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千与千寻》影评观后感

《千与千寻》影评观后感

如果要票选最佳动画片,我想很多人的影单里一定会有《千与千寻》。
单纯的人喜爱它,善思的人喜爱它,乐天的人喜爱它,忧郁的人喜爱它……
似乎各式各样的人都能从《千与千寻》中找到某种精神寄托,又或是找到曾经的自己。
有人说,在《千与千寻》里可以看尽你的一生。
我想说的是,在一生中的任何时段来重温《千与千寻》,你都能找到不一样的感动。

很难在一部动画片里表达那么多种情绪,《千与千寻》却做到了,用它的故事、场景、对白与音乐。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与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是对《千与千寻》的褒奖。然而它并不像很多获奖影片一样成为影史上的过眼云烟,很快就被人们淡忘。《千与千寻》是一部相当长寿的作品,不光在于它的商业价值,还体现在它影响甚广的文化价值。
《千与千寻》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渗透至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环保理念
《千与千寻》并不是宫崎骏在影片中表达环保理念的第一次,早在《风之谷》与《幽灵公主》中他便旁敲侧击的呼吁着环保。
但《千与千寻》仍是最深入人心的一次,很多家长都把它作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启蒙片来看待。
那位被人类垃圾污染成腐烂神的清清河神,还有因为城市建设被无情填埋而遗忘了姓名的白龙(琥珀川)……他们都在无声控诉人类的恶行。
宫崎骏让找到了在一部动画片里夹带私货的隐秘方式,于是越来越多的电影里开始仿效并夹带各式各样的“价值观”。
比如成龙电影里时常跳戏的“大道理”,虽然略显生硬,出发点毕竟是好的,观众也能会心一笑。

2、音乐
久石让与宫崎骏一起在动画片领域树立起许多的丰碑,《千与千寻》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座。
很多人是通过《千与千寻》迷上久石让的,也有很多人也是先闻其声后观其影的,因为《千与千寻》的配乐简直无孔不入,在无数的咖啡厅、书吧、餐厅等小资情调场所都能听到那熟悉的背景音乐。
配乐已经独立于影片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久石让用西方的管弦乐与钢琴演绎出了东方风味十足的音乐,并向全世界传播。这是东方文化的一种胜利,也体现了深藏于音乐之中的强大力量。
能做到这一点的音乐家并不多,久石让做到了,并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他的知名度甚至与宫崎骏不相上下。

3、COSPLAY
我们几乎能在各种大型COSPLAY活动中看到“无脸男”的身影。
那个安静的“美”男子只要一出现,便会迎来无数的尖叫。
没看过电影的小朋友会被他吓得嚎啕大哭,而更多的少女们则会蜂拥而至与之合影。
无脸男成为了一道风景,有了他,一次COSPLAY活动才算完整。

4、网红景点
几乎全国游客都知道重庆洪崖洞被称为现实版的“千与千寻”,甚至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当年《千与千寻》的灵感是来自于洪崖洞。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应该为这种传说感到自豪。但实际上《千与千寻》拍摄于2001年,洪崖洞2006年才得以建成,孰先孰后一目了然。
洪崖洞与油屋的相似之处在于两点:立体多变的东方建筑,与华彩万象的夜景。
我们惊叹二者外在美学上的相似,也心生探索其内在奥秘的渴望。于是洪崖洞成为了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目的地,每个节假日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当真再现了影片中夜幕降临后百鬼夜行的盛况,不过这里的“鬼”多半是慕重庆美食之名而来的“好吃鬼”,亦或是久仰重庆美女大名的“色鬼”吧。

除了洪崖洞之外,在斯里兰卡还有一处因为与《千与千寻》里的海上小火车撞脸而走红的景点。
其实它也算不上景点,只是一段在当地人眼中平凡无奇的海边火车线路。慕名而去的我甚至发现沿途有大量的棚户区,与心目中的《千与千寻》海上小火车的小资意境大相径庭。
然而,朋友圈里的那些“照骗”仍旧诱导着一批又一批的朝圣者,旅游指南里厚颜***的介绍着“据说宫崎骏爷爷更是以它为原型才描绘出《千与千寻》这动人的一幕”。

和洪崖洞如出一辙,为了拉动旅游业,宫崎骏老爷爷已经无数次“被”采风到此一游了。
当地人真应该感谢这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在他的慈眉善目之下,从未有侵权一说。他只是眯着眼笑望着大家,谦虚的说到:“请多关照《千与千寻》。”

对于《千与千寻》的国内上映,很多人感到不理解,认为这是宫老爷子来内地圈钱了。其实不然,引进国内本就不是他的意愿,更何况看过他所有电影的我们其实还真欠他一张影票呢。
也有很多人担心《千与千寻》的票房,认为一部18年前的电影此番登陆影院会否有人捧场。
这也是杞人忧天了。且不说老一代影迷会带着怀旧的心态去“还影票”,新的粉丝群体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孕育而生。
《千与千寻》代表一种东方式的小资文化,它的受众大部分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这部分人倒退20年,都还是小孩,当年肯定没看过。
而所谓的小资,他们的特性就是赶时髦。他们会追每周一集的新剧,也不会去网上下载18年前的一部老电影来正儿八经的观看。
所以《千与千寻》每过一段时间上映都会成为一部新电影,仍会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新观众,因为虽然早有耳闻,但年轻的他们其实真的……没看过。

《千与千寻》的重映,给了我们所有人一次机会。
老观众不妨走进影院,去重逢一位老友,感受一下岁月流逝后我们对待人生的全新感受。
也许你会惊叹:原来你一直在那里,从未走远;而我,却迷失了太久……看到你,我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而新一代观众也会从中领略到一部好片的真正魅力,去聆听那熟悉的音乐,体察那份似曾相识的感动。
也许你也会惊叹:原来你一直在那里,向我招手;而我,却一直未能靠近……遇见你,我决定,一直向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