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人》《我是山姆》观后感
最近连续看了两部讲述弱势群体(自闭症,低智力)的影片:《雨人》和《我是山姆》,都很好看让人感慨的影片。
其中《雨人》(1988年)的名气大一些,获奖也更多一些。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马克·约翰逊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最佳影片 巴瑞·莱文森
·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讲述了查理父亲去世,将300万美元的遗产给了一个他不认识的哥哥雷蒙。雷蒙自幼患有自闭症,母亲去世后就被送到疗养院治疗。查理把雷蒙带出疗养院,希望能让他分出一半遗产。
在从疗养院到他住所的漫长旅途中,查理逐渐知道了雷蒙的性格,他所患自闭症的特征,也唤醒了2岁前的模模糊糊雷蒙陪伴的记忆。亲情渐渐产生,最终胜过了金钱(遗产)。
帅哥美女(年轻的阿汤哥真是优雅帅气呀),猎奇的技能(超强的记忆力,运算能力),优美的公路风景镜头,自然生动的配乐,看下来真是赏心悦目。
很多细节,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然感人。兄弟间的亲情缓慢推进,不经意的流露。(兄弟俩头抵着头,无声安静的镜头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同时让更多人认识了自闭症,认识特殊人群的存在。
相较于《雨人》,《我是山姆》(2001年12月)名气略小一些。讲述了一个智力程度只有6岁的父亲,意外得到一个孩子之后,依靠自己打工菲薄的经济能力抚育孩子,然而因为低智力被当局剥夺监护权,为重获监护权而进行种种努力的故事。
获得了
· 2002年青年艺术家奖(Young Artist Award)等诸多奖项
· 2002年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奖项提名。
就个人而言,喜欢《我是山姆》会多一点点。因为《雨人》的很多设定距离现实比较远,比如300万美元的财产。比如超强的计算能力运算能力...... 都是正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情节。
《我是山姆》主角和他的朋友们更小人物一些,因此能真切地体会到下层人物的挣扎和不易。其中的展现人性的美好之处显得更为可贵一些。
且影片中另外一个闪耀的地方是,发生冲突的各方面,都是出于爱护。
山姆,作为父亲,虽然智力低下,但是一点也不缺乏爱的能力,也尽力去做一个好父亲。想陪着自己女儿露西的长大。
当局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到智力只有6岁的父亲如何能很好地教育一个渐渐长大的已经7岁的女孩?因此希望为她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而愿意领养露西的家庭,男女主人也是充满爱心给予露西真心的爱护。
影片的结局是半开放的,没有给出最后的选择。
因为山姆在几次上庭中,进行了思考(在我看来,这也说明他虽然天生智力低下,但还是具有成长性),发现自己独自抚养的不足之处。
而当局和愿意收养露西的家庭在和山姆的接触过程中,感受到山姆作为父亲所具备的爱的能量。
最后的镜头是,在露西学校的运动会上,那些爱护她的人们都在场。似乎在昭示一个主题:只要爱在,形式其实不重要。
两部影片都是在描述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形。感人之处都落在爱之上。
李银河说:爱是一种能力,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有这种能力的人是幸福的,可以感受爱并给予爱。
山姆无疑是有爱的能力,他的唯一上过大学后来却自闭在家朋友安妮,她的父亲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相信并正视这样的一个问题:其他能力的大小与爱的能力并无正比关系。
雷蒙也有爱的能力,从他多年之后都不能忘却父母的叮嘱,他的爱因为疾病显得很微弱却顽强感人。而从小优秀,不能容忍忽略的倔强的查理,则是相处中爱的能力被慢慢唤醒了,迸发出深沉的情感,同样令人动容。
愿你我都有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