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黎明破晓前》三部曲影评观后感
第一部结尾给人留下的念头是,6个月后,有人爽约或都去赴约了吗?这显然并不重要,因为即使是一场露水之欢,影片也已然达成观影者所对它的期待。
整个过程洋溢着轻松欢快的味道,仅只聆听两人间对白,嘴角弧度就不自觉呈现翘起(从头至尾),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就像在探索神秘的哲学问题,带着对它与生俱来的憧憬,聆听着内心最细微的呼唤,原来交流可以做到如此美好、畅快。
只是女主并不算出众的外表,成为本人对二者约定重逢不抱有过多期待的理由,又或者仅只这一晚回忆,就足以满足当时的心境。
影片花费10年跨度来酝酿下一部剧情,在我这儿却只用到短短10个月时间,并且为了打动世人,离大作封笔之期尚又间隔十载光阴(总共三部)。十年能改变什么?这就是接下来,本文所要谈论的话题。
男主在第一部戏里还是个毛头小伙,看不出任何天份,即使自以为不错的泡妞技术,也依然证明了在男女问题上,男人总以为是自己先上的手,其实不然。但就是这个当初在浪漫之都河畔为流浪艺人诗作咋舌而自愿掏钱埋单、看不出任何写作天份的人,却在10年后成为即使在整个欧洲都算小有名气的作家,是以才能为我们提供后来的故事……
巴黎市中心签售会上,当男主围绕以两人为原型小说中情节疲于应付八卦话题时,不经意间转身竟看到女主正静静立于不远处的书架旁,那一瞬间,时空恍如凝滞。
同样的心境、感受,弥漫在印象里两人初遇时街头巷角中埋入的情境、氛围,全都回来了!依然是不断聊天,语速如珠而又漫无目的地闲逛,只是这次,留给主角的时间似乎比上次更为局促——两个小时之后,他就要搭乘班机,来终结这场欧洲巡回的畅销书推广之旅。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但主动权仍在女方手中,关于第一部最后是谁爽了约?出乎意料的,从女方口中挑不出任何能指责对方不是的细节,错过?遗憾?谁知道呢?仅只能从两人话语中听出男方对女方的眷恋,然而到了女方这边——情感,却显得似有若无……
油轮或许是调动情感的绝佳方式,男方吐露现实让人心灰意冷及对婚姻选择的迫于无奈,此时感受河道似乎短得可以,刚刚有了些意兴致,又要面对上岸后,彼此各奔东西的命运。时间仿佛压缩成空间,将双方从两头扯起,最好的方式往往也最为老套,男主申请带女主一路,然而这一带就带出更多de故事……
原来,看似无动于衷的女方并没有想象中洒脱,她爆发了,将十年间的糟糕情感宣泄出来,致使男方都有些无所适从,剧情走到这里,双方算是打了平手。男方固然不好受,女方又何曾放得开。
影片最后在1小时20分左右时间,以女主在自己家中摆出pose——对手握咖啡的男主有意无意学着某音乐家口吻嗲嗲地发问:“嘿,你…确定还赶得上班机吗?”
很惊讶第二部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收尾,高明之至,如果不用上班,想来必定要一口气看完全部。
所以人还是不要抱太多期待,因为你不清楚什么时候剧情就不买帐自己的思路。第三部一上来,男主即被按上抛家弃子头衔,原本听他们对话是一种享受,但这种享受多出不少钳制,即使看上去还算满美的“婚姻”,有着双胞胎女儿,依然无法脱去话语中是非渐多的事实,当初对整个世界的好奇似乎消失殆尽,中年人、社会人的行为体征更多占用了他们身体,观影者嘴角所惯性发生的弧度亦不复此前翘起的时光。
直到,直到她们开始在旅馆吵架,把各自压抑发泄出来,别人什么心态不清楚,至少这种场面本人还挺喜闻乐见——但愿她们把事情闹大,至于如何收场,管它呢!“我们完了”,但愿不只有女主,男主也放出狠话,双双摔门,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处在自己立场,前两部剧情带给我的是缘起的兴奋,然而第三部恰恰缺失了这个部分。一如预想的欢愉被徒然偷走,冷淡是必然的,人们习惯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你们让我不爽,我也但愿你们爽不起来!好在,情绪激动时的狠话,做不得真。在男方乘坐“时光机”回到女方身边,此时希腊海岸已然深黑的夜,有着独一份属于她的美丽和温柔。
前两次命运邂逅时的感受重新莅临,男主仿佛回到当初那个男孩,女主也仿佛回到当初那个女孩,当男方的甜言蜜语开始词穷,再也拿不出办法,女方这时才逆转性、呼应性地将女性对男性的独有感悟(男人都喜欢被称赞、被表扬、被夸奖)发挥在调情技艺上,因此才说,女性在这方面具备压倒性势力,且不带任何讨价还价。至此,两人嘴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扫而空。
此时焦距拉远,影片在昙花一现的美妙氛围下落幕,两性激情的一面到这里算是走上了尽头——女性不得不以男性喜欢的方式出现,而男性也开始学着用以往并不擅长的手法来应对。
男人和女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这两种生物而言,似乎只有邂逅的一刹那,才是彼此交轨的节点。然后就是,背道而驰~
正如三部曲名称的定义:爱在破晓、黄昏、午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