像国产的法医剧一样硬要把每个案件安排得扑朔迷离,亦或把每一桩犯罪搞得令人毛骨悚然,它更接近于现实,亲人离世的悲痛与不舍,传统道德与社会正义的纠结与博弈,还有不同类型的人内心对生死、人生的领悟,仿佛都是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因此这部剧极具代入感和启发性。
每一集只要五十分钟左右,却都是一个完整的案件,一段复杂的人生故事,情节衔接紧凑,丝毫不会让观众觉得拖沓,相反,因为情节进展较快,更让人不忍错过任何一个镜头,任何一句关键的台词。细节处也处理得很好,与法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都是实打实展现给观众,虽然我们不一定都懂,但却加强了剧的专业性和观影价值。
除了制作,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剧情。第一集的案件中死因是病毒,当死者被确认感染病毒并有可能已经成为病毒传播者后,社会媒体都将矛头指向他,甚至牵连到了死者的家属。然而经过主人公三澄等人的调查发现,病毒来源并不是死者,而是之前义正言辞的某大学医院实验室。透过这个案件,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未知病毒和死亡原因,而是社会舆论这个无名之毒。相比真相,人们更愿意相信权威,盲目地站在多数人的一方,成为舆论的推动和助威者之一。当打着正义的幌子,人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对罪恶方口诛笔伐,加上社会媒体的煽风点火,真相更加容易被忽视埋没。《非正常死亡》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将现实真相的丑陋和引人深思的人性以一种简单真实的方式推到我们面前,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的心。
什么是非正常死亡?不是死亡方式多么离奇,也不是作案手法多么高明,而是死亡背后有怎样值得人关注却又被人忽略的隐情。
这部剧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法医这一职业,他们做着一些在常人眼里怪异且不详的工作,常被人忽略和避讳,却拥有着解剖真相还原事物本源的能力,他们才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重视的人。
《非正常死亡》每一集都在揭示一个人性或者社会问题,且直指要害。
第三集,懦弱的丈夫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女主三澄作为尸体解剖的主刀法医出席法庭为案件作证,却受到律师以其作为女性的刁难和歧视。在从事法医职业几十年,有着上万具尸体解剖经验的老教授面前,三澄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的质疑只会被当做年轻人的自傲和对长辈的无礼,稍有情绪也会成为女性缺乏理智这一缺点的证据。虽然作为女子的三澄有着毫不逊色于男子的解剖能力,但面对法庭上众人的性别歧视和道德绑架,她却无能无力。而作为被告的一方习惯了懦弱顺从,更是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三澄,在他眼里,三澄根本没有能力帮助自己洗脱罪名。他就这样把责任推给别人,到头来又不相信别人,像个懦夫一样低头打算承认自己未犯的罪过。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即使有人愿意帮助,也无法得到正义的青睐吧。尽管正义从不偏向任何人。
广泛来看,现代社会的确在男女平等上有很大成就,但在某些行业,领域,性别仍是一个阻碍权利平等,人才开发的绊脚石。女性的地位也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甚至有时候“女人”一词就代表着一种侮辱和否定。
三澄是女子,三澄是晚辈,所以就得受到能力上的质疑,道德上的诋毁,以至于无法以一名法医的身份庄重地站在法庭上为被告作证。我们常常也会因为自己经验不足而被剥夺表达观点,提出问题的权利,就像人们总觉得老师说的,前辈讲的更权威可信一样,同样一句话,换一个资历老的人来说,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可是事实源于实践探究,并不是完全凭经验就能得出的,有再多经验的人也会有失手犯错,看走眼的时候,经验也不是用来否定他人的武器,而是使结果更加可信的工具。
这一集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堂系所说的那句话:人这种生物,不管是谁,切开来剥皮后都只是一团肉而已,死了就明白了。的确,人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力大小也没有性别之区,可这个社会总以属性将人分类,从类别角度评估一个人是否有资格站在某个位置。我们的性别外貌都是一生下来便注定了的,所以人与人真正的差别在于出生之后为改变和提升自己所做出的努力,达到的效果,如果仅凭生来带有的特征去评判一个人,那不是对努力最大的侮辱吗?死和生一样公平,生命的结束和开始都不会因为身份的差异而改变,相反,既然生死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活着的时候,就秉承这一宗旨努力地抗争下去呢?
《非正常死亡》每一集都在揭示一个人性或者社会问题,且直指要害。
第三集,懦弱的丈夫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女主三澄作为尸体解剖的主刀法医出席法庭为案件作证,却受到律师以其作为女性的刁难和歧视。在从事法医职业几十年,有着上万具尸体解剖经验的老教授面前,三澄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的质疑只会被当做年轻人的自傲和对长辈的无礼,稍有情绪也会成为女性缺乏理智这一缺点的证据。虽然作为女子的三澄有着毫不逊色于男子的解剖能力,但面对法庭上众人的性别歧视和道德绑架,她却无能无力。而作为被告的一方习惯了懦弱顺从,更是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三澄,在他眼里,三澄根本没有能力帮助自己洗脱罪名。他就这样把责任推给别人,到头来又不相信别人,像个懦夫一样低头打算承认自己未犯的罪过。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即使有人愿意帮助,也无法得到正义的青睐吧。尽管正义从不偏向任何人。
广泛来看,现代社会的确在男女平等上有很大成就,但在某些行业,领域,性别仍是一个阻碍权利平等,人才开发的绊脚石。女性的地位也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甚至有时候“女人”一词就代表着一种侮辱和否定。
三澄是女子,三澄是晚辈,所以就得受到能力上的质疑,道德上的诋毁,以至于无法以一名法医的身份庄重地站在法庭上为被告作证。我们常常也会因为自己经验不足而被剥夺表达观点,提出问题的权利,就像人们总觉得老师说的,前辈讲的更权威可信一样,同样一句话,换一个资历老的人来说,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可是事实源于实践探究,并不是完全凭经验就能得出的,有再多经验的人也会有失手犯错,看走眼的时候,经验也不是用来否定他人的武器,而是使结果更加可信的工具。
这一集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堂系所说的那句话:人这种生物,不管是谁,切开来剥皮后都只是一团肉而已,死了就明白了。的确,人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力大小也没有性别之区,可这个社会总以属性将人分类,从类别角度评估一个人是否有资格站在某个位置。我们的性别外貌都是一生下来便注定了的,所以人与人真正的差别在于出生之后为改变和提升自己所做出的努力,达到的效果,如果仅凭生来带有的特征去评判一个人,那不是对努力最大的侮辱吗?死和生一样公平,生命的结束和开始都不会因为身份的差异而改变,相反,既然生死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活着的时候,就秉承这一宗旨努力地抗争下去呢?
第四集,蛋糕店工人过劳而死。
由于幸福的蜜蜂蛋糕生意火爆,经理要求工人连夜加班,导致一名工人因过度疲劳,在送货途中翻车受伤。但他并没有在意自己的伤势,一心想着早点回家陪伴家人,因此强撑着身体完成了订单。那时的旧伤成了后来车祸死亡的直接原因,他的家人找到工厂索要赔偿,可工厂却置之不理。
这一集不禁让人反思,为了生存而频繁加班,甚至连健康都不在乎,这真的值得吗?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当人们面对丰厚报酬,家庭压力的时候,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休息时间吧。时代不挺更迭,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让生活社会中下层的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除了拼命工作,没有别的办法。房租,子女的学费,家庭生活的日常开销,都靠一滴滴汗水换取。繁荣经济的背后是工人们夜以继日的不挺劳动,是无数健康身体的等价交换。
“劳动是为了惩罚,所以人都是罪人,是为了弥补罪过而劳动,所以争分夺秒地结束工作,回家。”这是这一集结尾三澄引用的一句话,不是为过劳澄清,而是表达了劳动背后的意义:为了回家。那名工人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正是靠着回家陪伴孩子这一信念才坚持了下来,回到家也不是第一时间处理伤口,而是来到孩子的房间,在熟睡的他们耳边说:“一定要幸福啊”。
除了反应过劳这一社会问题,《非正常死亡》还展现了生活中平凡又感人的温情,它不仅解剖时代,揭示真相,更治愈生命,告诉我们生活的许多意义。
我们都是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的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付出与回报是否相符,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生活不仅包括柴米油盐,粗茶淡饭,还有与家人朋友相处的酸甜苦辣偶尔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遭遇悲痛的变故,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我们还是不会轻易放弃生活,总相信“明天会更好的”。
绝望的时候会想,生活有什么意义,时常与孤独做伴,与他人为敌,没有浪漫的爱情,反有总解决不完的麻烦。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过去还不太明白,可当我看见三澄拿起手术刀,为死人讨回公道的时候,看着她面对无数死亡,依然能微笑着说:“我们去吃肉吧”的时候,我有所顿悟了。
“将生活带给你的如柠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味般的甘甜。”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第五集,溺水死亡。
年轻人怀疑妻子的死亡背后另有蹊跷,于是将向UDI寻求帮助,解剖溺水身亡的妻子。由于有目击证人亲眼看见妻子跳海,所以警方认定这是一起自杀事件,但年轻人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开朗活泼的妻子根本不会自杀,于是冒险将妻子的尸体偷了出来,希望法医解剖能找到真相。这一举动打动了中堂,他的女友几年前也被人杀害,至今仍未找到真凶。
经过三澄等人的努力查证,发现妻子并非只是简单的跳海自杀,目击证人提供的线索与他们从尸体解剖,海水生物分析得到的有所出入。原来妻子是被好朋友推下海,未及时抢救而溺水身亡的。目击证人看见的跳海自杀也是由凶手伪装自导自演的假象。
知道真相的男子带着刀来到妻子的葬礼,质问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可得到的却是一句“凭什么那样的人,会比我幸福”。天空下着白雪,周围人的惊讶议论,赶到现场极力劝说的三澄等人,都无法减轻年轻人心中的悲恸,愤怒,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脑海里浮现着妻子生前的温暖笑容,然后尖刀刺下,洁白的雪花融进了鲜红的血液里。
其实起初我并不相信那一刀会真的刺下去,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原谅宽容的戏码,但当我看见年轻人为爱复仇的那一刻,我却是既震惊又理解。面对凶手不可理喻的恶意,理性法制仿佛都变成了虚伪,相反,死亡的报复才更正确。这样的结局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吧,站在被害者角度想一想,如果杀人不能偿命,犯人又不会悔过自新,那失去的生命该如何安息。
我偶尔会陷入这样的矛盾,如果所以过错受到的惩罚都足够严重,那么是不是这世上就会少一些犯罪被伤害的人就能得到补偿呢?但时常又会想到《肖申克的救赎》里被监狱生活剥夺重新做人的权利的人,我又觉得惩罚这种东西本身没有作用,有时候还会把原本不该受罚的人推向地狱,摧毁又一个人的人生。
中国人都崇尚以和为贵,有事情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偶尔忍无可忍报复一下也会被谴责没有胸怀,刻薄邪恶。可是被肆意伤害的人就应该忍受吗?优秀的品德不是用来委屈自己放纵别人的,我们有反抗的权利,原谅了他们,那么谁又来拯救自己。
在不断交织的绝望和温暖当中,我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感动,人性究竟如何璀璨亦或不堪,爱恨纠缠究竟该怎样解决才能圆满,这或许是困扰着每一个人的复杂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