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流浪地球》自由联想版观后感

《流浪地球》自由联想版观后感



看完《流浪地球》,感慨万千。
这几天,关于这部影片,我有很多的联想,也许有不少想法是脑洞大开的无稽之谈,但是我仍然想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

离家出走

在观影之前,我并不了解这部影片的内容。

观影之后才明白,原来,流浪地球,不是在地球上流浪,而是带着地球去流浪。

由此,一幅画面闪过我的脑海:那是动画片《机器猫》中大雄离家出走的场面。

大雄被妈妈骂了,决定离家出走,扛着一根小木棍,木棍尾部挑着一个大包袱,包袱里装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哪个孩子没有过一个“离家出走”的流浪梦?

这个流浪梦的起因是因为对外界的憧憬还是对逃离坏妈妈的渴望?

是否也能够把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人类当做一个这样的孩子,一个想逃离“坏妈妈”的孩子?

当太阳因为“氦闪”变成了一个“坏妈妈”,人类希望离开这个“坏妈妈”,投奔到一个“好妈妈”的怀抱。

离开一个坏妈妈,拥有一个好妈妈,对于孩子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而对于人类而言,离开太阳,找到另一个能够提供给自己能量和滋养的恒星,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故而一定要离开。
因为,不离开,结局就是死去。


深圳心海湾心理(心理咨询&个人成长)

离开方式

然而怎样离开呢?

对于离开的方式,其实是有分歧的。

在《流浪地球》的主创和好莱坞的同行们讨论剧本时,美国人曾经不解的问“为什么要带着地球一起?为什么不是建造一艘飞船离开地球?”

是的,建造飞船逃离地球,这就是美国人的解决方案。

从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层面,诺亚方舟的故事已经为毁灭性的灾难提供了解决模板;

而从历史沿革的角度,除了原住民,哪一个美国人的祖先不是远渡重洋背井离乡来到新大陆的呢。

然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要带着地球一起走。

为什么要带着地球一起走呢?

关于这个问题,郭帆是这样回答的:
“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
“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我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是:中国人把对“家”的情感,寄托在一个固定的物理存在上。

我们当然可以把这归结为文化,归结为传承,归结为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但是,我脑洞大开的想,能否把这个“固定的物理存在”归结为“过渡性客体”?


知识拓展


过渡性客体和过渡现象是英国客体关系学派大师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被安娜.弗洛伊评价为“这个概念迷倒了伦敦所有精神分析师”。

温尼科特认为,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 “ 非我 ” 所有物,过渡性客体呈现出婴儿由和母亲共生的状态过渡到和母亲这样的外部事物建立联系和分离。过渡性现象的模式开始于婴儿4至6个月至8个月至12个月的时候,会持续到儿童期。

温尼科特在《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中写到:
……因此在上床前,在孤单的时候,在受抑郁情绪困扰的时候。这些柔软的物品的持续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在健康人,这些将逐渐扩展到有益的区域。最终,这种扩展将持续下来,即使当抑郁接近时,当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丧失焦虑时,这种早期的对客体的需要和行为模式将会再次出现。这种第一次拥有与起源于早期的婴儿技巧紧密相连。这种早期的技巧包括或者存在于原始的自我满足的行为之中婴儿在随后的生活中逐渐需要泰迪熊和各类的玩具。男孩子倾向于反复玩坚硬的玩具,而女孩子则倾向于对家庭的拥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使用原始的“非我”拥有物、这种称之为过渡性客体的东西时,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总结

总结一下,过渡性客体大致是替代母亲的部分功能,甚至比母亲更重要。

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偶或是呀呀儿语、不断重复的动作等。

过渡性客体是孩子应对不良情绪和环境的手段。当孩子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过渡性客体的作用也逐渐削弱,最终他无需借助过渡性客体也可以应对自如。

但是,并非所有的分离都那么完美,有些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借助过渡性客体,来应对内外环境的刺激;

同时,在遇到某些重大事件之后,原本独立的个体可能会退行到儿童的状态,需要借助过渡性客体来应对创伤。

那么,回到《流浪地球》,我们是否能够把代表家的物理空间看做中国人的过渡性客体?是否能够把地球看做人类的过渡性客体?

在某种角度上,人类虽然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整体),然而在遭受到重大创伤之后,退行到需要过渡性客体来应对外界的伤害和内部的焦虑、恐惧,似乎也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吧。

所以,为什么要带着地球去流浪?

也许就像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他的泰迪熊一样吧。

联想到此处,我觉得可以结束了。

小破球,我们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