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评> 正文

《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

《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

刚刚结束了四天如车轮战一般的基础课考试,今天又一大早爬起来,掐着时间赶40分钟的地铁,只为了能在下映前看到《舌尖上的新年》。好像又回到了高中的时候,就算是放假,也会为了万达特价的早场,睁着睡意朦胧的眼睛,骑30分钟的车,看一部心心念念的电影。
我现在的宿舍里,一共住着8个人。有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半蒙族血统的汉族姑娘;有来自大西北银川的姑娘;有无辣不欢的贵州妹子和安徽妹子;有重口味的广西妹子;也有和我一样生长在南国鱼米之乡的浙江女孩和广东女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聊得最多的内容,就是各自的家乡。
说到家乡,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食物。
我一直是《舌尖》系列的忠实粉丝,做过相关的presentation,也做过相关的日语発表,我一向很欣赏它的立意,因为把生活中的情感用食物表达出来,才是餐桌上每一道菜肴的灵魂。
“过年”这个词,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应该都是有特殊的意义的。经常听到人家说:“辛辛苦苦一整年,就是为了这一顿饭”——是,也不是。饭只是载体,真正承载的,是对过去一年满满当当的收获,和对新的一年无尽的期盼吧。
影片一开头,是一个高大的蒙古汉子在雪地里追着羊跑,旁边的字幕写着“呼伦贝尔”。这是我隔壁床的瑞瑞的家乡。虽然当时十分想悄悄录下一段给她看,但是又想起她已经是汉族了,除了圆圆的脸庞和可爱的眯眯眼还保留着蒙古族少女的特征,恐怕对草原上的诸多风俗也不大了解。(事后证明的确如此。)
留守在重庆农村的一对老夫妻,杀猪砍柴,在房顶上挂满厚实的猪肉,老奶奶一边在猪肉上抹着香料,一边用方言感慨:“这肉有福咯。”
广西巧手的妇女们,把螺蛳、柚子皮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当容器,用“酿”填满所有的空隙。
广东的烧鹅,将一只只处理干净、塞满香料的全鹅送进烤炉,鹅肥美得流油,香脆的表皮,细致的肉,让每一个味蕾都在绽放。
从上海回到家乡,和男友一起经营饭馆的台南女孩,和最亲爱的大厨一起在人声鼎沸的市场挑选食材,制作米糕,酿一坛凤梨酱,为一家亲族奉上丰盛的年夜饭。
浙江的渔民一家,熟练地处理新鲜的海货,只用三刀就剖开肥美的星鳗和海鳗,将它们制成“鲞”,以便保留到除夕,成为餐桌上最鲜美的食物。
    子承父业的香港“屏山盆菜”,将陈皮猪脚、手打鱼丸、神仙鸡等一盘一盘码齐,各有各味,成为宗祠聚会上必不可少的压轴。
福建的米粿,精雕细琢的模具为大红的米粿印上质朴的祝福,一句句闽南语童谣唱着丰收带来的欣喜。
山东的糖瓜,拉得长长的、颜色金黄的麦芽糖,在制糖汉子们的手里一遍遍塑型,裹上香脆的白芝麻,成了当地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甜食。
陕西的糖角,用最古老的糜子包着白糖,元宝形的糖角在油锅里炸过一轮,咬开酥脆的糜子皮,糖浆就源源不断地涌出,甜得你说不出话来。
……
每一幕都是生活。是天南海北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过着“年”。
电影不过一个半小时左右,可是中间我却频频流泪。看着重庆的老夫妇温馨地拌嘴,看着小孙女为奶奶喂了一块发糕,看着熟悉的米粿,听着熟悉的方言……在临近年节的时候,一个第一次出门在外、心思敏感的女孩子,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看到煽情的部分,怎么哭都是可以理解的。
诚然,即使是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也有它的缺点。比如有些台词莫名其妙,有几处刻意煽情的嫌疑(可我还是中招了呀),以及最重要的是,十分有八分在描写农村。固然农村是对年味儿和各种传统习俗保存得比较完整,但是刻意追求这样的传统反而有些让人不甚感冒。因为就算是一个现代都市,它也有自己独有的、特殊的“年”啊。为了追求传统而在农村打转,我们看到了传统的积淀,却看不到这份传统与现代交织相融的场景了。要知道传统的传承,必然还是需要和时代接轨的。
一出影院,我就迫不及待用方言给妈妈发了语音,告诉她我好想回家,好想吃家乡菜。我想在冬天吃清甜的草莓,想喝炖成乳白色的鱼汤,想喝冬瓜排骨汤,想每天都能吃到花蛤,想在早餐来一碗花生汤配个麻团,想迎着冷风喝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糊加醋肉,想在冬天的暖阳下晃晃悠悠去吃一顿肉粽,转个弯就坐在钟楼对面吃烧仙草。想一下动车迎接我的就是外婆最拿手的海蛎饼,配上地瓜汤我一下能吃四个!想在大竹筐里挑炸鱼块吃,到半夜饿了又让外婆悄悄给我蒸一块米粿当夜宵。
舌尖上的不只是食物,更是乡愁啊。
我想回家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