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芳华》观后感:莫将青春误芳华

莫将青春误《芳华》
——《芳华》观后感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铁骨绽花放,滴滴鲜血染红它。···”
电影《芳华》在我们熟悉的旋律声中展开了。不同的故事情节,伴随着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旋律,烘托着不同时期主人公的情感。《芳华》的故事是平淡的,旋律是优美的。优美的旋律不仅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也勾起人们内心深处某些难以言表的柔情。
关于电影《芳华》,各种各样的评论太多了,褒贬不一。所观评论,不论是非如何,它们都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抓住一点,不顾其它。这样的评论,好坏与否还在其次,对电影《芳华》的认识有失偏颇是主要的。一部电影,具有基本的完整性,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时代背景,它们融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说一点而不顾其它,至少是不够全面的。电影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及各种表现手段,来告诉观众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不是我们用对文字、语言的理解所能达到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被称为二次创作,说明的也不仅仅是表现手法上的差异,其中也融入了再创作者的思想内涵。著名的电影《早春二月》,就是改编自左翼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但是,改编后的电影所取得的成就,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远远超过了原著。因此,电影所表现的故事,其思想性并非仅仅是局限在叙述故事的层面上。笔者有二十多年没有进影院了,为了看《芳华》,又再次走进了影院。笔者就电影《芳华》的观后,闲聊几句,不为凑热闹,只是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历史、现实与艺术
《芳华》讲述了作者四十多年前开始的一段人生经历。既然是过去了的经历,自然就不是现实了,应该算作历史。艺术是允许虚构的,但历史是不可以虚构的。那艺术应该如何再现历史呢?艺术地再现历史,历史的时间、重大事件是不可回避,不允许虚构的。但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是可以虚构的。这种虚构的故事不仅要符合历史的条件,也要合乎艺术的规律。因此,人物、故事不应该超越历史的局限性。《芳华》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有评论文章认为,《芳华》对那段历史的表现有失准确。其理由是文章的作者有着与《芳华》同时代,类似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影片对战争场景的表现,有着很多与现实不相符的地方。也就是说《芳华》违背了基本的历史事实。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芳华》是电影艺术,不是记录片,更不是生活的照搬。同时代,不同经历的人是大有人在的。社会是立体多层次的,处于不同的层次、不同位置的人,所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人们的所见所闻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唯有这样,历史才为艺术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芳华》作为电影艺术,它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既没有夸张,也没有淡化,人物塑造也是有原型可以追溯的。但它也并非是记录了某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艺术的作用就是通过艺术形象让观赏者看到似曾相识,但又不是自己曾经看到(经历)过的东西,借以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芳华》的目的并不是要观众拿真实的事件与艺术的事件相对比,从而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出来。评论者自己的观看方法和视角出现了偏差,得出了与电影本身相左的结论,不是电影的过错。众多的不同评论证明了这一点,难道一部电影会有很多的不同思想吗?对一部电影观众有着不同的感受是正常的现象,但个体的感受不代表就是电影的本意。至于说电影中的某些战争场景,拍摄与表演的不符合事实,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电影中任何一个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是为了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安排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为作者的所思所想代言的。因此,故事情节的安排,不是为了故事而故事,是为了形象而故事。如果与真实的事件有出入,只要是在艺术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例如,影片中的那场战争场面,有评论说不符合战时的真实。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亲历那场战争,战场的真实场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相信大多数的观众也是不知的。但是,这场战事的情节安排,战争残酷的画面,以及人物的表现,是为了彰显主人公刘峰的性格,情感,丰富人物形象而设计的,并非是讲应该如何打仗,武器好坏是怎样的。如果观众将观影的着眼点放到了如何打仗、武器怎样上,那就成了猴吃麻花——蛮拧了。
2.影片的对白与电影语言
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称之为:对白。对白是故事中人物交流不可或缺的。人物的交流对话,让故事的发生、发展、承转、启合有着逻辑上的不可替代性。不同的时代,人物有着不同的对白特征。《芳华》中的对白,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电影语言,又可称之为电影蒙太奇。蒙太奇来自于法语,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电影借来引用在镜头的剪辑与衔接(组合)上。我们看到的电影,就是由很多的镜头(画面),不同的组合衔接构成的,导演就是通过这些不同的镜头组合衔接告诉观众他想要说的是什么。例如,影片中有一组镜头,文工团团员乘车出去,看到照相馆橱窗内摆放的何小萍大幅彩色戎装照。接下来他们的对白证明了林丁丁的猜测——何小萍偷了林丁丁的军装。随后而来的就是众人对何小萍的排挤与孤立。这是剧情发展的必然。同样是这组镜头,导演告诉观众的却是另外一层意思:青春吐芳华。就是影片开始歌曲中唱的: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何小萍正值青春年华,不仅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队文工团,又摆脱了原有家庭不利的羁绊,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让其略感落寞的是没有及时领到军装。但这并不妨碍她的青春活力及想法。她要将自己的戎装照寄给家里。影片开始的一些情节和对白,就是为了这一张彩色照片进行的铺垫。同样,她自己一次不经意,不言语的借用(军装),也为自己后边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是青春就会吐芳华。但每个人的芳华又是不一样的。何小萍的戎装照被照相馆摆到了橱窗里,今天看来这不算什么,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即是一种殊荣,也会引来同龄人的羡慕。其效果相当于今天的广告明星。羡慕、嫉妒、恨——这三种情绪不是今天才有,自有人存在的那天就有了,它是与人共生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只不过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众人对何小萍的孤立与排挤,偷借军装之事,不过是一个借口,宣泄对一个“新兵蛋子”的不满才是目的。一个连军装都还没有的新兵,却抢了老兵的风头(橱窗内的照片),打乱了原有众人的内心平衡,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因此,从最初看到相片产生的羡慕,到嫉妒,再到恨,这种瞬息变化的情绪在众人中的蔓延,直接导致何小萍遭受孤立和排挤的境遇,这样的故事安排,是符合事物发展及人物内心活动规律的。
如果对这种看法抱有怀疑的态度,我们不妨再看看另一组镜头。刘峰发现萧穗子宿舍的地板坏了,要给她修地板。无意间发现了何小萍撕碎的照片。当刘峰将重新粘贴好的照片递给何小萍时,何小萍回想起自己撕毁照片塞入地板缝里的情景。何小萍为什么要撕毁照片呢?在她看来,自己的被孤立和排挤,源于这张照片(如果不照相就不会偷借军装,不偷借军装就不会被孤立和排挤)。撕碎相片是她心地单纯的表现。然而,事实并非如她所想的那样。后续故事有讲。导演通过这组镜头告诉观众,这一朵美丽的花,青春吐出的芳华,是被周围的环境扼杀了,并被踩在了脚下(地板下)。不论你怎样的努力,跳(舞)的再好也是没用的(去了服装、道具组)。何小萍这朵青春吐出的芳华,唯有在善良的呵护下才能重新绽放(刘峰将撕碎的照片又重新粘合了起来)。
刘峰始终在呵护着何小萍,从影片的开始,同情其家庭的背景,到朱克嫌弃何小萍身上的气味,没人愿意与她伴舞,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见此,刘峰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腰痛,也要托(举)起何小萍。刘峰去精神病医院看望有病的何小萍,拉着何小萍的手,此时只有一句对白:小萍,你怎么了?刘峰侧身而坐,一滴清泪挂在他的鼻子上。何小萍一脸的茫然。此时的刘峰无言以对,却让观者感到了心如刀绞。当文工团为精神病人员慰问演出时,一曲《沂蒙颂》的舞蹈,勾起了病中的何小萍内心深处不能忘却的记忆。那是没人愿意与她伴舞的《沂蒙颂》,那是刘峰托起她的《沂蒙颂》(别人排挤她,而刘峰却力挺她,尽管腰痛。)。《沂蒙颂》深情的曲调和舞姿,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由此让何小萍走出了剧场,走出了精神上的病区。何小萍的独舞,没有旁白,也没有一句道白,完全用舞蹈表现自己内心深处被唤醒了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勇气。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世上那朵美丽的花,那朵已然被滴滴鲜血染红过了的花。这朵花越发显得鲜艳夺目。由此可知,再好的鲜花,也需要环境的呵护。何小萍这朵鲜花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些都是镜头的画面告诉我们对白之外的情感。影片中的对白是在说故事,导演却在用蒙太奇讲真情。这就是对白与电影语言在电影中的不同之处。
3.人物、音乐与主题
我们再来说说影片中的人物、音乐与主题的关系。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其思想性,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艺术作品无疑只是一具僵尸,一层皮毛而已。而思想又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思想唯有借助于主题才能表现出来。而主题的表现却可以搭借任何的艺术形式。不论是小到一个故事,一首小诗,一幅画,大到一部宏篇巨著,亦或是电影、话剧、戏曲、雕塑等等都可以。主题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主题的终极。艺术分优劣,思想有深浅。衡量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离不开艺术的标准和思想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其思想性一定是深刻的、且贯穿始终的。
有评论说《芳华》抹黑了历史,也有说颂扬了历史,抹黑了现实。究竟是怎样的,结论不好轻易下。唯有搞清楚了《芳华》的主题思想,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影片中主人公——刘峰,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主创者的所思所想,相信人们对此应该是无异议的。因此,搞清楚了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自然就知道了影片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明朗了,一切的不实猜想也就烟消云散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性格的表现。人物性格的表现则是通过影片的故事情节来完成的。围绕着主人公所发生的故事,及与其它人物之间的关系,加之辅助的手段——音乐的烘托,让主人公的形象看起来更加生动、丰满、鲜活而可信。女主人公的故事线索则是为了从正面衬托男主人公而出现的,其它的配角人物则是从侧面或从反面来衬托男主人公。例如,林丁丁这个人物,就是从反面来衬托男主人公的。刘峰对她不仅有着浓厚的战友之情,还将自己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向她表达。对待爱情的态度,一个是接受,一个是不接受,这本无可非议。在当时的背景下,林丁丁选择了牺牲刘峰,保全自己的做法。这无疑在人性的层面,反映出两个人截然相反的处世方法。看主人公刘峰这个人物形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看故事层面,在主人公刘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刘峰,刘峰,留给我们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雷锋。导演用他的全部故事,重新诠释了当年的雷锋精神。影片开始一幅硕大的***主席画像,告诉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及时代的主旋律。刘峰雨中带新兵何小萍的镜头,让人看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哦,雷锋雨中送过老大娘回家。食堂吃饺子,他吃的全是破饺子。义务为林丁丁修表,帮助炊事班抓猪,行军中帮助有困难的战友等等。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当年学雷锋的情景。雷锋的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对照刘峰的人物形象,他的故事基本上都再现了雷锋的影子。作为学雷锋的标兵,此乃实至名归。如果我们观影的着眼点仅仅局限在这些故事上,是无法看到一个真实的刘峰形象的,这样,我们的认识也只能留于表面了。好在随着后边故事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背景下的刘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地善良、情感纯真的刘峰。
二、看人物性格层面,当伟大领袖的画像被可口可乐的大幅广告取代后,表明了一个以政治为主流时代的结束,另一个以经济为主流时代的开始。刘峰经过战争的洗礼,依然故我。依旧延续着自己固有的品行。所不同的是有了生活的沧桑感。看望萧穗子,看到了损坏的地板。照常为她修理地板,却意外发现了何小萍撕碎的照片。到医院探望患精神病住院的何小萍,挂在脸上的那一滴无言的清泪。蒙自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这些画面强化地表现了刘峰内心不变的善良和纯洁的情感。时代变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和纯真的情感没有变。时代变了,人们的处世原则随之也改变了,但他没有变。这就是他的人品,这就是他的性格——一如既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他的这种性格凸显了坚韧性。这种性格源自于哪里呢?是天生的吗?不是!这种性格源于对自己内心的坚守。用刘峰的话说就是:一个在县里梆子剧团翻跟头的穷小子,如果不是参了军,连饭都吃不饱。他感恩部队对他命运的改变与培养。一个善良的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他,用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工作之中,用极大的热情温暖着自己周围的人。他的行为恰好与时代的主旋律相吻合。如此,时代成就了一个普通的人。
世界在变,人也在变,不变的有人们对美好愿景的期许,也有对自己做人原则的坚持。刘峰就是后一种。影片让故事中的人物贯穿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看看人与人之间有了什么不同。刘峰为了生计来到了海口,萧穗子与郝淑雯相约时看到了刘峰。昔日的战友,不同的境况。刘峰为了被联防队扣留的三轮车,与联防队员发生了纠纷,郝淑雯用钱帮他平息了此事。看到这里,有观众为郝淑雯的慷慨感动。为刘峰的境遇叹息。为战友之情动容。果真如此吗?如果是真的,刘峰就不应该给郝淑雯打借条了。用郝淑雯的话讲:“难道我们的战友之情不低这一千块钱吗?”而就是这个借条,说明刘峰对罚款是不认账的,联防队拿不出依据来。恰恰是郝淑雯的出手,模糊了真与假、对与错的界限,又一次让刘峰摊上了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结果。纠纷源于依据,无依据而罚款是事件的起因。就像当年表白爱情被说成耍流氓一样,刘峰誓死不承认,那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别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能寐了良心。然而,结果是不明不白的被处理去了伐木连。昔日战友郝淑雯的一千元钱,又一次模糊了他做人的原则。两个不同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却得出了相似的结果。这是他坚持打借条的原因。也是对所谓“战友情”的婉拒。时代变了,人们的处世方法、原则变了,唯有刘峰继续按照自己的人生原则行事。他在坚守自己的良心,不为外界的变化所改变,这最是难能可贵的。
当我们看了影片为英雄叹息,为英雄鸣不平时,英雄自己却是平和的,知足的(影片最后的旁白)。这是为什么?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与歌曲,为影片增色不少。片中音乐实时的出现,对影片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烘托,对氛围的渲染,以及让观众对影片主题思想的感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刘峰被处理去伐木连,离开文工团大院时,何小萍目送他离去,这时响起的是《送别》的音乐。如果我们熟悉这首音乐并且能联想起歌词时,就能体会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何小萍独自跳起《沂蒙颂》时,《沂蒙颂》所颂扬的那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情感,不仅感动着女主人公,也感染着观影的观众。当战争爆发后,文工团员们唱起了《英雄赞歌》,《英雄赞歌》唱出了英雄的气势,唱出了英雄的豪情,唱出了英雄的悲壮。原文工团里出了两个英雄,一个刘峰,一个何小萍。不愧是“英雄儿女”。这首歌的插入,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电影《芳华》确实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它没有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将历史与现实如实地再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述,让观众自己去辨别,去分析在不同背景下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与错,真与假。如此得出的结论,或许才能对观众自己有所启发。
注:只是一孔之见,不是为谁代言,欢迎灌水拍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