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舞女》影评观后感

《舞女》影评观后感

舞女 La Danseuse (2016)
La Danseuse 导演: 斯蒂芬妮·狄·朱斯托
编剧: 托马斯·柏戈恩 / 斯蒂芬妮·狄·朱斯托 / 乔万尼·里斯塔 / 莎拉·蒂博
主演: 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 / 加斯帕德·尤利尔 / 梅兰尼·蒂埃里 / 莉莉-罗丝·德普 / 弗朗索瓦·达密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音乐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比利时 / 捷克
语言: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5-13(戛纳电影节) / 2016-09-28(法国)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狂舞挚爱(台) / 舞者 / The Dancer

推荐
舞女的剧情简介  ·  ·  ·  ·  ·  ·
  来自美国中西部的洛伊·福勒是一位在巴黎歌剧院跳舞的舞女,能成为美好年代时期的符号人物,并非命中注定。在追求完美舞姿的道路上她从未退缩,即便是冒着后背拉伤、灯光灼眼的巨大威胁。但她和伊萨多·邓肯的相遇,这个对荣誉有着狂热追求的天才将会使洛伊·福勒失去一切。


昨天刚刚和一位做法国电影节研究的老师聊到“danseuse”这个词,可以用来指代”起到重要作用的角色“,比如电影之于法国文化。他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一个有点macho的说法。

然后今天就去看了“La Danseuse”,在韦瓦第的四季曲中,看完了Belle Epoque的舞蹈家Loïe Fuller的故事。她曾是那个将科技代入舞台表演的先锋,那个曾经风靡巴黎艺术圈的缪斯,那个让罗丹曾用一座雕像致敬她的回旋舞的icon,然而如今却几乎被人遗忘。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里,她的墓地就在她的rival,也就是电影里lily-rose所扮演的Isadora Duncan的被人精心维护的墓碑旁百米不到的地方,几乎被杂草所掩埋而难以辨认。

“L'injustice perdure." 世界就是这么的不公平。导演如是说。这也是她最初想将这位鲜有人记起的舞者的故事搬上大荧幕的原因。她说,我们这个年代已经很难再出电影大师了,也几乎无法重新复制我们所仰慕的大师所处的时代之辉煌。然而也许可以再现他们的辉煌。所以她花了近六年时间,用一种匠人的心态,来创作、拍摄、打磨这部处女作,成熟得让人难以相信这只是处女作。

这恰似Fuller的舞蹈。客观地看来,Fuller的回旋舞,与其说是传统意义上释放身体的可能性的、自由的、追求唯美的舞蹈艺术,不如说是一门追求精准的、充满匠人气的技术。回旋舞,正如电影里所展现的那样,需要数学、化学和光影效果的科学知识,要求舞台服装和舞美效果的精准,一遍又一遍与技术人员的排练。仅如蝴蝶一般美丽的白色舞裙的一项,就需要轻盈而又饱满的材料,她从最初的棉布,不断探索,直到找到最终演出所使用的丝绸;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光影效果,她曾向包括爱迪生在内的专业人员和科学家进行咨询,最终发明了辅助布料反射彩光的磷光盐;为了准确的呈现舞台效果,仅一次演出,她就需要和多达25位技术人员进行协调和彩排。更不用说那在光彩炫目的舞蹈背后,为了轻盈自如地挥舞舞棒,日复一日的力量操练。

这也许是为何Isadora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她的rival。如小仙女般的Isadora,是青春、天赋与优雅的化身,她随意舞动,就是danseuse。Fuller难道不知道什么是自然、简单、纯粹的舞蹈与艺术之美吗?只是她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需要比别人付出成倍成倍的努力,需要每日数小时的操练,需要反复设计的技术特效,才可以达到在舞台上呈献给观众的那短短数十分钟的美的惊艳。然而这一切,没有一秒未预先排练,没有一秒未浸透汗水与伤痛。是的,世界就是这么的不公平。

好在,艺术本身没有阶级。固然,与生俱来的天赋确实让人惊艳,然而笨拙的我们大多数,依然可以通过辛勤的努力,去追求我们心中的美。只要你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是谁都有小天才Xavier Dolan的灵气,Di Giusto用La Danseuse告诉我们,匠人也可以做出充满灵气的电影。

一些fun facts,关于导演有多用心,才将一部辛苦匠人的传记片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恍如隔世的城堡、林中起舞的少女、秘境中的女女之吻、白日如黑夜的没落贵族、一个舞台仿佛整个世界的纯粹。比如,将父亲设定为一个第一批去美国淘金而横死他乡的法国人,并将母亲设定为一位第一批美国女性运动组织之一”the Mothers“的成员,以给予舞者更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比如,Gaspard饰演的Louis完全是导演虚构的男性角色,以便为了neutraliser-平衡Fuller本身的同志背景,避免性取向喧宾夺主,模糊电影的主题。而Louis这个角色的存在,不仅在众女性角色中构建了一丝性别平衡,其如幽灵般存在于舞者生命中的诡秘气质,更好似扮演着Fuller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将那些无法治愈的痛苦、脆弱与绝望肉身化。

据说,电影最后的那一场“镜之舞”(La danse des miroirs),仅演出了一晚,在凌晨两点至八点间,于Opéra演出了两场。是为绝舞。而Fuller本人一直活到了65岁。

最后一点题外话,影片保留了Fuller在美国被人盗用舞蹈设计而无计可施,转而投奔法国寻求演出机会同时寻求专利保护的细节。不禁联想,这是否也是对美国式商品化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嘲讽。或许只有在法国这个将文化视作无价精神遗产的国度,才有那么早就开始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才有如此鼓励新电影和新电影人的众多电影节(戛纳给了影片7项提名),才有愿意支持独立电影人的投资人(影片的发行商为独立电影制作公司Wild Bunch),而最终艺术电影也可以在普通院线中取得一定的商业成功。当然,对于那句老话“为了看似毫不费力 你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这一种成功的前提也许是,一个完善的、或者起码是完整的艺术创作的制度框架支持。所以,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在那样一个国度里,曾经成就了美国人Fuller,如今也成就了这部可圈可点的导演处女作。


去剧院看过舞台剧或者歌剧或者是舞蹈的观众一定知道,表演结束后的谢幕是十分精彩的一部分。所有演员轮番登场,再到一起牵手向观众鞠躬。来回复次,观众使劲鼓掌,喝彩。

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在表演结束时并不鞠躬。

1、洛伊·富勒(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 饰)


洛伊·富勒是美国现代舞先驱,她并没有经过专业舞蹈的训练,但是她的舞蹈却是具有革新性和创造性的。她的舞蹈影响了很多人,比如伊莎多拉·邓肯。她最出名的一支舞蹈就是影片《舞女》向我们展示的“蛇舞”。


《舞女》根据她的真实故事改编,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在这部影片中,洛伊·富勒身穿巨型的丝质白色长裙,手拿两根长木棍,站在舞台中央,跟随着音乐起舞。身边的红、黄、蓝、绿色聚光灯照射着她,有层次地变换着。

她不停地转,在白色长裙的起落间,时隐时现。这白色长裙对她来说是点缀,舞蹈的点缀,她因此而接受观众的热烈鼓掌。同时对她来说,也是束缚,生活的束缚,她因此而倒在舞台的中央。

影片开头就是从她被送就医开始的。洛伊的父亲被强盗打死,投奔纽约的母亲。而第一场舞蹈戏就出现在纽约,她在一次跑龙套中,意外地获得了这个表演的机会。那一次,她还没有白裙,她只是演戏间化解一次衣服尺码的尴尬,谁知却帮助了她。这一次还不是正式的舞蹈演出。
之后,她利用幕间休息表演这支短暂的舞蹈取悦观众。后来,她遇到了路易,生活也发生了改变。那一次的表演只是一场意外,却成为了一次创造性的艺术。

然而这门艺术正因为来的意外,才总是坎坷。她第一次成功,就是因为利用了灯光的效果,服装的特点,掩盖住自己的身体,有一种似花非花的迷雾弥漫,尽管舞蹈让她负重许多,但是她却在舞蹈中用自己流动着的整体曲线征服观众。
若说之前她醉梦其中,那么成功之后,她便破梦。她的服装也加上了许多小花。她的身后也多了一群手下的年轻舞蹈演员。第三场舞蹈戏就是森林中的齐舞。十多个人身穿白色连衣裙,肢体有力的摆动,在舞动中脚踩泥泞不断向前走,这一次的舞蹈与之前大不一样,浑身都是劲儿,这股劲儿来自于内心,来自于她的孤傲,她的张扬,她的自由。


第四场戏就是本片的高潮,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挫折之后,她坚持登上舞台,完成又一次突破。这次突破还是和她的舞蹈观念契合,在构建“整体舞蹈”的过程中,融合周遭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她选择了50面镜子,更多的灯光。
她的坚韧像是芦苇花,可是她的生活击碎了她,让她的花瓣散落一地。她此时是无比地需要观众,这朵在镜子中舞动的花,第一次在舞蹈结束时向观众鞠了躬。

2、伊莎多拉·邓肯(莉莉-罗丝·德普 饰)


伊莎多拉·邓肯是受洛伊·富勒影响很深的一位舞蹈演员。而在本片中,她同样出现,从洛伊手中脱胎换骨,和洛伊对立。


她在洛伊的推介之下,于众人面前表演舞蹈的那场戏,就可以看出她和洛伊舞蹈风格的差异。她一身红裙,身体向后倾斜亮相,借助腰的力量扭动身体,她的舞蹈中带着技巧,而这种技巧甚至可以说来自于她所赋有的舞蹈气质。

洛伊和邓肯不一样,她靠的是外部的力量。她的技巧较为笨拙,她日复一日的练习,练的手臂肌肉比男人都结实。


洛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邓肯身上,她希望邓肯能和自己“共同起舞”,换来的回答却是“来日方长”。洛伊永远记得第一次看见邓肯跳舞的场景,那种眼神似乎带着艾玛看阿黛尔的那种倾慕。但是,她们的情感接触却是复杂的。
饰演伊莎多拉·邓肯的是约翰尼·德普的女儿莉莉-罗丝·德普,她的表演十分有灵气,也为邓肯这个角色增色不少。
3、伯爵路易斯(加斯帕德·尤利尔 饰)


他与洛伊的相遇太过于平常,一次尴尬的意外,总会被一个身份高贵的贵族看见。他们的情感发展被导演用几个小物件几场戏交代着。


他们的初见是一如往常的假装受伤,是沙发旁彻夜天亮的守候。他们的肌肤之亲有一根点着的蜡烛照亮***的身体,他们的彼此慰藉有一块手绢帮助吸入迷醉的乙醚。从燃烧的指尖火光到滚烫的浴缸热水,这种炽热却饱含着命运的玩笑。
演员加斯帕德·尤利尔还出演过《圣罗兰传》、泽维尔·多兰的新片《只是世界尽头》。

加斯帕德·尤利尔与泽维尔·多兰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

影片的剪辑对比着洛伊和邓肯、路易斯这两对关系。洛伊的落寞与邓肯的胜利,洛伊的最后一舞对路易斯的抉择。这两个人在洛伊的人生之中留下了浓墨,写着毁灭不掉的生活。


洛伊是法国巴黎“美丽年代”最出名的一名舞者,美丽年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世纪20年代初歌舞升平的那个年代,可是洛伊却成为了这个美丽年代下的美丽牺牲品。
《舞女》的导演斯蒂芬妮·狄·朱斯托是第一次执导长片,她是因为洛伊·富勒的一张黑白照片而产生拍摄这部影片的想法的。尽管这部处女作有着一些叙事上的缺点,但是让人无法抹去脑海中的舞女形象。

真·洛伊·富勒

这部传记片的摄影是Benoît Debie,他曾经参与过的电影作品有加斯帕·诺执导的《不可撤销》、《爱恋3D》,2004年玛丽昂·歌迪亚主演的《纯真》,2008年的《纽约,我爱你》以及2012年的《春假》。所以,他的作品列出来,摄影风格显而易见。这部《舞女》拍得美,他的功劳不容忽视。

影片《爱恋3D》剧照


影片《春假》剧照

该片的配乐使用有贝多芬A大调7号交响曲和维瓦尔第四季交响曲。

导演塑造的洛伊和真实的洛伊有几分真实的相同我不知道,但是洛伊的美我已经领略到了。那一段段旋转的舞蹈,那一次次背后包裹的真实的自己,那个千疮百孔的洛伊,那个想要在聚光灯下赢得万千观众掌声的洛伊,那个被生活压垮的洛伊,都在这仅有的8分钟舞蹈中一一展现。

正是因为这8分钟4段的舞蹈,正是因为她的释放与坚持,我对这部影片骂不出口。

曾经有评论家这样评论洛伊·富勒:“你所看到这个如痴如狂的跳着舞的,奇妙的,梦一样的造物,在她花一样堆叠的面纱下,不停旋转着的画面,时时刻刻千变万化。”她用她舞动的身姿告诉我们她所控制的“洛伊·富勒”,请你记住她。


欧盟电影展中最喜欢的是《初恋这首情歌》,展映前就看了好几遍;最想看的是《我是布莱克》,可惜没买到票;唯一买了票去电影院看的是《舞女》,只是因为遇到的一些评价让我对它充满好奇。
影片让我想起《黑天鹅》,一样是对舞蹈执着得走火入魔,一样经历着虚幻现实的煎熬,一样的是舞蹈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
只不过《黑天鹅》是压抑而凄凉的悲剧结尾,而且剧情中糅杂了太多尔虞我诈;而《舞女》所寄托的是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肉体的与精神的自由,虽然影片也悲情,但结尾会让人感觉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另外在舞蹈的镜头设计上,《黑天鹅》也显得更加出彩。

其实很想再细细看两遍再慢慢地写感受,但今晚不断回忆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所以忍不住先写出来,怕遗忘。

01
从电影开始我就好奇这个脸庞棱角分明,五大三粗的女主会有怎么的性格。
她的家庭并不好,母亲离去,父亲酗酒,而她所生活的环境也造成了她孤僻而内向的性格。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一群人把她绑在绳子上,被马拖着她跑,这时的她表现出的是对生活的屈服。
她喜欢一个人安静地设计舞蹈编排歌剧,也有少女情怀。
我好奇为什么她会跟着父亲,而不是跟母亲去修道院。
唯一一点解释是洛伊其实和父亲的感情颇深。在她父亲被杀之前的晚上,她父亲装做陌生人邀请洛伊跳舞,而洛伊也调皮地和父亲一起扮演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此时的洛伊是眉开眼笑的。
她父亲也非常疼爱洛伊,说要为她建造最大的剧院让她出演,说洛伊会成为出色的舞蹈家。
我想父亲对她的期许,应该是洛伊后来很大一部分动力的来源。虽然影片并没有明显地说明她是不是因为父亲对她舞蹈梦的渴望,才那么执着地设计舞蹈,但在她父亲被人杀害,她把父亲直接在浴缸里焚烧时惊恐哭泣的表情,可以看出父亲在她心里其实举足轻重。
这和后面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

02
影片中洛伊的舞蹈生涯经历了挫折期、成熟期、低谷期、再到巅峰期的四个阶段。
有两个细节,洛伊前往纽约寻找母亲,在进入修道院的时候,往地上吐了一口痰;在巴黎她推荐伊萨多第一次舞蹈,进入舞台的时候她也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这两次吐痰我想是导演刻意为之的,除了刻画洛伊是不同于当时女性舞蹈的性格外,也是她在舞蹈生涯的两个低潮阶段的开始。
第一阶段是纽约时工作被潜规则,被修道院谴责,被另外的舞蹈取缔了她的地位,舞蹈设计也被抄袭。
在纽约的日子里,她的第一份平面演员工作受到导演的潜规则,而讽刺的是在洛伊问导演:你会***我吗?导演回答说:你想什么呢,我怎么会那样做。
结果下一个画面就是导演和洛伊***的画面,洛伊连道具服装都没换,此时的洛伊明白要得到更多的机会,必须献出什么,而这个导演也仅仅把她当做是泄欲的工具。

她的这次平面拍摄却激怒了母亲和修道院的保守人士,她们软禁了洛伊,对她进行洗礼。
而正是这段时间里洛伊没有去剧院演出,结果剧院的导演把她的舞蹈设计灵感,让另外一个舞者来演绎。
她咆哮着说她抄袭,但当时的法律并没有对舞蹈有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当她去找男主路易,但路易也帮不了她时,她偷了路易的钱去了巴黎。

在巴黎里她经历舞蹈的成熟期,此时的她成为当红的舞女,但她知道自己的外貌并不吸引人,她很自卑,她觉得人们只是喜欢黑暗灯光下她的舞姿,她甚至没有勇气去参加她的追随者的见面会。
后来伊萨多的出来,让她的舞蹈生活进入了恐惧的阶段,她着迷于伊萨多的舞姿,觉得她天性是个完美的舞女,她渴望于伊萨多能够同台演出,但其实伊萨多只是把洛伊当做是成功的垫脚石而已。
正是伊萨多的背叛,当时各种***裸的金钱现实,以及高负荷的舞蹈强度,让她在巴黎的低估阶段一度走火入魔。
这个阶段和最后一场舞蹈演出成功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但其实她最后挺着要跨的身体的演出并不算完美,道具灯光损坏,她也没有那么饱满的体力能够跳出之前那么完美的舞姿。
她跌落舞台,要求打开幕布看看观众时,其实她以为自己已经失败了,但当看到那么多人起立鼓掌,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明白了舞蹈艺术并不会因为她的容颜而被人嫌弃。

这里说下,伊萨多是约翰尼德普的女儿,后来才发现。不过她演技的确算可以,把那种带有心机的伊萨多演绎的特别出色,特别是眼神。
没人胚子,特别漂亮。

03
洛伊和男主路易的关系一直让我捉摸不透,路易很有钱,但他却是生活的失败者。所以在整部电影里,即使他衣着光鲜亮丽,但眼神永远是空洞而低迷的。
路易第一次在后台和洛伊交流,舞蹈导演跟路易说,洛伊是非常难追的,而路易像纨绔子弟一样说走着瞧,于是用小伎俩骗到洛伊和他一起回家。

在整部电影里,洛伊和路易独处挑逗暧昧的次数形象中有五次以上(大概是五次,不太记得了)。
在之前每一次洛伊和路易单独相处的场景,环境的灯光都是暖色调的,温情的。所以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洛伊对路易并不排斥,甚至已经产生了依赖。有一场洛伊主动要献身自己,可是路易拒绝悄悄走了,我现在还揣测不到路易当时的想法。
而在最后一场,路易和洛伊将近三分钟的欢爱镜头,用的是冷色调的光,很显然是刻意为之的。因为此时洛伊经历了伊萨多以后内心非常煎熬,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追求的是谁,是什么,所以她让路易给她尝试乙醚,然后***。
这个时候的路易明白,洛伊并不是真情的渴求,而只是恐惧中洛伊的宣泄。开始时路易的眼神已经不同于以往,而是呆滞而失望。

很难说路易最后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受不了自己软弱无能,在纽约靠老婆养着,老婆死了还得靠洛伊还债;也可能是他沉迷***乙醚而患得患失,对生活失去了意义,所以最后用点燃乙醚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可能是洛伊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洛伊,他失去了唯一的依赖。

那最后洛伊的成功,是不是更加反衬出路易一个角色的悲情之处呢?

04
影片中,洛伊的几次舞蹈应该是最让人惊艳的了。
特别是在巴黎最成功的那场,我觉得灯光和舞姿都结合的非常美,也是整部电影里最好的一场。
洛伊的这种舞蹈形式注定了她必须锻炼出和一般舞者不一样的身体,她总是形容自己是五大三粗。
而她的舞蹈外在看来却是非常柔的,她需要轻纱的服装,需要柔美的灯光,营造出虚幻的情境。
内刚,外柔的形式,呈现出惊艳的舞姿。
有一次路易跟她说:你知道每一个舞者结束都得行屈膝之礼吗?
我忘记洛伊是怎么回答的,但她每次结束舞蹈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气力行礼的每次都被抬着下台。
但后来舞蹈结束,她的确行礼了。
洛伊在巴黎因为第一个舞蹈火起来的时候,她招收了很多伴舞和学徒,她训练她们的方式很特别,就是锻炼,而且是丛林的那种野性。
在这部分场景中,森林里他们排练时的舞蹈其实也特别好看,那种舞蹈艺术有别于优雅的舞姿,而是非常野性的美。

05
在欧盟电影展里,《舞女》并不算是最出彩的,但应该值得一看,值得细细品味。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挖掘,而且看过一遍,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误读。

06
也摘抄这句对洛伊•富勒的评价:

你所看到这个如痴如狂的跳着舞的,
奇妙的,梦一样的造物,
在她花一样堆叠的面纱下,
不停旋转着的画面,
时时刻刻千变万化。

处女作如此,难得。
情节与镜头处理干净利落,父亲的逝世仅用枪声,骑马而去的强盗,浴缸的血水来交代,且很清楚。又如大篇幅地呈现舞蹈之美,而在伯爵点火自焚与剧场霓虹灯坏又用快剪。
故事线简单,有人觉得故事太单薄,戏剧冲突弱。但这只是传记片比较常规的方式,不算糟,顶多新意不足。另外,片子达到了这么一个效果:简单的流水叙述,将舞者的隐忍坚毅与表演的精彩呈现得淋漓尽致,确实将舞蹈家的神韵传达出来了。那么便足够了。
对应关系很多,于是事情就可以整理得更加清楚。父亲的血水与教堂的红酒,父亲的泡澡与福勒的泡澡,福勒的失落与邓肯的胜利,福勒的绝舞与路易的自尽。塑造邓肯歪曲事实得有些恶意(毕竟是现代舞之母),百合情节非常的刻意与不必要,两人之间顶多是同行的惺惺相惜罢了。
如果导演觉得那是必要的,我只能这么理解:福勒看到了一种真正的舞蹈天赋,轻盈而自然,“她才是真正的舞者”。比起那种天赋,她却是靠刻苦一点点把成绩给堆积起来的。她的舞蹈表面轻盈,轻盈之下背负着太多沉重,甚至包括不属于她自己的沉重。于是,她就想把这种美的天赋推给世人,不惜一切努力。惺惺相惜之感与对于美最纯粹的追求驱使她那么做。可她得到的却是对方的不屑,这种不对等于她是残忍的,当场恼羞成怒。可恼羞成怒过后,她渐渐领会到对方与她的不同。她极力想要通过改变自己而获得某种对等。只是换来的仅仅为失望与对自身的摧毁:对方全盘否定了她的艺术,无论是她的方式还是她的美。
另一个毛病在于,即使是一个关于女性舞者的故事,导演是不是也太厚此薄彼了:我并不觉得导演没有能力去塑造一个丰满的男性角色。其实说到底还是太服务于传记主角本身了。

这部影片里,不仅仅是曲折的人物传记剧情,更是用人物的反向典型,露骨的刻画出人物的缺陷和自卑。正所谓,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要追求什么。洛伊·福勒与伊莎多拉的相遇和单恋,都像是命运的安排和讥讽,将洛伊·福勒一路拽到谷底,然后静待她自己站起来,走下自己的舞台,证明自己的存在。影片的男主角:加斯帕德·尤利尔在采访中说,导演拍摄舞蹈的过程,更像在拍摄拳击赛,猛烈的训练,加上拼尽全力的演出。而这部名为《舞女》的电影,确实给人带来的感受,不是柔软的丝绸和飘荡的花朵,而是顽强的自我展现和内心欲望的释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