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评> 正文

电视剧《外交风云》观后感

电视剧《外交风云》观后感

牟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电视剧《外交风云》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中英香港回归谈判为终点,主要记述***、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上的杰出贡献,他们以超高的外交战略,精湛的外交艺术,灵活的外交技巧,独特的外交风格,非凡的外交天赋,卓越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国家荣誉和崇高的国际地位。该剧还成功塑造了王稼祥、伍修权、黄华、乔冠华、黄镇、龚澎、凌玥、何子枫、凌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外交家的形象。该剧全方位展现了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周恩来访非、恢复联合国席位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展现了新中国外交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的曲折历程。
我观后的感受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风云激荡、大气磅礴。我认为,更重要是,该剧尊重历史事实,厘清了一些历史事件,廓清了人们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和成就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一边倒
有人认为,如果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一边倒,而在美苏之间搞平衡,也许会两边得利,中国的日子比现在好过。还有人认为,如果倒向美国而不是苏联,或许中国早已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他们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司徒雷登发出过有意与共产党接触的信号。
电视剧如实反映了司徒雷登意图通过自己的学生黄华与周恩来等中共高层接触,甚至为此不愿把大使馆搬到广州的事实。但电视剧也清楚地交代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成立的,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主导共产国际事务的实际是苏联。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是按共产国际的指示确定自己的行动路线和方针的,直到共产国际解散。新中国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对垒,再加上苏联是中国最大的邻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与之相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决定了苏联才与新中国是“一路人”。如果倒向美国,就自然与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为敌。被一群家门口的敌人包围,还会背上背叛自己的信仰之名,如果美国也靠不住,那就真成了孤家寡人,国际外交局面更难打开。那么美国靠得住吗?靠不住,这一点***比谁都清楚,他一生都把自己紧紧绑在美国的大腿上经常打碎牙齿往肚里咽,是因为他别无选择。共产党当然也清楚,***就是一个反面样板。司徒雷登是清华大学校长转型去做大使的,他算不得一个老奸巨猾的政客,还保留了几分书呆子气,他以为他可以代表美国***,他可以说服美国政客。美国***当时奉行麦卡锡主义,持极端反共立场,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它们虽然痛恨******腐败无能,但***毕竟会替美国保住美国的在华利益。就算美国想抛弃***而接纳共产党新政权,那美国也是希望把共产党政权变成另一个***政权,能够保住甚至扩大美国在华利益,就如它们在其它盟国做的那样,保留军事存在,掌控政治走向。然而,这是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绝不能接受的。能不能两边都不得罪呢?显然也不行。想两边讨好结果就是两边不讨好,美苏两大集团都对中国施加压力,加上那时***在大陆的势力还未肃清,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当时的一边倒是形势使然,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有人说,***访苏,斯大林因看不起他而冷淡他。事实不是这样。斯大林对***了解不够,加上王明等留苏派的谗言,斯大林曾不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最合适的领导人是事实。但这种看法随着中国革命的节节胜利而改变。斯大林的名言“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斯大林先前没有同意***访苏,说时机不成熟,是真诚的。斯大林坦陈自己对中国革命有过不恰当的指导意见,也是真诚的。斯大林之所以迟迟不肯与***会谈,他心里的想法是要保留与国民党***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从而保住苏联在我东北的利益和特权。没想到聪明的***倒帮了一把,他通过欧美媒体到处散布说斯大林软禁***,迫使斯大林同意就重新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展开谈判。这件事说明两点:其一,斯大林能从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格局要大很多,这和赫鲁晓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二,***绝不允许拿中国的根本利益去做交换,哪怕是对苏联老大哥。后来,***宁肯和赫鲁晓夫撕破脸,也不愿意让苏联在中国沿海地区建长波电台和搞联合舰队,连赫鲁晓夫要在中国的港口给苏联舰船加油都不行。可想而知,对美国同样是绝对不行的。
三.有人说,朝鲜战争是平局甚至是败局,这说法很荒诞,反正美国人撒谎就有人信。南北朝鲜互撕是朝鲜人自己的事,苏联支持北朝鲜是事实,中国也支持北朝鲜但并没有具体的行动。美国却操纵联合国纠集一帮小兄弟直接进入朝鲜打群架,一鼓作气打到鸭绿江边,还频繁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的边境城市,利用朝鲜作跳板侵略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这种情况下中国才被迫接受北朝鲜的请求而出兵。所以,从战争性质上看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其正义性是毋庸置疑的。志愿军把美国佬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十八度线,这在军事上还不叫胜利那什么才叫胜利呢?从效果来看,这一仗的确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使得西方列强再也不敢小看中国人,为中国迎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后来美国人在越南的表现和在台湾海峡的表现很说明问题,他们只敢找代理人或使阴招而千方百计地避免和解放军的直接冲突。该剧突出了这场战争背后的外交角力,尤其是日内瓦会议,挫败了杜勒斯的搅局阴谋,达成了中国的外交目标。
四.有人说,美国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电视剧中,周恩来多次指出美国霸占我台湾领土。他们在台湾建立军事基地,实际控制台湾事务,这就是一种占领。他们发动朝鲜和越南战争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侵略中国,我们不能因为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使得美国当局没有达成目的就认为美国对中国没有侵略意图,这种给侵略者洗白的方式是很滑稽的。电视剧也用事实驳斥了近来甚嚣尘上的美国挑起贸易战是中国***过于张扬招来的谬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没有一天停止过遏制政策,哪怕是在所谓“蜜月期”。他们构造了南朝鲜、日本、台海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所谓第一岛链,挑起中印冲突,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所谓半月形包围圈。美国中央情报局渗透进中国的西藏、新疆实施分裂和颠覆。美国轰炸我南联盟使馆、制造南海撞机事件、挑起钓鱼岛和黄岩岛争端……都发生在所为“韬光养晦”的年月。可见,有些人故意选择性失明。
五.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前是闭关自守。事实真相是中国从来都在主动开放门户。只是世界上有两股力量在阻止中国开放,一个是国际反华势力,一个是国内极左路线。福特访华,***说中美两国在华沙的大使级谈判一共进行了一百六十六次。中国把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叫做“打开西门”,法国成了突破口。刚解放时,关于是不是一鼓作气解放香港,***说暂时留在英国人手里,对我们有利,这就在为“打开西门”布局。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周恩来展开外交攻势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广交朋友。日内瓦的确在开辟与英、法的关系上有所突破,顺利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万隆会议中国和印度等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为了走向世界,***把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用到国际关系中,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他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把这个法宝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恢复我国联合国席位上产生了奇效。那时的中国也是渴望和外国人做生意的,所以早在一九五七年就开办了一年一度的“广交会”。中国修建坦赞铁路,是一部高明的战略布局,至今也有人不理解当年勒紧裤带都要支援穷朋友国家的意义,今天却在享受这种外交政策带来好处。中国从来没有拒绝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科学技术,只是因为封锁而得不到,这件坏事也变成了好事,坚定了中国自力更生的决心。赫鲁晓夫撤走苏联专家时,***说“这未必是坏事,吃人嘴软,这个人情是不好还的。”***对西方国家的重要政治家也是很推崇的,比如他多次提到华盛顿、戴高乐等。***晚年虽然“足不出户”,但他时刻都在关注世界形势,研究西方政治家的思想和性格特点,思考中国如何走向世界舞台。
六.有人说,新中国热衷于输出革命,导致与一些国家关系破裂,华侨遭殃。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有关系不假,毕竟都是同一个主义。但大多数情况下仅限于道义上的支持,并没有实际行动,反而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就如对待“老大哥”苏联一样,绝不因为意识形态而牺牲国家利益。倒是美蒋特务利用这一点故意制造事端,造成新中国支持某些国家的共产党推翻其***的假象。电视剧反映万隆会议期间,美蒋特务炮制所谓“第五纵队”专门破坏新中国和印尼的关系、破坏亚非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电视剧始终存在一条支线,那就是美蒋特务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破环。为什么叫“美蒋特务”呢?因为看起来是***集团干的坏事实际上是美国授意或经美国同意或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参与的,比如他们派高空侦察机飞入我领空搜集情报,制造“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企图暗杀周恩来及中国代表团一行,在柬埔寨企图暗杀刘少奇,西方国家千方百计阻挠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在非洲美国中央情报局直接出手制造暗杀加纳总统事件企图阻止周恩来访问等等。
七.有人说,美国人对中国是有恩的,创办清华大学、支援中国抗战,支持改革开放。客观上有这样的效果,不过新中国把这些行为的正面意义都算在美国人民账上,即便感恩那也是感谢美国人民,而对美国当局及其背后的垄断资本集团的真实意图从来都是洞若观火,没有迷失过。美国创办清华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对中国人从根子上洗脑,他们的目的事实上已经达到。美国支持中国抗战也是出于维护美国自己的在全球利益,只有中国战场死死拖住日本消耗其有生力量,才可能把美国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战后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中国人是做了巨大贡献的。美国与中国建交首先是为了对付苏联,这也契合了中国当时的需求。其次,美国觉得越来越不能忽视拥有七亿人口东方大国,这不符合美国利益。第三,美国希望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放弃现有意识形态,接受美国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战而胜,就像苏联解体一样,企图把开放后的中国变成美国商品和垃圾的倾销市场。新中国领导人虽然反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但还是很务实地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发展有利,所以一直在努力寻求打开美国大门,结束敌对关系。所以,新中国是乐于向美国学习的,尤其是它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从来不认为这种学习要以牺牲自己的国家主权为代价,这是底线。电视剧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八.有人说,新中国始终处于被围堵的局面,与我们的外交政策有关。前面倒向苏联得罪美国,后面又因坚持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而得罪苏联,周边国家不是苏联的盟友就是美国的盟友,使新中国处于两霸的包围之中。事实上这个局面是历史的必然。前文关于一边倒的问题已经阐明了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原因,这也是我们形容我们的外交历程艰难曲折的来由。正是在这样极为不利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外交不断突破围堵、遏制和打压,才凸显出新中国第一代外交人的超人智慧。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思路清晰、一以贯之。第一,坚持自己的意识形态但不把它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前提。虽然最早承认新中国的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但那只是打开外交局面的敲门砖。外交为国家的核心利益服务,这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第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是团结中国有类似命运的国家,因为与他们在争取民族独立方面有共同语言,虽然大家都穷,但改变自身的命运的诉求是相同的,穷国发展的潜力更巨大的,所以坚持穷帮穷一起走向富裕。二是区别对待超级大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民间交流,扩大共同利益,减少对立情绪,发展友好关系。比如在处理同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关系上显示了极大的灵活性。第三,利用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和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化解危机,争取机会。即便是对超级大国,新中国从来都是把统治集团和人民群众分开对待的。坚决反对其***的霸权政策,但对其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的政策历来都是持肯定、赞赏或支持的态度。中国一贯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经济活动和经济援助不设置政治前提的原则,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回过头来看,如果新中国不采取这些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是依附于某个超级大国,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能至今还摆脱不了国民党政权时期跪着办外交的局面。
九.有人把前三十年的外交和后四十年的外交割裂开来,要么用前者否定后者,要么用后者否定前者。事实上,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外交思想、策略和政策是一贯的,是承前启后的。首先,改善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思想不是从改革开放时期才起步的。电视剧对此交代得很清楚。只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交工作在继续坚持原则底线的基础上表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其次,新中国领导人清楚地认识到实力才是外交的基础,所以才坚持勒紧裤带也要搞两弹一星,坚持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才是后四十年的外交工作的底气之所在。虽然电视剧只是从一两个细节表现文革这个特殊的时代,比如大家都戴着毛主席像章。但我们不能回避文革给包括新中国外交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造成的损失,新时期外交工作也有拨乱反正的意味。据说还要续拍《外交风云2》或许对此有更多的交待。
十.关于***和周恩来对外交工作的特殊贡献,电视剧给予了充分的展现。***对国际风云变幻有特殊的洞察力和掌控力,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他是新中国外交思想的主要贡献者和外交政策和策略的主要制定者。他经常利用各种矛盾四两拨千斤地调动国际局势,使得事物按照有利于新中国的方向发展。比如他下令的金门炮击,既缓和了中东紧张局势,又挫败了美国搞***的阴谋,且成功试探了美国所谓协防台湾的底线。他利用小球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关系的突破口,他突然邀请下台了的尼克松访华促使美国对华政策避免重大倒退。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坚定的和创造性的执行者。他敏锐的思维、儒雅的气质、幽默的谈吐、真诚的态度、坚定的信念、高超的谈判技巧、维护国家利益和展示国家形象的鞠躬尽瘁的精神,使得他把外交工作做成了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和包括对手在内的各国政要的尊重。该电视剧中,周恩来的出镜率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该剧可以看成是周恩来外交工作的一部传记。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代新中国外交的奠基者的事迹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座丰碑,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
该剧除了通过中苏签订和平友好互助条约、抗美援朝战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刘少奇访问东南亚、周恩来访问非洲、中法建交、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等重大外交事件展示了外交工作这条主线,成功塑造了***、周恩来、***、陈毅、刘少奇的银幕形象。还通过何子枫和凌氏姐妹的爱情线以及何子枫与美蒋特务斗争反特线,使得该剧既有爱情的曲折与温情,又有反特场面的惊险和刺激,使得剧情更加跌宕起伏,还有乔冠华夫妻的才华横溢、黄镇等将军大使的机敏睿智都是该剧回味无穷的看点。希望《外交风云2》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