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第15条》影评观后感

《第15条》影评观后感:种姓制度很复杂,印度人没你们想的那么傻
绯色_神仙

这几年,随着印度电影在中国大陆的逐步走俏,印度这个国家似乎也一时间变得热门起来,尤其是它的负面内容,如种姓制度、性别歧视、***频发等等,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高,就差用“人间地狱”四个字给它盖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莫名的优越感:印度人居然到现在都没解决这些问题。

但真是如此吗?

今天借一部电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部电影就是前段时间还蛮火的《第15条》,改编自2014年5月发生在印度的一桩真实事件,两名女孩在北方邦某地被***后双双吊死在树上。

随后,新上任的高级警司阿彦介入调查,他发现这是一起非常恶劣的谋杀事件。

阿尤斯曼(曾主演《调音师》)扮演阿彦
女孩们都是贱民,她们提出增加三卢比日薪失败后,跳槽去了别地工作,这一举动激怒了高种姓的厂长安株,他伙同两名警察展开对女孩们的残忍报复,两名就这样被奸杀,另一名则失踪多日。

详细的剧情,就不一一复述了,因为主题已经很清晰:批判种姓制度——这种存在千年、令人发指的落后信条。

众所周知,印度教中除了四大种姓,还有最底层的贱民(他们甚至一度不被纳入种姓范畴),他们是整个制度里最悲惨的人,做着印度人眼中最脏的工作,如掏粪、清理下水道,以及片中受害女孩所从事的皮革业(因为会接触到动物血)。

印度教的核心教义就是“洁净”,生活方式越干净,种姓越高,反之就越低,这不仅仅是生活习惯,更是信仰。高种姓的人,要与比自己低的种姓群体保持距离,而位于最底层的贱民,更是要自觉地远离所有其他种姓的人,不然就会发生污染,造成对信仰的破坏。

片中,对这种严苛的种姓隔离,有过多次生动的描述。

阿彦上任的途中,路过一个低种姓的村庄,想买瓶水喝,但被下属拦住了,因为他们不能让贱民的影子落在自己身上。

而在阿彦审案时,前来报案的贱民只能拿手接水喝,因为他们不敢用阿彦家的杯子。

你可以想象,这种隔离经过几千年的沉淀,贱民们差不多已经不算人,而等同于污染物了,这绝对是对人权的暴虐踩踏。

至此,影片实际上并没有呈现什么新鲜的东西,还是那些道听途说就能知道的内容,并越发地要感叹:印度人真傻,居然维持这么不合理的制度。

事实上,种姓制度很复杂,印度人也绝非傻子。

印度独立后,被称为宪法之父的安贝德卡尔(他自己就是贱民出身)就曾立法废除种姓制度,如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这也正是本片的片名来源。

而在片中也可看到,不是所有人都歧视贱民,如阿彦和他的妻子就很开明。

***也一直在积极提升低种姓群体的权益,比如给予他们受教育的名额配给,片中负责尸检的女医生,以及跟随阿彦左右的警察乍塔夫就是受益于此,得以在体面的岗位就业。

印度独立后,采纳了西式民主制度,贱民在宪法的支持下,还拥有了自己的党派,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声渠道,片中的山提普拉萨德就是贱民选出的政客。

种种如此,都显示出印度为消灭种姓制度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他们并没有安于现状。

既然进步了,为什么高种姓与贱民的冲突还这么多呢?
事实上,不仅仅多,自印度独立以来,针对贱民的犯罪事件甚至一直在持续增长中,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统计:2015年38670起到了2016年就增至40801起。

因为此前,贱民与高种姓之间的关系很平和,最出名的就是贾吉曼尼制,即主人-奴仆的关系,贱民虽然被压榨,但能依靠为固定的高种姓主人服务,获得一个稳定的生活,双方都处于满意的状态,冲突自然也少。

但在印度独立后,这种平和的关系被打破了。

贱民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并开始频频挑战现有的界限,最典型的就是像片中的女孩那样,向固有服务的高种姓提出加薪,加薪未果就打破传统的贾吉曼尼制,寻找新的雇主,如此常常会激怒高种姓,随之产生暴力事件。

想想看吧!三卢比约合人民币仅三毛,据片中所说,也就够买几口矿泉水,哪个老板会为了这样的加薪幅度犯下杀人大罪?归根结底,是安株为代表的高种姓思想里的传统观念作祟,认为贱民女孩们挑衅、侮辱了自己。

这样的事件自印度独立以来,不断爆发。1968年,泰米尔纳德邦曾因为贱民要求加薪,高种姓地主与富农甚至指使200名武装暴徒,袭击、焚烧贱民的住地,还将43名妇女与儿童关在一所房子里活活烧死。

所以,虽然难以置信,但片中的惨案是落后的象征,确实也是进步的标志,正是贱民意识的觉醒,才导致这样的暴力案件增多,尤其是西式民主制度的引入,贱民经常能在舆论、政治层面与高种姓分庭抗礼,以至于种姓间的矛盾一再激化、怨恨也不断加深。

因此,印度人在试图消灭种姓制度的过程,实质上得到的结果是:种姓之间的关系更差了。

为什么种姓制度这么难以根除?
因为,它已经存在几千年并且还和个人信仰挂钩在一起,可以说是深深扎根在印度人的思想里,从纸面上的法律条文废除到真正的成为人们的价值理念,这其间是鸿沟啊!最尴尬的是,受压迫、受歧视的那方很容易被唤醒,但既得利益的那方却很难放下到手的权利。

打一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就看中国,提倡男女平等多少年,现在又是否真的完全平等了呢?一直抨击地域歧视,但现状又是如何?进步是肯定有的,但离根除真的还早着呢!

同时,贱民手中为数不多可以用以抵抗高种姓霸权的武器——民主制,还经常因为政客的私利熏心而失灵。片中那个贱民地方领袖山提普拉萨德就是很典型的代表,以贱民的名义上台,却并不为贱民牟利,只在乎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可以为了拉选票,故意去激化贱民与高种姓的矛盾,如同片中那样,案件一爆发,山提普拉萨德就在那里兴奋地喊口号了,他不是真的关心女孩们的命运,纯粹觉得又可以借此向高种姓党派发动攻势,同时他也能为了私利,与高种姓政客抱团,甚至可以在谈妥条件的情况下,亲自去打压贱民。

千千万万的贱民成了少数贱民政客博取政治前途的棋子,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少贱民干脆选择了激进的暴力反抗,比如片中的尼沙德。

但尼沙德的行动永远只可能是非主流,而永远不会演变为一场浩瀚的大变革,为什么?还是因为种姓制度。

很多外人都觉得,既然最高种姓婆罗门只占人口的5%,那么剩下的95%人口,无论什么种姓,都是受歧视、压迫的,只要他们团结起来,不就能成功了吗?

其实不然,种姓制度它不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信仰:越洁净的人,种姓越高,越接近神。对印度人来说,相较于推翻种姓制度,他们更倾向于证明自己的种姓比别人高,而在种姓制度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梵化,就是通过模仿高种姓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提升自身经济实力以及一定的宗教仪式,低种姓群体可以抬高自己种姓的地位,虽然这往往不被高种姓承认,但他们自己坚持认为已经脱离原来的种姓地位,久而久之,渐渐就演化为一个新的亚种姓,成为既定事实。

几千年下来,印度分化出很多亚种姓,他们明明身处同一个大种姓,却还要互相分个高低,互相看不起。哪怕是贱民,也要分个三六九等,就像阿彦问乍塔夫是不是贱民,他的回答是:是的,但我们的地位比他们高很多。

如此状况,怎么可能拧成一股绳?尼沙德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与此同时,由于***给予低种姓群体一些福利特惠,还引来了一些处于中间位置种姓的不满,因为他们既没高种姓婆罗门那样的地位,又不能像低种姓这样以弱者身份吃福利,就如片中提到的贾特人,居然还在抗议申请划入落后种姓里,很像《起跑线》里那个挤不进上流阶层,只得假冒贫困人口得配额的中产。

总之,乱如一团麻。

所以,不要简单的评判印度落后,说他们傻,他们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进步,但种姓制度真的太复杂了。最关键,印度没有中国那样90%的汉民族人口,族群十分散落,也没有汉语这样的统一文字,语言五花八门,印度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黏合剂,若没有它,印度可能会四分五裂,因而也没政治家有那个胆儿去动印度教的根基。

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拍的很一般,就主题来说,毫无创意,只会增加人们对印度的刻板印象,而真正有意义的细节,却被一带而过,要不是特地去了解过种姓制度,这些细节的存在甚至显得莫名。

主角阿彦是个虚构人物,他的人设是从欧洲留学回来的婆罗门,这样的设定好吗?就如资深记者兼作家迪利普·曼达尔评价的,“达利特人(贱民)用他们的汗水和鲜血与种姓制度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斗争,但他们在影片中没有任何角色。相反,主角却是一个婆罗门。这不禁让人想起把白人男性描绘成‘救世主’的电影。”

而我觉得,“从欧洲留学回来”的设定更有毒,让人联想到英国合理化对印度的殖民:因为英国代表了更高的文明,殖民印度其实是拯救了它。总之,阿彦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特别令我反感。

当然,最不能让我理解的是,为什么选择这起***案来改编?类似的案件多如牛毛,而且出于“洁净”的理念,高种姓连低种姓的影子都忌讳,不大可能去发生这种肉体接触、体液交流,大多时候把低种姓打死、烧死就完了,这个案件其实是个特例,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说那个警司“在搞(那女孩)”时,他会大发雷霆到杀人,因为对高种姓来说,这是个丢脸的行为,但影片对于他这种心理,又没有进行解释。

所以,选择***案,还模仿黑公交***案——安株等人在车子里***了女孩们,更像是蹭热度的行为,不但令人不适,还混淆了影片的主题,因为它似乎又在阐述女性权益话题,但这块也是支离破碎的,毫无意义。

单从犯罪悬疑的类型片角度来说,《第15条》做的也很差,悬念基本是没的,你几乎从一开始就猜到失踪女孩是躲起来了,没有抽丝剥茧的过程,只是围绕种姓制度的表象作沉闷流水账,最后的结局则更像是强行正能量,个人觉得远不如米叔制片的《自杀现场直播》。

可能有人会说,起码人家敢拍,而我想说的是,算了吧!拍的这么泛泛而谈,还不如别拍,除了添乱,没别的用。但我一看影片的投资方有Netflix,也不想说什么了,西方人总喜欢自以为是地批判别的国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