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
  
   (一)小时候心很大,能装下整片天空。长大了心却小了,只装得下自己了。
   我属于记事较晚的人,对于童年,我几乎没有多大的印象。越对自己的事情没有印象,越想从别人的童年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所以我看了《地球上的星星》。
   那是有关于一个叫伊夏的孩子的童年,也大概是某一些有着身体缺陷的孩子所共有的童年。电影的男主演是印度著名影星阿米尔汗,主演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未知死亡》等电影。影片是印度一贯的艳丽风格,有较大比重的歌舞,有着如诗一般的意境和很强的教育意义。
   故事讲述的是阿米尔汗帮助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少年克服障碍的感人的故事,那个少年就是伊夏。但是给我触动的,并不是这个电影中最后的脉脉温情,而是一个天真的小孩被大人们伤害到自闭的那种残忍。
   童年最是天真,能对一切事情都抱有好奇。童年也最容易满足,一颗糖,一个一百分,一句家长的鼓励,都能让我们开心。可是越长越大了之后,得到的东西更多,收到的奖励也更丰厚,可是那种开心劲儿已经没有了。
   人长大,本身就是一件孤单的事情。
  
   (二)谁都想被认可,谁都想有人夸赞,谁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
   影片的开始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变换,伴随着众多声音念着分数。这么多人的名字中,我们一眼就能窥得主角,一个叫伊夏的男孩儿。因为老师一念到他的名字的时候,语气里都充满了无可奈何,主演从来都是特别的,尽管是这不太光彩的特别。
   得知了主角是伊夏,但是到了这里,我们依旧没有发现那个叫伊夏的小男孩。影片进入正题之后,第一幕就是一个呆呆的小孩儿在一池肮脏的水中用小网来网鱼。在网到鱼的一瞬间,他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像是两颗璀璨的星星,他露出两瓣大大的门牙,长得不可爱,却也真实。
   这就是伊夏了,也许是一开始的代入感,让我对于这个男孩稍微有些失望了。因为在我的观点里,长得可爱的男孩更能让人喜爱,可是这个小孩,似乎并不长得那么讨喜。不是说眉眼长得不精致,而是从眼神中隐隐有一丝木讷,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皱眉头。后来的情节让我最初的预感得到了印证。这个男孩儿,从来都不是让人省心的男孩儿。
   伊夏出去玩的时候,给邻居家的小孩捡球,没想到扔到了别的地方,后来引发了一场大战,弱小的伊夏和那个比他大、比他高、比他壮的孩子打了一架,结局自然很凄惨,伊夏趁那个男生不注意的时候咬了他一口这才得以逃脱。
   逃脱的过程看起来让我们也不由得紧张,仿佛在后面追着他的是猛鬼猎豹。在跑过那个欺负他的男孩家的时候,他伸腿踢翻了所有的花盆。到了阳台,他似乎感到了安全,所有的委屈就扑面而来,他脏脏的小脸上挂满了鼻涕和泪水,额头上因为打斗弄出了一个大口子,隐隐有血珠浸出来。可是这样委屈的心情,就在看到一只断线的风筝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小孩的情绪,总是这样简单。
   你看这样的伊夏,就是现在所说的“熊孩子”,不思进取,只顾调皮。相比于同龄的孩子,伊夏显得多动,不爱干净,不遵守应该有的规则。在这个被条条框框束缚的世界里,他的存在似乎是和谐的音乐中忽然出现了一丝杂乱的音符。
  
   (三)不管怎样,母亲都是孩子最忠实的粉丝。
   伊夏也是如此,他有疼他的母亲,为他打点好一切,不厌其烦地纠正那些与世俗不和谐的习惯。
   等伊夏拿着风筝回到家时,隔着门就听到了那个男生带着母亲来告状,伊夏的父亲脸上带着歉意,给那个男生以及他母亲赔礼道歉,一看到伊夏回来,直接一巴掌就拍在了伊夏的脸上。
   男生说了些莫须有的罪名,单纯的伊夏气不过又想冲上去打他的时候,被伊夏父亲推到了一边,当那个男生的母亲骂骂咧咧地离开了之后。伊夏的母亲走了上来,不同于父亲的是,伊夏母亲首先一眼就注意到了伊夏额头上的伤口,带着疼爱的眼神将周围的血擦干净。这一幕,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泪点。就像是以前流传的一句话,有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很少有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伊夏的母亲是朴实的家庭主妇形象,对于自己的孩子自然充满了爱意,也只有她,不带任何功利性地爱护自己的孩子。
   后来伊夏的父亲要去出差,但是却骗伊夏说再也不回来了,单纯的伊夏以为是因为自己的调皮让父亲不愿意要自己了,一遍遍道歉,泪水眼看着就要掉了下来。到了这里,我才慢慢对这个调皮的孩子有了好感。这样的场景,为后来的离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伊夏有一个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哥哥,伊夏全部科目都是最低分,而他哥哥尤汗,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第一名。这样的对比,更加显现出了伊夏的顽劣。
  
   (四)童年本身就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八岁的伊夏,充满了活力,有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鸟儿,星星,鱼儿,全都在他的脑子里面变得有趣起来。可是这些都是在课堂外才会出现的,一进入课堂,他就像是一直受惊的小鸟,恐惧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他对一切“不务正业”的事情乐此不疲,他喜欢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脏水沟里的小鱼,比如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金属片,比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可是他也有讨厌的,比如手里的那张成绩单,于是在放学的时候,他特意逗得两条狗把成绩单撕了个粉碎,这样家长就不能知道他那可怜的分数了。
   他不爱听课,老师叫他读课文的时候,他就用很小的声音嘟囔着,他说,字母们都在跳舞,可惜没有人能懂他想表达的含义。
   后来他被老师喊到了外面罚站,于是他逃了课,一个人走在喧闹的街边,看老人做着棉花糖,看工人粉刷着墙壁,看各种午睡的人。他郁结的心情终于得到了缓解,可是却要因此付出代价。
   因为逃课,他不得不央求那个几近完美的哥哥给他伪造了一个请假条,拿着请假条,他总算逃过一劫,然后开始了数学考试。
   数学考试有一道题,3X9=?
   在伊夏的脑海中,便变成了第三颗行星被地球上的伊夏拖着去碰撞第九行星。那时候冥王星还没有被踢出行星的行列,这个画面充满了魔幻的色彩,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天真孩童的精灵古怪的世界。在经过一系列重力,体积之类的考虑之后,伊夏拉着第三颗行星撞上了第九颗,于是第九颗就被撞爆炸了,所以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也因为如此,伊夏得到了答案:3X9=3。
   在下课铃打响的同时,伊夏才将那个歪歪扭扭的3填在了空里。
   第一次看到这幕的时候,忍不住觉得有些好笑,心里面想着,这个笨男孩儿。可是第二次看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也是想着,这个笨男孩儿。
   小伊夏开始陷入浓浓的不安之中,但还是没有改变父亲的决定。
  
   (五)小孩真的太脆弱了,谁都可以伤害他,谁都可以找到机会对他为所欲为。
   逃课的事情还是被伊夏的父亲发现了,正好学校开家长会,伊夏的父母被单独请到了办公室,然后每个老师都埋怨这伊夏的种种“恶行”。
   最后老师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伊夏智力上存在着问题,建议转去特殊的学校教学。
   回到家之后,伊夏的父亲便开始着手伊夏转校的事情,不是特殊的学校,是一个遥远的寄宿学校。
   不管伊夏怎样哀求,父亲依旧坚持把他送走,就算伊夏的母亲十分不舍,却不得不同意丈夫的决定。
   当天伊夏做了一个梦,梦到在人潮汹涌的车站,妈妈上了列车,他跟着追啊追,可是车却越来越远。
   去寄宿学校那天,他看着父亲的车走了好远好远,依旧舍不得收回自己的视线,可是他没有哭,从那一刻起,他就一直低着自己的头。
   以前那个天真爱笑的小孩,从进入这个学校之后就消失了。
   进入新学校的伊夏,糟糕的学习状况依旧没有改变,他仍是所有老师苦恼的对象,被否定,被孤立,被嘲笑。被打手心更是家常便饭。他总是怀念以前的时光,眼里有着深深的绝望。
   他有一本小册子,他在每页的角落都画了画,刚开始是幸福的一家四口牵着手,后来就变成一家四口中的小男孩离得较远,越来越远,直至一家四口后来慢慢变成了一家三口。翻动着小册子,显示出一个过程,一个小孩儿被抛弃的过程。我们能感觉到伊夏的无助,他觉得他是一个被遗弃的的孩子。
   看到这里,泪水完全控制不住,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被最亲最爱的人抛弃,然后心里就会感觉到冷,那种冷总能最迅速地遍布全身。他总是用那双很大、很清澈,又很迷茫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人,这个学校击垮了他所有的自信,他总是觉得所有人都会害他,以至于产生了很多的幻觉,通过这些幻觉,我们更能理解这个八岁小男孩心里的信念在慢慢崩塌。
   那些繁复的字母在黑板上跳着舞,教室外的鸟窝里面爬出一条条可怖的虫子,慢慢爬到了他的身上,伊夏抓住一条虫子,带着强烈的恨意掐死了他,仿佛这样,内心的恐慌就能少一点。
   所有的老师都在指责他:为什么你不行?
   或许伊夏也想过,为什么他不行。
  
   (六)所有父母都可以得到纯洁的,一尘不染的,全身心的信赖他们的孩子。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得到负责任的父母。
   这实在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极度恐惧的伊夏跑回宿舍里面伤心得哭了起来,这是进入这里以来第一次的情绪波动。门外是伊夏的一家子,大家都担忧地敲着门,最后伊夏一开门就朝着外面的操场跑,跑了一圈又一圈,宣泄自己心中的委屈。
   伊夏父亲出现的镜头并不是很多,但只透过这几个镜头,也能感受到那一家之主的威严的摸样。
   伊夏的父亲功利性很强,当然,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所以明显能感受到父亲对哥哥的喜爱多于对伊夏的。
   在父亲骗伊夏要离开的时候,伊夏吓得大哭。可见在他心里家人的重要性。
   对于他的家人,他肯定是埋怨的,埋怨他们就把他丢下,剩他一个人去面对那些随处可见的嘲笑。所以在家人来看他的那一天里,他没有说过一句话。哥哥送了他一盒水彩笔,爱画画的他,把水彩笔所在了柜子的深处。
   对于这样的生活,伊夏完全放弃了反抗,成为了一个失去活力的木偶,每天呆滞地坐在座位上,呆滞地承受着老师的怪罪,呆滞地接受周围的嘲笑。那张笑脸慢慢消失,那双眼睛不再充满好奇。
   就这样,一群大人,用自己的评价扼杀了一个小孩儿。
  
   (七)想要摧毁一个小孩,实在太容易。但是要想治愈他,却是很难的事情。
   就在这时候,伊夏的学校来了一个老师尼克。
   尼克与别的老师不同,他原本在一个特殊的学校里面执教。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他懂得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不墨守陈规,他懂得照顾每一个孩子的天真。
   这样善解人意的老师很快就看到了陷入绝望之中的伊夏,于是尼克想尽办法去了解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似乎让他看到了他小时候的样子。
   这时候恰逢周六,伊夏的妈妈打电话来说这个周不能去看他了,因为伊夏的哥哥尤汗将要参加一场羽毛球比赛,他们要去给尤汗加油。
   这一通电话里面,伊夏一直没有说话,静静地听妈妈讲完之后,就把电话放在了旁边……
   他在门口等了一天,他们始终没有来。
   除了他残疾的同桌,伊夏排斥所有人。尼克对他表示出关心,但是伊夏也没能接受他的好意,他像是一个孤独者,像一个刺猬,用尖刺武装着自己,拒绝一切人的靠近。
   后来尼克找了很多办法,找出伊夏的作业认真批改,去伊夏家家访,终于找到了伊夏绝望的根源,也让尼克深感痛心。
   读写障碍,这是导致伊夏不同于别人的原因。意识到这个情况之后,尼克老师召开了一节班会,专门讲解关于读写障碍的问题,尼克列举了好多有读写障碍的名人,包括他自己。
   就这样,伊夏的心门终于打开了。
   后来尼克专门针对伊夏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教他写,教他读,教他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故事的结局是尼克号召全体师生办了一场绘画比赛。有两幅画让评委们难以抉择出第一名,一幅是伊夏画的日出,一幅是尼克画的伊夏。最后还是伊夏的画得了第一,拿着奖杯的时候,伊夏扑在尼克怀里放声哭了起来,那是一个孩子最真的发泄。
   伊夏克服了读写障碍,跟着父母回到了告别了尼克,这时的伊夏,笑得很天真。
   挂满眼泪的我却并未觉得这个结局温暖。这样的结局,只是属于电视里面的伊夏的。尼克本身也曾有过读写障碍,自然能对伊夏的情况感同身受。可是在现实中,像伊夏一样的学生数不胜数,可是像尼克一样的老师呢?
  
   (八)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曾住过一个伊夏,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一个尼克。
   电影中,还穿插了尼克教授的一个“特殊班级”,那里的孩子大多痴傻,但是尼克帮他们举办演出,让他们的父母见过孩子最可爱的一面,尼克让他们享受到了童年应有的快乐。
   可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太多的有缺陷的儿童。有的成了乞丐,有的成了小偷,有的进了孤儿院,在他们的背后,总会有一双肮脏的大人的手。
   且不说有缺陷的儿童,就连身体健康的也没能幸免。
   大人的想法总是充满着功利性,用自己的思想给孩子铸就一道密不透风的高墙,旁边是一条我们认为的成功之路。当孩子没有走上这条康庄大道上时,我们用不堪的语言来辱骂他们,指责他们。最后将他们拉回这个错对有着明显区分的世界里,变得跟我们一般急功近利。
   在这个对对错错有着严格分割线的世界,我们总是一再放弃原来的自己,将自己打磨得圆润,只为了能让自己得到他人的赞同,以此来与这个世界变得契合。在我们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影响别的人变化。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观点去要求孩子,扼杀他们的想象力。我们总是告诉他们该走哪需要怎么走,却不知道他们究竟想不想要走。我们妄图用孩子来满足我们的野心,来弥补年轻时的缺憾,可是我们没有注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他不是谁的附属品。
   没有了独一无二的光芒,我们最终被打磨成了平庸的石头,我们再也摆脱不了这个社会给我们的烙印。
   如今,我已摆脱不了社会的烙印,没了童真,变得麻木生硬,我也只能这样走下去。若我有了孩子,我会告诉他,要懂得遵从自己心里的渴望。我会怀着一颗善意,本真,充满天性的心,把那颗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放在我的心上。
   因为每一个人,都曾是世界上的唯一的星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