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评> 正文

《我的二舅》观后感

《我的二舅》观后感



1.作者说,按他本意,视频的名字就是简单的《我的二舅》,所以我也用这个名字;

2.视频一出,就像所有对待“爆款”的行为一样,人们也开始“审视”这段视频,我无力对这种现象以及他们花样百出的“反思”角度评价什么。对现代性的批判本身也会被批判,解构终将被解构,最后陷入无限的循环;

3.第2点最后那句,我忘了具体是福柯(Foucault)、布希亚(Baudrillard)还是鲍曼(Bauman)谁的意思了,反正挺有意思



先谈个小点,很多人,包括作者自己都对视频的文案或回应、或表达着一种文学式的联想,提到的名字是余华、王小波,还有汪曾祺。这没什么问题,人的感性首先联想的一定是感性的东西,我认为艺术是感性的,而文学和文案都属于艺术。很不幸,虽然我曾经看过一些文学,但好久不看现在只记得看过了,我看着视频更多想到的是《金翼》文末的那段话【一架飞机从他们头顶飞过,孙辈们抬头仰望这充满敌意的天空,但老人却平静地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忘记把种子埋进土里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学科界限”,我并非在有意制造鄙视链,只是感慨一种局限性,既来自于自身时间、能力的有限,又来自学科自身博大精深所以想要做精就得全情投入的需要,这种混合着主体与客体的局限造就了“界限”。但关于学科是用“专”的方法去学更容易理解,还是在“博”的过程中领会更容易理解,就又是一个说不清的话题了。依稀记得刚上大学时听一位老师的讲座,他讲自己认为治学最要紧的是四个字,曰“一以贯之”。我觉得不论古今中西,大都可以这样去理解,文化的林林总总里总能找到一些共性,而发现这些共性,并将其串联起来,比如看理论之余去考察、感受一下理论落在实处构建出的具体样貌,结合二者共同理解也不失为一种跳出学科阈值去求解的方法,应该也能防止把书读死了,这样看,似乎“专”和“博”又汇到一处去了。

“二舅”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者,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其实仔细看去,芸芸众生谁的人生也没比其他人的特殊到哪去。想必大家紧盯“二舅”不放,是因为看“二舅”总让你有种“好像我身边的XX啊”的感觉,比如我就从“二舅”身上看到了我的爷爷,一个也有颇多“事迹”的农村老者,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不在于活着的具体痕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正打动我们的是故事里蕴含的共性,即作者所引的“庄敬自强”[1]。“二舅”的“庄敬”源自于一种平静,我相信通常经历越多的人越会变得平静,因为他们总能透过纷繁旖旎的表象看到真正本质的人生轨迹,即生老病死尔耳。但这份“平静”又不是躺平,更不是垮掉,而是一份安静的清醒,一种沉默的坚定。

[1]“庄敬”这个词出自《礼记·表记》,具体的原文如下【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表记》是汉儒戴圣整理的孔子对于仁义之人(即“君子”)该是什么样、该如何行礼的看法,用现在的话说,教你做人的。

“二舅”是平凡人,他们证明自己存在的动力和根据只是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平凡事、牵挂自己身边的平凡人。可能这样的表述还是有些刻意了,他们其实压根也不想证明什么。冯仑讲过一个段子,

“如果一个人在喝水,他喝一分钟,就只是喝水;连续喝十分钟,可能我们觉得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得送他去医院;但是如果他连续喝三个小时,那就是伟大的行为艺术。”

我不知道冯总是否有过上述独特的喝水体验,我只知道按照他的观点,喝酒已经是一项烂大街的行为艺术了。当然,冯总并不是在讨论喝水,更不是要讨论艺术,他用这个段子只是希望表达“时间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性质”。其实我们看中的那个所谓的“存在”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客观效用,对于“二舅”来说,他的行为构成了他的生活,而这本身就是他们。他们可能无法这样去表述,因为当你问每一个“二舅”一般的人“为什么活着”的时候,他们可能只是会笑骂道“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现在人们总是习惯为人和事安置目的、给予性质,好像没个光鲜亮丽或阴暗晦涩的由头,人就不成之为人,事也不配叫事。但“二舅”之可贵在于认识到了对于他来说,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本身,他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一直做下去,直到活成我们看到的模样,其实对于普通人,谁不是如此呢?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把那一天天活过来的。

“二舅”是相信一些事的,事情可以有很多,也会变,比如“孝敬姥姥”、“关爱宁宁”,甚至那段感情,但他的“相信”是不变的。这种真正源自于人内心的坚定,恰恰是被比作“浮萍”的现代人身上不具备,但又万分渴望的东西,因为这是一个人立世之根本。“二舅”相信自己是可以做一些事的,不论外界或自身的环境多么糟糕,如今我们的烦恼更多是苦于环境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好像每个人都在做一道只有条件充分才能得出结论的证明题,少一步都无法继续下去。时不时还有人明目张胆地打击你,和有些人相比你就是少一点,比如周公子高调宣布自己拥有的资源;有人则一脸温情地端来鸡汤,告诉你条件不是没有,只是藏得很深,你要苦思冥想、要奋斗努力才能找到,比如《作文素材》。但生活从来都不是证明题,条件再稀缺,都不影响你活下去。并且,关于这个“条件稀缺”的比较本身也很有意思,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必须得满足这些那些才能把事情做好”的念头?又是谁赋予了事情“好&坏”的标准?可能慢慢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就会占据我们做事情的初衷,从而产生所谓的“精神内耗”。

我不想去讨论“二舅”的故事是真是假,作者只是做了一个用他自己的视角记录自己二舅的视频,我们看到的是他想表达的二舅,针对这样一个意象去讨论真假看起来真的挺嘎。我们能看到“二舅”的笑,就不应该屏蔽他不一样的肢体形态、不应该忽略房子的老旧破,更不应该看到二舅自身的挣扎和艰难,这体现在挣养老金和照顾老人的两难抉择、自己和隔壁村老头的境遇对比,我不信这些东西“二舅”不会去想,视频里的细枝末节也有表述,“二舅”也因为生活的“苦”哭过。所以“二舅”治不好我们的精神内耗,因为“二舅”也有自己的精神内耗。但起码他提供了一种对待内耗的办法:尽力打好自己的那手牌。因为牌无关好烂,结局无论输赢,出牌的规矩是一样的。

可我们和“二舅”还是不同,照我们的标准看去“二舅”无疑太苦了,他被人叫做“歪子”,但他依然坚定地活出了样子,成了一个被村里人需要着的“歪子”。这似乎又是一个老套的鸡汤结局,但事实如此,我们曾经在找“存在感”,如今变成了“幸福感”,我们都生活在关系中,能否和身边的人产生具体、真切的联系,也许就是上述感觉的主要来源。而这又是“存在”的另一重定义了,用别人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但我们的误解在于,过分地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影响,以至于交出了自己生活的决定权。前不久,一个好弟弟出去比赛,他在临比赛前一天晚上问我很紧张应该怎么办。我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其实“受宠若惊”,我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我也能给别人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自己的比赛前也还需要去找别人帮我解决紧张问题。而比赛之后,成绩不甚理想,他会提到因为旁边的人太强而给自己的“压迫感”,像极了我们此前抽完签会分析抽到谁好打、谁不好打一样,这种循环式的剧情现在想来也颇为有趣。

但问题在于,首先,我们不会因为别人(外在环境)怎么样而放弃比赛,那么不管谁都要打,都要去比,所以别人真的应该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这更多恐怕是我们自己臆造的。更为关键的是,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紧张要面对,而且不求每个人都能独立解决问题,那么我们需要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向他求助,也许问题还得自己面对,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安心。作者从“二舅”身上看到了足以支撑自己的力量,我们自己的力量又在何处呢?

同样,对于这种外在的人和力量,我们也应该警醒,这样的人不可能永远存在,外在的力量也不可能永远起效,那么怎么能从求助外在的人和力量中找到真正让自己强大的力量呢?毕竟问题就是得我们自己去面对。一个人怎样才能被叫做是“长大”?不是“ 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不是开豪车、喝好酒、追靓女,外在的标准不能使我们成为自己,就像外在的力量不能帮助我们真正解决问题一样。视频中的“二舅”先是活出了自己,然后慢慢在自己的路上被人看到,最后被人需要,他的生活虽然受到别人影响,但决定权一直在他手里。罗翔老师反复引用《无问西东》里那句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在权势滔天或身处低谷时方能看到本质,而一个真正的强大的人在这两种环境里一定是清醒且坚定的。

看到“二舅”,想到无数和“二舅”一样的人,最后回到我们自身;然后从我们自身出发,去感染身边的人,最后把自己变成“二舅”一样的人。至于拍片、直播、进一步扩大商业价值什么的,我也从视频中看出了贾樟柯电影的感觉,也同样有希望能把“二舅”的故事讲得再长一些,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故事都可以共享,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样。最近看书的时候,一个坐在我斜对面的姑娘递给了我两块糖,我不认识她,但我知道她也天天来,我们彼此不需要多说什么,周敦颐说这叫“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心怀一份欣赏与尊重,彼此相望,甚好。

基于这世界上一切的不纯粹都来自于人心的复杂,世界那么难,对待这样一个老者,就简单点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