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生活十五年》观后感
正是十多年前反映留日留学生《含泪生活十五年》纪录片让我喜欢上看纪录片。但一直没有特别让我感动的片子,最近《人间世》纪录片的出品看了让我有点感悟,我没有看全部,只是看了其中的一集一儿科医生,让我再次对有责任心的儿科医生肃然起敬。
这集纪录片反映的是新华医院儿科ICU病房的一位女医生,参加了五次评选副高职没进级的有一个十岁女儿的医生,故事开始是一个和她搭档了十年的张医生要辞职了,因为在那里本科永远晋不了级,虽然主任说他是一个非常有水平的医生,会做胃镜,插管等等手术。儿科收入又低,重症病房又压力山大,时间没完没了,张医生辞职去了家私人医院。科主任说他手下已经走了三个医生。
女医生非常干练很适合在ICU病房工作,儿科实际上是“哑科”,孩子都不会表达,要从孩子昏迷不醒的状态中做各种检查,首先要诊断出是什么病,没有一定知识和经验很难承担的,片子纪录她对一个女孩的状态判断是中毒,再从家长那儿了介她长期服用的一种药,再诊断出是药物中毒,治愈后健康的出院。还有一个男孩突然昏迷不醒,又从许多检查中诊断出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几十万之一),而且没有有效的药,只能用一种药控制住,三个多月治愈了可以自己走路了。
最大的委屈是病人家属的不理解遭投诉。有个小孩诊断出是结核病,家属要求转到普通病房,因为结核病是传染病,一般的普通病房不肯收,要去疾控中心去,家属不理介缠着她,正好她要去抢救一个孩子,她冲着那家长说:你现在不要和我说话,我有重要的事情。那个家长受不了去医院办去投诉她,她一直忙到下午四点,连中午饭也没有吃过,那个家长也感动了。
最让我感动的她为了抢救一个心脏不好的十岁女孩上了机器,医护人员时时刻刻盯着机器,一秒钟也不能离开,那时她女儿正好要考试,她不能囬家,唯一能做的是叫阿姨给女儿做点好吃的。她在片子里说:我们手里都是拽着孩子命的人,压力山大。她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是十岁不能陪伴她流泪了。最后守了116个小时,孩子醒了。她说:抢救过来的人家都和她成了朋友。小女孩的妈妈说:你是最大的恩人。
我感觉孩子抢救过来和成人抢救过来家属的反应感觉是不同的。
守着抢救孩子囬不了家陪伴不了孩子对于重症病房的医生是常态。
没有人愿意当儿科医生,更没有人愿意当重症病房的医生,重症病房科主任说招聘时他们有八个指标,只有一个医生报名。大家都奔着报考公务员,因为稳定待遇优厚。
在另一个新闻里知道女医生被评上副高了,新华医院的院长对她说:你的副高证书是烫着金边的。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一定会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