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评> 正文

士兵突击观后感

《士兵突击》观后感

2007年,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观众的广泛赞誉,许三多这个虚构人物甚至成为许多观众心中的英雄。这当然与电视剧的精心制作有关:流畅精炼的编剧、简约粗犷的影像风格,都让它获得了吸引观众的魅力。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它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认同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士兵突击》代表了新一代主旋律影视剧的特征,它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缩影,是商业社会的寓言。它的创作经验值得分析。

从"奉献者"到"失败者"

和其他士兵一样,许三多的军人生涯是从新兵训练开始的。新兵训练是从一个普通人到合格士兵的转变,但《士兵突击》对这一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着墨。只是有一次当许三多犯了错误以后被罚抄保密手册时,成才向许三多展示了日后的军营生活可能的两条道路:或者当一个前线战斗的真正军人,或者去喂猪;而喂猪则意味着连枪都摸不着。显然,在成才和许三多的认知中,这两种道路的差别是重要的。这两种前景的差别第一次呈现了《士兵突击》和传统主旋律影视剧的分野。在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喂猪的士兵和前线战斗人员都是革命战士,只是岗位不同、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经典的文本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就学过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与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对话。成才口中两条道路的差别,为《士兵突击》奠定了基调,这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不再把爱国、忠诚、牺牲、奉献等等作为核心价值,而把成功作为了核心价值,因为喂猪和摸枪的差别就是成功和失败的差别。只有首先在新兵连获得成功,得到良好的成绩,才能成为一个可以摸到枪的真正的士兵。就这样,通过成才的口,编导第一次给了成功与失败一个简单而清晰的定义。

《士兵突击》把成功作为核心价值引入了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中。成功,是在商业社会流行的价值,也是只有在商业社会才有可能成为核心的价值。在商业社会里,个人作为竞争主体进入市场,不再是集体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个人价值的实现超越集体利益成为最高目标,因为商业社会相信"看不见的手"可以把个人的成功自动转化为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所以在商业社会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励志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把对成功的信念和信仰放在很高的地位。

然而,许三多的成功来得并不是一帆风顺。新兵训练结束后,笨手笨脚的许三多没有获得良好的成绩,不过他没有被派去喂猪,而被分配到了红三连五班,一个在草原上看守驻训场的班。五班的生活比传说中的喂猪好一些,在这里许三多可以摸到枪,但不配发实弹。这个班驻守在草原上一个孤立的营地,他们没有具体的任务,因而也没有立功的机会,无论做了什么都很难为外人所知。营房里的电视看不到图像,只能听到信号串频的广播声音。孤独、条件艰苦、生活无聊。在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这些甘于寂寞、坚守岗位的士兵会被塑造为伟大的牺牲者、奉献者。然而,在这里他们被清楚地刻画成了失败者。班长老马是全连任职时间最长的班长,但领导想给他个立功受奖的机会都实在找不到理由。李梦爱好写作,计划写一部两百万字的小说,但写了几年都没写完几百字的序言。其他人也都过着松懈懒散、完全不像军人的生活。当许三多在广阔的草原上、开放的空间中独自一人走正步时,导演不断向我们展示着寂寥、荒凉、落寞的景象。当许三多在去往团部买花籽的路上遇到坦克部队时,音乐突然变得高昂激越,仰拍的镜头使得坦克显得特别高大雄伟。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甚至从坦克的侧上方向下俯拍,使得坦克与坐着老乡马车的许三多出现在同一个画面,在坦克的映衬下许三多显得十分渺小。导演用视听语言再次确认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什么才是成功,同时也为许三多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做了铺垫。

五班的战士们之所以以失败者的方式生活,是因为意义的缺失。在以军功、训练成绩为追求目标的军营中,不能参加军事行动、不能参加比武,就不再有任何目标可以追求。领导和外人都难得光临这个草原上的营房,因此他们的内务和纪律也很涣散。这清楚地显示了意义的缺失对一般人生活的影响。但是许三多不会永远陷于失败中,他具有别人没有的一种素质:他天生可以容忍意义的缺失。
许三多的"意义"

许三多的军人生涯有两个低谷,一个是他在新兵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草原上的五班,另一个是钢七连解散后他被留下看守军营。在这两个阶段,导演都用许三多独自一人的全景镜头表现他的孤独,突显失败的气氛。这两次低潮有一个共同点:都表现为意义的缺失。在五班,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既无事可做,做了也得不到肯定,因此任何作为都显得没有意义。在看守军营的阶段,同样无法得到任何军功和成绩。

在这两个阶段,许三多都以超常的坚韧赢得了或者等到了成功的到来。在五班,他每天坚持以高标准整理内务、练习军姿、走正步。后来,他甚至以一人之力在营房前修了一条路,尽管这条路没有多少人走。在看守钢七连营房的时候,他每天坚持跑步、打扫卫生,保持了良好的体能,还获得了卫生先进集体的奖励。这些事从实用的角度看都没有意义,但颇具偶然性地为许三多日后的成功准备了条件。对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让别人总说他"脑子缺根筋",但却是许三多度过低谷迎来成功的关键素质。特种兵A大队是步兵的巅峰,也是许三多军人生涯的巅峰。A大队的训练和考核方式,再次确认了许三多对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具有关键的作用。在A大队的入队考核阶段,教官袁朗和齐桓故意装扮成完全不讲情理的魔鬼教头,想尽办法折磨这些候选队员,甚至践踏他们做人的尊严。考核结束后,队长袁朗解释说,这是因为他希望他的队员在完全没有理想和希望的情况下也能生存。袁朗的解释强调了对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是重要的素质。而许三多正是顺利通过这种考核的最佳人选。

其实,在剧中许三多经常提到"意义"这两个字。他说他的生活意义是"好好活着",而"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这是循环论证,本身没有显示出任何真正的意义。"好好活着"是许三多的父亲许百顺叮嘱他的。"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是许三多精神上的父亲史今班长告诉他的。其实,许三多生活的意义很简单,就是他血缘上的父亲和精神上的父亲(除了班长史今,还有连长高诚、队长袁朗等),以及他们指给他的道路。他只需要朝着简单的目标走下去,他没有能力也不需要反思这目标。对许三多来说,他没有属于自己的目标,他对意义的期望和认知本来就是缺失的。对一般人来说,当自身对意义的期望和认知与外界给予的承认不相符时,会产生精神上的不适,最终可能陷入颓废。许三多对于意义本来就没有期望和认知,所以他对意义的缺失具有超出常人的容忍度,他可以完全不计得失。

有的观众认为,许三多这样的人物显得不真实,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傻"的人。这些观众讲的可能就是许三多对于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然而,仔细想想,我们总是比许三多"聪明"吗?我们生活在商业社会,在我们生命的某些时刻,一定曾经为了生存或者额外的欲望、为了得到主流社会的承认而奔波忙碌,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反思我们所做的事究竟有什么价值。我们可能比许三多懂得更多的道理,但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却很难逃脱社会主流价值的塑造,我们的反思能力不见得总比许三多强。我们也是在做着我们被告知应该做的事,我们也生活在许三多的状态。有的思想家认为这种状态是人的异化。笔者这里不想做价值判断,只是想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像许三多的一面。商业社会需要这样的人,需要他们不假思索地为了主流价值、为了成功而奋斗。《士兵突击》给了许三多这样的人,也就是给了我们,一个肯定。

成才这个人物是作为许三多的对照组出现的。他与许三多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生活的意义虽然并不高尚,但是非常明确。他的目标就是立功、受奖、升职,他的一切行动以此为目的,决不做与此矛盾的事,所以他对意义缺失的容忍度很低。他的行为非常契合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成才往往比许三多更容易成功。但是他这样的行为方式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原子化,集体无法在统一的认同下、为了统一的理想而奋斗。所以在通俗文艺作品中,成才这样的人往往被否定。《士兵突击》遵循这样的规律,让成才经历了很多曲折,只有当他在许三多的影响下补上了真诚、信任、团队合作这一课以后,才让他走上成功之路。在全剧的末尾,袁朗对成才说:"你的路还很长,比许三多要长得多。"是的,成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一句对成才的肯定,把整个故事向现实的方向拉近了一步。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既有像许三多的一面,也有像成才的一面。只是,我们像许三多的那一面更需要安慰和鼓励。《士兵突击》善解人意地给了我们这样的温暖。

显然,《士兵突击》在军旅题材的表面下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把一个励志的故事放在军营中讲述?仔细比较一下军营和我们所身处的现代社会,就可以得到理由。军营是相对封闭的体系,它的物质条件、生活方式都与外面的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在更本质的层面是一致的。军营具有相对单一的价值体系,每个人都在为了相同的东西--军功、训练成绩、更高的等级而奋斗。商业社会也有价值单一化的取向,每个人都在追求财富和地位。商业社会里虽然没有以命令和服从为表征的权力位阶,但自有按财富和地位形成的权力结构。也许正是在类似的意义上,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近代军队的权力结构和组织方式正是现代社会的雏形之一(《规训与惩罚》)。在军营的环境中,可以更单纯、更集中地展现对成功的追求,这确实是一个励志故事展开的理想背景。军营正好可以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

有经历过军营生活的朋友对我说,《士兵突击》的故事过于温情脉脉,现实中的军营更加残酷,许三多这样的人应该会被淘汰。但相反的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观众恰恰是被这些温情深深地感动。的确,《士兵突击》的编导对战友间感情的呈现很下功夫,有些段落甚至是用传统上刻画男女间爱情的方式来表达的,因此让这种感情显得格外浓烈。许三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领导和战友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班长史今、班副伍六一等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推动他走上成功之路。这种感情是现实生活中非常难得的,因此显得更加珍贵。每当出现展现战友感情的段落,配以久石让作曲的著名电影配乐,很多观众都被感染得热泪盈眶。同时存在着两种感受--一方面质疑情感的真实性,一方面被情感打动,它们的冲突其实并不新鲜。回想我们在看好莱坞电影时,仔细想过之后总是感到惊讶:为什么到处是温情和笑料,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乃至藏污纳垢都到哪里去了?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很容易被这些精心制作的电影感动。这些流行文化作品制造了一个个商业社会的美丽幻境,让我们至少在看完电影的一星期内保持信心和希望。所以,"无论是谁只要努力都能成功"成了好莱坞电影一次又一次重述的主题,也成了"美国梦"、"英国梦"等等身处商业社会的人们共同的梦想。当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后,这个主题自然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

励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三种人:一个终将由失败走向成功的主角,帮助主角成功的人,以及作为对比、因人格缺陷而不能成功的反面人物。但绝对不会出现一个好人,努力过了,但始终得不到成功。因为这是谁都不愿面对的真相。显然现实更加残酷,但既然我们不得不身处商业社会之中,那么不妨让励志的作品帮助我们维持一个乌托邦,保护我们脆弱的信心和希望。

《士兵突击》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但它的成功也许不仅仅是单一作品的成功,而有着更大的意义:它反映着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它代表着主旋律影视剧的新形态,它极可能是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在我们市场经济蓬勃发育的背景下,一定会出现更多和时代精神相连接的影视作品,与这个时代的人们展开心灵的对话。不知道《士兵突击》是不是第一部关于商业社会的寓言,但它一定不是最后一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