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影评观后感
海边的曼彻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
Manchester by the Sea 导演: 肯尼思·洛纳根
编剧: 肯尼思·洛纳根
主演: 卡西·阿弗莱克 / 卢卡斯·赫奇斯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C·J·威尔逊 / 凯尔·钱德勒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家庭
官方网站: manchesterbytheseathe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9-08(多伦多电影节) / 2016-11-18(美国)
片长: 137分钟
又名: 情系海边之城(港)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剧情简介 · · · · · ·
李(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是一名颓废压抑的修理工,在得知哥哥乔伊(凯尔·钱德勒 Kyle Chandler 饰)去世的消息后,李回到了故乡曼彻斯特处理乔伊的后事。根据乔伊的遗嘱,李将会成为乔伊的儿子帕特里克(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 饰)的监护人,李打算将帕特里克带回波士顿,但很显然帕特里克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和朋友们,但李亦不愿在这片伤心地久留。
原来,曼彻斯特埋藏着李的一段绝望的回忆,他的过失使得两个女儿葬身火海,妻子兰迪(米歇尔·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饰)亦因此而离开了他。此次重回故乡,李再度见到了已经再婚并且即将做妈妈的兰迪,与此同时,帕特里克那失踪已久的母亲艾丽斯(格瑞辰·摩尔 Gretchen Mol 饰)亦联系上了帕特里克,希望他能够成为她的新家庭中的一员。
今天早上在纽约电影节上看了一部片子,Manchester by the Sea,豆瓣中文名翻译为《海边的曼彻斯特》。译名倒也没错,但看完片子后我总觉得这翻译味道不对,缺了点什么。看完后细细品味了一下午,觉得很不错,前来分享一下。
影片大概播放了半小时的时候,我以为我知道剧情走向,然而结局出人意料,这并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故事,但却也因此变得更有真实人生的意味。爱看大团圆的估计要止步了。
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小心。
Lee是一个杂物工,拿着最低工资,住在波士顿一个开不了窗的地下室,每天工作都是倒垃圾,通渠,与房客各种交涉中度过。片子刚开始,有一幕情景很有趣,全场观众都笑了——Lee刚帮一个女房客通完堵得心塞的厕所,在洗手间试图将刚才通渠噩梦洗掉的时候,他听见女房客跟朋友打电话在议论他:我其实挺喜欢他的,但他才刚帮我通完厕所,我要怎么约他出去?朋友的意见大约是负面的,女房客挂电话前的最后一句是,也是,毕竟我们不是正常社交途径认识的。电话挂了,女房客走到Lee面前,悻悻地递给他小费,一段(以为会)开始的fling就此过去。
波士顿的冬天雪很厚。整部片子都是一片白茫茫。Lee在一个铲雪的早上接到一通电话便匆匆赶回曼彻斯特,哥哥Joe去世了。
哥哥的离世是预料之中,心脏不好;然而让Lee没有预料到的是,哥哥在遗嘱上,将16岁的儿子Patrick的抚养权留给了自己。
在遗嘱公证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闪回,讲述Lee在离开曼彻斯特以前,在这个海边城市的人生。他曾经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两个女孩儿一个小男孩,与妻子Randi相爱,住在一个木制的house里头。
有一天晚上Lee与朋友在地下室吸了点致幻剂,在妻子与孩子睡觉以后,他出门买了点日用品加啤酒,回家时发现house被大火吞噬,一下失去了三个孩子。
在警察局,Lee交代了一切:他在出门以前,看了看睡在阁楼的孩子,在壁橱里添了柴火,却没有加上保护栏,于是酿成悲剧。他本以为这会让他受到惩罚,判刑坐牢什么的;没想到警察却告诉他,you made a horrible mistake, but that was it.
走出审讯室的一刻,出于悲痛与自责,Lee抢过警察的枪试图自杀,未遂。于是故事又闪回到了公证处。
Lee与侄子Patrick过往非常亲密,他们经常会乘着Joe的船出海捕鱼,但因为悲剧的发生,Lee与Randi分开,独身一人离开曼彻斯特,去了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波士顿工作,再也没回过从小长大的那个海边小城,与Patrick渐渐失了联系。
而此刻已长成高中生的Patrick是再典型不过的青春期少男了,冰球队、弹吉他、同时谈两个女朋友而且总想上三垒,父亲的离世虽然伤心,但由于是很早以前就诊断出来的,他表现得还算淡定,只发生过一次panic attack。
我本以为接下来剧情发展就是,叔叔与侄子相互扶持着走出伤痛的故事。
但事实是,回到曼彻斯特就像揭开了Lee一个久久未愈的伤疤。他想带着Patrick搬去波士顿,但少年怎么舍得下抛弃这里的一切呢,他的学校朋友冰球队女朋友们都在这里。Lee决定妥协,暂时搬回来,直到夏天。
我一直在等待一个big drama发生,这样也许Lee会走出灰暗的人生,重获光明。
然而偶遇Randi还是让Lee崩溃了。Randi希望与他共进午餐,因为她当年对他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她非常后悔,想为之道歉。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大致意思是,我只想到自己有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想过,你的心跟我一样,都是碎的而且再也无法完整了。
她苦苦祈求Lee的原谅,而他却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
这是全片最催泪的一幕。
如果说大多数电影、小说或者微博都在熬一碗鸡汤,那就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人生,在生活中寻求自我救赎的话,那影片到这里就是确切的反鸡汤了。犯过的错误没有办法弥补,对着心爱的人说错的话没有办法收回,失去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回,我们最终都要抱着遗憾度过余生。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Lee与Randi重遇一幕后,我总想起康熙里的世纪破冰。小S与黄子佼一开始先回溯当年的谈恋爱时的各种甜蜜片段,再谈及后来分开以及后面的各种drama,小S充满歉意:因为当时我说的一些话,让你过后的人生非常艰难。黄子佼苦笑,流泪,说已是过去,我确实做得不对。
我一直认为,蔡康永(oh偶像)搭起的这个破冰之旅是意味深长的。他为好友小S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她对过往人生中的一个遗憾和解。绝大多数平凡人如你我都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点。Randi如是,Lee也一样。抱憾余生这句话听起来真的太操蛋了,但我们也只能接受。人生遗憾太多,大约占据了真实人生的一半长度。我们的前半生负责制造遗憾,后半生则负责怀抱它们。
讲完梗概我都快抑郁了。但事实上,虽然主线很阴沉,但叔侄二人的生活对话非常逗趣,黑色幽默布满全片。我觉得演Patrick的这个年轻演员会得点什么奖。影片还有很多反复的插叙闪回,交代了更多细节,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长期缺席的Patrick的母亲,等等等等。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最真实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正如Lee最后还是收拾行囊决定离开小城一样,因为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所以才要去重新获得别的东西。
嗯其实片子并没有那么致郁,当然了绝对不治愈。很适合一个人去看,今天白天的这一场我并没有抢票,没想到也是爆满,坐我旁边的几位都是单人观众(当然包括我自己),方便思考人生。
最后一句,曼彻斯特长得请不要太像哈法。啊我想念哈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frozenmoo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366038/
(文/杨时旸)
李在各个房子之间穿梭,修水管、通马桶、扫除门廊的积雪,有人觉得他可爱,有人嫌弃他笨拙,有人认为他粗鲁。他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对一切似乎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孤独的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像个行尸走肉,经常在沉默不语和突然暴怒之间切换。人们只知道李是个落魄的维修工,没人在乎它的身世。
或多或少,我们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做着一份薪水低廉的重复性工作,不好不坏,毫无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终究无害。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有兴趣了解他的过去和内心,通常觉得他们或许天生如此,也会一直如此。
《海边的曼彻斯特》把这样一个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关惩罚与自我放逐,讲述了无法自拔的痛楚与意外降临的救赎。
李的哥哥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处理一些事情。这个变故直接把李扔回了过去——故乡以及从前——他一直以来逃避的一切。这成为了一次很有趣的转折,让李的身份具备了背景。他开始显露身世,换句话说,塑造他性格和举止的原因开始被追溯。李原本有着正常而美好的家庭,孩子,妻子,一群一起喝酒打闹的朋友,家人,兄弟,还有和他亲近的侄子,但一场大火毁掉了一切,两个孩子未能幸免于难。最令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是,那场火灾是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的。妻子离他而去。他自己也拒绝了全世界。
对于灾难给一个人造成的创伤有很多种写法,《海边的曼彻斯特》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它把最煽情的部分小心翼翼地折叠、隐藏,近乎舍弃,不得已时才泄露一点点,它只交代了前因,再交代了后果,中途那些痛彻心扉的过程,在整部电影中都被故意省略和剔除了,这种故意留白的叙述方式正暗合着主人公自己的心境——他同样故意忘记那一段。但越是如此避而不提,人们越能自己脑补出那些难以描摹的痛苦。省略和留白成就了这部电影。它用克制的方式写出了原本就难以言传的绝望。
李的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于衷,他处于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门外,觉得一切索然无味。
时间是药物,有时,可以治愈一些什么,但有时会让人沉溺于药物本身。人们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当你在时间的河流中逆流而动,逃避的一切都会轰然而至。
《海边的曼彻斯特》中设置的那场返乡之旅就是一场回游。它强迫着关闭世界的李重新与世界接壤,把流亡的自己镶嵌回那块老旧的版图上。那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治愈。某种程度上说,那像是一场没人知道结果的,突然降临的休克疗法,让李重回逃避的环境,见到不想见到人,要么崩溃,要么重生。
这故事中在现实和过去之间交织。曾经,李和哥哥,还有自己的小侄子开船出海,一切都那么美妙。如今,所有事都已经更改。青春期的侄子,周旋于几个女友和自己少年心气的生活里,而他自己成为了遗嘱中的监护人。他想摆脱这个角色,但又不忍太过决绝。无意中,这成为了一种角色扮演和心理治疗。李重新开始部分扮演起父亲的角色,他是他中途而非的角色,而侄子开始重新拥有了变调的父爱。当然,李是在拒绝、恐慌之后,慢慢地试探与接纳。其实,最能治愈孤独和疏离的就是日常的琐碎,在很多绝望的时刻,人间烟火是救命的绳索。
有些伤痛确实很难彻底消弭,只能封存。即便李已经稳定了很多,当他的前妻和他在街头偶遇,两人提及过往,还没说什么,两人就都已经失控。但这次回乡之旅,开始融化了一些东西。李想办法处理遗嘱里的麻烦,想办法重新适应人际关系,他已经被自我钝化了,现在开始重新练习一种人类原本应该具备的交际反应。你看着他在躲闪游移和不知所措之后慢慢回魂,想卖掉那几支无用的猎枪,给侄子心心念念的船换一个新马达,看着他为了让侄子和女友有私密的一小时,他和女孩的母亲坐在客厅里努力聊天……
最终,李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式面对未来,一种与熟悉的世界相切的距离,既不像以往那样远离也未能真正融入。这故事有着冰冷和灰霾,绝望和沮丧,它告诉人们这世上有些痛楚终究无法痊愈,但至少,他的生活中已经透进了些许光亮。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米粒(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316274/
这是一部非常“丧”的电影。时隔四五个月终于下定决心重看,还是被悲哀击溃。
故事是很典型的美国独立电影感觉的:Lee(卡西·阿弗莱克)独居在波士顿做公寓大楼勤杂工,得知哥哥Joe(凯尔·钱德勒)因心脏疾病去世的消息,他驱车赶回家乡曼彻斯特。Joe的16岁儿子Patrick(卢卡斯·赫奇斯)的监护职责同时也落在了Lee的头上,需要他一并解决。其实最早在圣丹斯首映后看到这个剧情介绍的我,内心是拒绝的。这种中产疗伤电影,主角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情况,1和前任重修旧好,2遇见新的爱情,3和侄子冰释前嫌,甚至4得到上帝的救赎。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电影了,多到觉得没有再看的必要。而看毕才知道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完全相反的:走出过去、遇见新感情、冰释前嫌这里一个都没有,它说的是一个被悲伤击垮再也回不去的人,它说的是一个活着仿佛死了的人,它说的是死亡的力量——死亡不仅带走生命,更给生还的人留下痛苦,而这痛苦可以有多大呢?
肯尼斯·罗纳根一共三部自编自导的长片(他写了更多话剧),无一例外都跟死亡有关。第一部《你可以依靠我》上来就是一对姐弟的父母出了意外,导致他们成了孤儿;第二部《玛格丽特》故事起因是主角间接制造了一起车祸导致路人重伤去世;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又是以死亡开始,全程用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其他的人物,以及——更多的死亡。
很难不注意到本片最大的特点是毫无征兆地不断插入多断闪回,没有任何字幕或效果提示时间跳到了哪里,有些甚至很短只有一个镜头。起初我对这种做法不甚适应,直到影片的情节慢慢开始才发现是这样:Lee驾车回曼彻斯特,看见海对面隐约的房屋和树木,闪回一个他坐在船尾吹着海风的镜头;Lee感到医院,无奈还是晚了一步,到达时被告知哥哥已离世,和医生乘电梯去底楼太平间,这时候突然切回哥哥被确诊的时候,一家人在病房里五味杂陈演变为争吵。我想这些闪回就真的像是人很自然的思维体现:或许Lee已经有一阵没有和哥哥联系,或许他们联系了但哥哥身体听上去还稳定。但看见好久没见过的熟悉的海面,会想起几年前的夏天自己享受的片刻宁静;看见医院冷冰冰的天花板和白炽灯的时候,才会突然一下想起医生告诉他们坏消息的那一天。其实从确诊那天起,这悲哀的一天就已是注定,只是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Lee早就预知到了这天,所以似乎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曼彻斯特是一座位于波士顿东北约40公里、人口五千、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小镇,也曾出现在其他的电影里,比如《情声深诉》(1970)和《假结婚》(2009)。它是一个普通的风景秀丽的麻省海滨小镇,有度假旅游闻名的海滩。这里的居民生活安稳富足,许多人家还有小船以供夏天出海。曼彻斯特作为影片的标题,不仅是一个地名,同时也像是一个角色,而导演镜头下的曼彻斯特是灰蒙蒙的。电影里,天空和海的界限模糊不清,不知道那一大片灰哪里是空气哪里是冰冷的海水。连街道建筑都显得普通冷清,没有特点。这个镇子也小得不可思议,似乎所有的居民都互相认识——Lee所到之处,人们窃窃私语:这就是那个Lee吗?是他,就是他。人们投来复杂的神色,而Lee也习以为常似的全部接下。或许Lee已经很久没有回曼彻斯特了。他记忆里的曼彻斯特,有轻风徐徐的夏天。兄弟二人带着Patrick一起出海,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
但现实似乎永远是冬天。东海岸的冬天,寒风刺骨,阴冷无尽。曾听过无数的年轻人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努力工作存的钱,都是为了退休搬去加州晒太阳。东岸的冬天一来就是半年,在这样的天气里,似乎连悲伤都会被无限放大。
回忆的片段慢慢拼凑成整体,Lee和Randi(米歇尔·威廉姆斯)是如胶似漆的年轻小夫妻,三个孩子个个可爱,房子看上去舒适温暖,很有家的感觉。Lee也有一群狐朋狗友,大家没事就聚在一起喝啤酒打乒乓球,一大屋子人吵吵闹闹。很简单但是幸福的普通人家生活。电影进行到这个时候,Lee的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观众们的好奇心达到了峰值。所以随着谜底揭开,我们和Lee一起陷入大型崩溃。这样的一个连正面镜头都没忍心给的悲剧,普通人要怎么才走得出来?
罗纳根是一个纽约上西区犹太家庭中长大的的剧作家,父母都是心理咨询行业人士,条件优渥。这让他非常擅长描写人物心理的同时,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中产知识分子视角——“人的生存状态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他的几部前作故事和人物在这方面的设定都比较明显,其实这种完全围绕单个人物思考和纠结的故事很容易陷入影响叙事的怪圈(比如《玛格丽特》),因为纯粹依靠角色的内心活动和道德判断,能说的还是有限的。就算《玛格丽特》设定在导演最熟悉的上西区,也不觉得纽约这座城给故事的重量增添了筹码;主角虽然出于道德纠结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我感觉最终的刻画还是归于单薄——不仅仅是因为我对主角的行为没有认同。
环境和社会是人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很聪明地,电影的创作者们(不仅是导演,故事最初的想法是来自麻省本地人马特达蒙和约翰卡拉辛斯基)把角色的身份置于了普通的海边小镇的家庭,让他自带一种工薪阶级的接地气气质。虽然最终因为罗纳根的视角问题,电影仍旧没有把矛盾集中在外界条件上,比如Lee的老板虽有台词但只是拌嘴,不制造麻烦;Lee的哥哥虽然不希望他走,却什么也不多说随他去;Lee似乎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没有误工的压力,就算要抚养侄子也没有钱方面的压力,等等,这些琐事电影选择不去提及,所有的矛盾完全是来自Lee的内心的,是他自己的选择。其实我想Randi经历的痛苦不会比Lee少,甚至更多,但是电影没有给她更多的描写,而是让她直接选择了改嫁、释怀,重新建立家庭。而Lee选择去做一个公寓维修管理员,因为这份工作要求他投入许多体力劳动,每天打扫前门、去不同的人家检查漏水,跟不同的脾气各异的住户接触,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自然被回忆缠身的时间会相对少些吧,他是在用辛苦而消耗体力的工作麻醉自己。选择离开自己以前的工作、选择离开曼彻斯特去波士顿,都是同样的原因:他可以过得更好,但他一心只想离开自己过去所有经历过的人和事,用余生惩罚自己。
但因为故事悲剧的特殊性,观众会本能地产生更多情感上的认同。除了各位配角同样也写得很好以外,最重要的是卡西阿弗莱克把Lee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棒。在警局试图自杀那段令人动容,我想Lee本来是做好自己这辈子都要在监狱里度过赎罪的打算,没想到警长直接对他说“这是意外,你回去吧”,他才一下子觉得天塌下来,自己连最后赎罪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不如一死了之。而除了警局那场戏稍微动作大些,其他时候几乎都算是收着演的。不是有个说法是现在的人表面看上去平静但内心其实已经崩溃了吗?Lee应该说是他的心早就碎成渣了,碎成灰了,没有了,什么都找不回来了——“哀莫大于心死”。我想他无法跟任何人诉说的原因是,他自己仍旧处在矛盾的漩涡里:内心深处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对火灾负责,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他不知该向谁道歉,Randi吗?还是说谁应该向自己道歉?这是一个痛苦的不上不下的状态,而Lee选择了全盘由自己接受。
Lee回到曼彻斯特以后,工作也暂时做不了了,每天带着侄子在熟悉的镇上处理各种事务,见到过去每天见到的景色和人,回忆就像开闸泄水一样自己再抗拒也阻止不了它们扑面而来。在闪回中,Lee是一个朋友很多,性格外向甚至大大咧咧的人。而现在的他,变得脾气喜怒无常,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双手插兜眼睛盯着自己脚趾。生活的悲剧能多么彻底地改变一个人,卡西的表演让我有了最深切的认识。
侄子Patrick是戏份第二多的角色,小帅哥Lucas演活了一个正处叛逆期想保持自己酷酷形象但父亲意外离世不得不藏起内心波澜的高中生形象。“我在冰球队,有两个女朋友,还有个乐队,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们”,他这么说道。罗纳根笔下的青少年似乎都是这样,脾气臭,脸更臭,说话冲,不知道他们到底想怎样。但这次的青少年形象比《玛格丽特》里那个女高中生要来得层次丰富很多了。Patrick和父亲平时的关系是怎么样我们并不知道,想必和普通高中生一样矛盾不少;他肯定也很久没有见到叔叔,两人相见甚至都不太聊起父亲的过世。他的行为举止早就褪去了同龄人的稚气,像个小大人一样强忍着悲伤也要照做每天安排好的事。只有在看见冰箱里速冻鸡的那场戏他崩溃大哭,才会想起他毕竟只是个16岁的孩子。罗纳根说过,自己喜欢刻画青少年的形象,因为生活中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和大人的反应自然会很不一样。Patrick这个角色,和Lee一样,既有本身故事背景的悲剧笼罩,又维持了人物自己的性格,电影里他们会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有一些很有趣的台词。观众们不会陷入巨大的悲悯,也不会把故事完全变成喜剧看待:缜密而丰富的对话下,是苦涩也要坚持的生活本身,它不能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情绪来解释。电影的在悲和喜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总的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罗纳根三部长片中最完整也最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一部。虽然还是留着莫名其妙的配乐和令人出戏的导演自己客串(那个穿蓝颜色加拿大鹅羽绒服的就是他,那场戏真的太奇怪了),以及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配角戏份,还有略显奇怪的女性角色刻画,但故事整体真诚动人的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卡西这个角色太好了——我想不到任何近些年的电影有比这部更丰富的人物肖像。罗纳根的故事都有个激发一切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你可以依靠我》、《玛格丽特》中的车祸,和《海边》中的火灾。这种大型变故,甚至都不能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的想法,谁会真的制造一起车祸导致路人在自己面前断气,或者不当心一把火把自己家房子烧了一屋几命全没了呢?或许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甚至假如真正认识Lee这样一个人也完全不知如何宽慰他,因为任何人都做不到。《海边的曼彻斯特》传达的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我们只能任由卡西这样用悲伤惩罚自己的余生,任由曼彻斯特冰冷的海风深入骨髓。
罗纳根的前作因为和制片人、发行公司的意见不一致,被雪藏在剪辑室五六年之久,并在上映后两周就销声匿迹,还差点因此被告上法庭。他本来顺风顺水的职业生涯一度被此事打击至谷底。这次由一个讲述死亡的故事来宣告自己回归,此时竟像是一种命运的轮回。
奥系最佳提名9部电影如果只选一部观看,我会推荐《海边的曼彻斯特》,虽然它没有华丽的镜头,抓马的表演,也完全没有疗愈作用,甚至致郁。小时候我住一楼,一个小姐姐住六楼,我们时常一起玩。突然在有一天她爸爸患急病去世后,这段友谊也随之结束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她,想起那些被悲伤和变故击垮后消失在我生活里的人。现实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人和事让人走出来,很多人或许永远都走不出来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描绘了这样一个永远走不出悲伤的人,并且拍拍他的肩膀说:"It's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