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17 岁的少年,正在奋力做着什么。
面目狰狞,略显吃力。
随着进程推进,少年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但血花飞溅一刻,他似乎又被突然唤醒。
究竟怎么回事?
画面陡转,一切都有了答案。
一名 8 岁男童遭到虐杀,头颅已被砍下。
十点君没想到:
茫茫夜色中,丧心病狂的少年,并未仓皇逃离。
反而,选择在第一时间自首。
案发地点,康塔尔省罗拉克镇。
1905 年 9 月的第一天,男童弗朗索瓦的生命停摆。
17 岁的杀人犯里德尔,精瘦矮小,赤身裸体接受审视,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与狡黠。
他的表现充满矛盾:杀人手段凶残,主动投案后又颇为沮丧。
经专家分析得出结论,里德尔是一个头脑清醒、嗜血成性的虐待狂。
但里德尔对报告内容提出质疑,他认为专家过度解读了他的表述,并有意将他塑造成一个惯犯。
为重新进行裁决,新一组专家要求他写出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以便判定他真正的杀人动机。
因而,里德尔暂时放下偏执,重拾平日里勤勉聪颖的好学生人设,开始提笔记述。
三代同堂,人丁兴旺,可基本概括里德尔的童年。
母亲诞下六个孩子,里德尔形容其他兄弟姐妹:
长姐玛丽,育有四个孩子,其中一个不幸夭折;
二哥安托万,拥有自杀倾向和被害妄想症;
三哥约瑟夫,曾与同学打架,也会虐待动物;
四姐尤金妮,贫血且患有神经性疾病;
小弟朱尔斯,厚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母亲敏感易怒,对子女的苛责多于爱护。
父亲受过教育,为人正派,相较于母亲更温柔。
无人觉察,这样的生活环境,已在里德尔心中悄悄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他曾为家族每年一度的杀猪活动感到兴奋。
在生命即将消逝的临界点,这个男孩会收获巨大的***,但这种***的存续十分短暂。
当肉猪真正被放血时,他本能地选择逃离。
里德尔幼时经历杀戮的反应,也为他日后残害男童的心态埋下了伏笔:若鲜活生命变作冰冷尸体,欢愉会戛然而止。
猪头摆在桌上,长辈们说这只猪很漂亮,无形中暗示了屠戮对象的完美。
所有人围在一起食用猪肉制作的菜肴,宛若在举行一个小型派对。
里德尔沉浸其中,并在此后 ” 有人遭遇杀害 ” 的消息中得到了杀人的启发。
从此,他开始在午夜梦回时幻想残害同龄男孩的画面,以便收获身心方面的慰藉。
里德尔 10 岁时,父亲离世,但杀戮愿望依旧强烈。
与他同班的埃米尔,既优秀又美好,是他潜意识里想要去捕杀的猎物。
里德尔沉湎于想象的盛宴中,但落笔于回忆录中的内容,覆盖尚不全面。
为此,专家决定从更私密的角度窥探,继续挖掘这个少年的内心世界。
里德尔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来自一个牧羊人,是他教会了里德尔如何***。
自那之后,新世界的大门正式开启。
幻想杀人的场景,可以让他在非同一般的刺激体验中提高效率。
而幻想对象必须具备几个条件:认识并相处过一段时间、拥有漂亮的脸蛋和极高的智商、由内而外散发自信。
癫狂状态不断蔓延伸展,让里德尔陷入自我拉扯。
最痛苦时,他甚至跑去向传教士忏悔,并提及自杀的念头。
但传教士劝诫他,自杀者会承受永恒的诅咒,他应该与罪恶对抗。
长久的挣扎之后,里德尔来到圣弗卢尔小神学院学习,以求获得心灵上的安宁。
神学院的学生们出类拔萃,让昔日名列前茅的里德尔变得暗淡无光。
不止如此,他还是唯一一个接受资助的学生,在人前永远蓬头垢面、表达困难。
周围的人们越耀眼,里德尔的内心越是涌起羞辱他们的冲动。
但若想到达到这种目的,单纯的杀戮已不够,他只能通过专注学业去实现。
那一年,里德尔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年底收获七项荣誉。
然而,伴随这种自豪感应运而生的,是失去目标的茫然。
漫长与反复的纠结,迫使里德尔沉沦。
在一次又一次自我对抗无果之后,他决定顺应自己的内心,向布隆德尔挥舞屠刀。
里德尔被脑海中所臆想的画面深深诱惑。
而这种惨无人道的行径,若被付诸于实践,更像是一种扭曲至近乎畸形的爱。
里德尔看着美好的布隆德尔,内心不断强调:
你会占有他,你会杀了他。
他会属于你,只属于你,完全属于你。
里德尔痴迷于这种假想,在与布隆德尔独处时,甚至忘情地躲到一边***。
当兴奋感渐渐退潮,他知道,此时杀掉布隆德尔已不能收获喜悦。
布隆德尔逃过一劫。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回到家中的里德尔开始懊悔,他责备自己没有实现杀人计划,并急不可待地想要找到一个无辜的生命泄愤。
开篇提到的 8 岁男童,正因如此,憾恨离世。
这部由导演文森特 · 波特执导的处女作影片,以传记形式记录下主人公里德尔犯下惊天罪案前后的情绪变化。
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和酷儿棕榈奖两项提名。
影片绝大部分篇幅以第一视角叙事,结构内容简单,但对当事人的心理描摹细致入微。
大段的自我剖白,用以阐释人物的复杂与矛盾。
冷静的叙事手法呼应影像风格,迎合如同刽子手一般的里德尔,完成情感上的宣泄。
正如里德尔一次次退缩,杀戮人命的结果可以预见:对梦想中高潮取而代之的是,情绪无限下坠。
里德尔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在家庭中缺乏关注、在学校中遁于无形,平庸的外表,自卑的内心 ……
其实,他一直憎恶自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发霉。
从社会层面,里德尔身上的病态举动,可以从多角度深入挖掘。
但专家组将他视作样本分析研究,最终却以将其送入精神病院结案,回避了后天经历对人性的影响。
值得一提。
里德尔被警方押送至犯罪现场进行确认时,有着这样的内心独白:
我没哭。
如果有人对我表示一点同情,我可能会哭。
这句话留给我们无尽的反思:
也许外力干预及时,这场悲剧便不会酿成。
本文转载自十点电影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0:09:3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