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影评观后感
但凡比较好的影视作品都能反映一种现实与人性,所以观看了巩俐版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国产片相比算佳作),居然生发出两种感想。第一个感想是觉得唐僧师徒集中了一个正常人所具备的个性特征,即聪敏勇敢、有信仰,又不乏贪欲懒惰、胆怯和痴傻。这些性格特征将与这个正常人终生相伴。虽然有时某种特点在某一个阶段会占上风,削弱了其他特点的外在表现,但它们仍然会形成一个整体隐匿在人内心深处,让人不可能达到完美,反而会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至于何种性格特征占上风,这取决于其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眼界的高与低。
第二种感悟是观完整部片子后所得。觉得唐僧师徒代表社会中的四类人。先说唐僧,他让我想起那类忠奸不辨的善良人。无论妖孽还是作恶多端的国王,这类人都能够宽恕和原谅。陈慧琳扮演的观音菩萨说唐僧看到的是心相,以此劝回了因打白骨精而被唐僧赶走的孙悟空。所谓能看到心相大概是指结合人(妖)的背后故事去理解其内心世界。所以唐僧能够了解其苦衷,不但惩罚悟空杀白骨精的行为,也阻止悟空干掉云海西国国王。后者在片中可不仅仅只想吃唐僧肉,还派宫廷侍卫抓小孩喝他们的血治疗自身顽疾,并把所行之罪嫁祸于白骨精,其所作之恶远远超过了妖孽。但唐僧依然愿意原谅他。
宽恕罪恶本没有错,可一昧谅解和放过施恶者,却又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所以我认为唐僧这个角色只有梦想,没有社会责任感。他的这种过份大度就连坏国王本人都难以忍受,发出惊雷般的大吼,“你就是一窝囊废,你取的什么经,度的什么人,连一个妖猴都比不上!”(大意如此)这句怒吼令唐僧惊愕,然而不改本性:继续原谅和宽恕作恶者。最后他请求悟空一棒将自己打死以度并不想当人的白骨精投胎去做了人。
按说已过血气方刚之年,应该能接受唐僧提倡的宽恕之道,但怎么都想不明白的是,一个尚能理解和饶恕妖孽与坏国王的大善人,居然就不能理解一心爱护自己的孙猴儿?还一遍遍念紧箍咒惩罚这个保护神。可知不是悟空,他早就死了几十遍。所以,唐僧虽然是善与爱的代表,却一直不是我喜欢的角色。从他身上,我只看到了一种光有梦想,却没有责任感的伪善——对坏人坏事纵容有加,对指明真相、帮助自己者却百般干涉和阻挠。他令我联想到庸常之恶。尽管经常承受不公正对待的悟空对唐僧说出那句,“我只信你。”并在结尾背负着唐僧的真身前行,这两个看似被唐僧感化的画面,没有感动我。只让我看到一种真相:庸常之恶打败了责任与正气,成为阻碍社会文明进程的、理直气壮的绊脚石。
再说孙悟空。这个神话角色经过改编,依然是能够让观众最爱的角色。他有本领,有情有义,看清真相就尽力去改变。所以尽管悟空一次次被自己所救之人误解指责,在白骨精居心不良的挑唆中有过思想斗争,但最终还是使命与责任心占了上风,成为团队实现梦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的存在证明有责任感的社会才有希望。
有一段对话值得玩味,悟空问,“取经,经是什么?”唐僧说,“真相”。悟空道,“老孙就是真相,火眼金睛看的就是真相,连我自己都怕。”唐僧说,“你用火眼金睛看到的是真相,而我平凡肉眼看到的是心相。”对话将两者的性格特征与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至。悟空的才能与智慧、自信和孤军奋战的绝望也尽显其中。而唐僧却没有意识到,他纵有看懂心相的仁慈,在某些妖孽和人间恶魔面前,又能看出什么心相来?岂知那妖孽与恶魔在环境纵容的作恶中早已丧失了心,只剩彻底的自私和狂妄。还有***。唐僧自以为他看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是一种智慧,却让悟空吃尽苦头,也让我等观众感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
师徒两下对比,在不被理解的委屈和痛苦中努力救护师傅圆梦的悟空,形象就高大了许多——悟空虽是猴,却具备人类的爱憎、机智与侠义,比唐僧这个大善人活得更真实痛快。全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不是唐僧宁愿自己死去也要度化白骨精的牺牲精神,而是悟空被他绝情赶走的那一跪。这个场面令我想起那少数中受尽同胞误解、责难,却始终努力救国救民的勇士智者。“真的英雄就是目光长远、看清了事实真相,仍然去努力改造环境的人。”如果现实中有孙悟空代表,那一定是胡适傅斯年等先哲大师。战乱年代,他们为挽救中国及中华文化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却仍有同胞不愿去了解和承认这一真相,是为大遗憾。
至于八戒与沙僧,一个好色贪吃,一个憨厚老实,又不失可爱有趣之本性。在生活中,这两类是普遍的存在,有他们在场的地方,就是笑料与笑声堆积的场所。他们属于大多数中的一类,没什么大本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不作恶,但可能会滋长恶,也可能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总之,他们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一类角色。也许就是你我他(她)。。
《三打》中还有个主角不可忽略。她便是巩俐扮演的白骨精,这个角色经过创新(16岁那年在人间受尽同类欺凌,宁愿做妖也不愿再当人),告诉了我们,人若肆无忌惮地参与作恶,真还不如一个妖孽。另外,影片的特效展现了现代高科技成果的一部分,这就掩饰了整体内容的不足,让我与年幼时看《西游记》的感觉完全不同——小时候看的是热闹和新奇,如今看的是生活与人性。难怪有学者云“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一部《西游记》涵盖了古今中国社会之现状,不由人不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