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树先生》影评观后感
01
远喜近悲的边缘人生
“人生,远看是喜剧,近看是悲剧。”这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先生的珠玉之言,阐明了悲剧与喜剧的界线,只是旁观者和当局者的不同视角呈现。
观看完《Hell!树先生》后,我很难给这样一部影片下定义,喜剧、悲剧、荒诞、幽默、现实、魔幻……种种看似相对立的元素交织杂陈在一起,既给人以光怪陆离的不真实感,又存有对现实对社会的深刻呈现。
电影聚焦树哥这个与群体格格不入的边缘人物,以他的困苦悲惨境遇为线索,让观众感知共鸣他的悲喜。王宝强饰演的树先生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几个经典而富有代表性的语言和动作,完完全全演活了这样一个底层人物,展现了树哥远喜近悲的边缘人生。
同时影片处处意象化的表现出了更为宏大的主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步流星中,抚今追昔回首思索农村和农民现在与未来的出路。这也是监制贾樟柯的影片独特风格,虽然电影并非贾樟柯执导,但仍能窥见贾导的一些印记。
影片的故事设定在吉林省一个边陲小乡村,讲述了身在边缘地区的边缘人物的边缘故事。
01
电影幕启的第一个画面,便是一个固定镜头全景下树哥蜷缩抱头在枯树上的画面,旋即树哥缓慢抬头望向镜头,也就是望向观众,好似我们是外来者,我们的注视令他不安,让人立马进入情境并充满好奇心。
02
而后是一个一分钟的运动长镜头,展现的是九十年代落后凋敝的乡村面貌群景。画面中一辆货车喇叭宣传着太阳新城,而这太阳新城就是影片末尾树哥要搬的新家,伏笔在此处便埋下。
03
镜头最后推进落在一个破旧厂房的一面破碎的窗户上,更深入地强调了影片所表现的是一个破碎、边缘的人物。反打镜头下,树哥落魄的从昏暗的车底爬出,整个屋子也是破旧暗沉的,底层人物的艰辛呼之欲出。
在影片的后半段,树哥完全陷入了现实与幻想的双重境地,一双眼睛也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因为在常年的修车工作中树哥的眼睛已经有所异常,在开篇与母亲的谈话中,树也说道自己的眼睛花了。
正是因为如此,树哥在电影后期一双眼睛甚至通灵,看见幻境,这非空穴来风,完全的魔幻主义,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前期铺垫的。这样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在影片中不乏少数,树先生的命运轨迹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由他个人的性格决定,也由大时代环境下个人无法左右的决定。重重作用下,树先生注定成为村民口中的笑料娱乐,成为可悲可叹的悲剧人物典型。
细节是每部影片都不能忽视的最小组成元素,优秀的影片里往往充斥着大量耐人寻味的细节。
“树”这个元素在影片中寓意了很多.
不仅主角的名字简称为一个“树”字,画面中也曾多次出现树先生蜷缩在树上的超现实手法,树先生的哥哥也是在树上被他爸失手勒死的。树是无声的,是静默的,疯疯癫癫的树先生或许只有在树上才是真正的在他自己的世界,而树下则是充满恶意的现实世界,哥哥在树下的死便是他最大的阴影,树上树下之差对他来说既是天堂地狱之别。
在影片38:30处有一处固定镜头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四岔路口的道路指向标牌子分别指向“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这是充满正向和未来的寓意。联系到树哥此时的困顿境遇,给人一种树先生的生活要迎来转机的暗示,事实的确如此,事实更不止如此。
树哥的生活的确要发生大变化了,娶了媳妇成了家,幸福生活似乎在招手,连背景音乐都放起了《火车快开》,“我们的生活还在开,往哪儿开往红楼梦里开”,一片祥和之景。然而后面的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因为和弟弟的矛盾爆发,树哥完全失了神,本该他开开心心完成的婚礼却变成了浑浑噩噩。哪里有“自由”和“大路”,树先生就此完全陷入“混沌”“边缘”。
影片展现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乡村社会生活群景,再现了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社会思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时代风口,大量的工厂建立,人们涌入城市,朝着现代化进程阔步,而这也必将导致曾经的社会生活结构逐步解构,这是发展的必然,发展的代价。在影片快结束之际,一段十分意象化的画面占据了我的头脑不能释怀:整个画面完全染上了一层暗沉的红色,众人亦步亦趋走向远方,树先生完全不知所以,最后在一棵参天大树旁定格……
有志之士抓住机遇实现飞跃,平庸之辈随波逐流慢慢适应,而还有一类人,他们不会争夺,不会追赶,甚至不会适应,只能慢慢边缘,成为局外人,树先生无疑是这个局外人。以局外人的视角看整个社会,某种程度上与加缪在《局外人》一书中描绘的默尔索的经历和故事异曲同工。树先生和那棵大树一样定格了,是的,定格了。片中还有两场婚礼的戏最能反映出当时乡村的社会风貌,婚礼上近乎整个村子的人全部到场,露天酒席,塞红包进门,找新娘鞋子,鞠躬拜堂,一片欢腾热闹之景。
他人眼中的喜剧,自身亲历的悲剧,被生活的愚弄,被时代抛弃,受到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打击,这就是树先生的边缘人生。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树先生出画,留下新房子的全景,这似乎预示着一种没落,一种传统的、过去的,在新事物面前的脆弱、不堪。
《Hello!树先生》通过一个远喜近悲的局外故事,树先生的边缘人生,向我们昭示了先哲纪伯伦那句言犹在耳的忠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何出发”。
——19影视编导1班 韦晓东
02
愿你死而无憾
2011年11月4日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
该片讲述一个叫“树”的人,他的村庄异常寒冷,积雪难化。“树”还是单身,在村里的汽修铺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馆和朋友喝酒,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开着好车成了煤老板,有人远在省城办私立学校,有人还在种地。
聚会的时候,如果没有被人取笑,“树”就沉默着,像旷野里被人忘记的一棵树。
充满着浓厚的贾樟柯风格,灰色的城市,灰色的写实。不经意间就把真实的社会现实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短短的几个镜头,还原一个社会的全景,并且没有丝毫的偏差,他的家庭也再普通不过了,上有年迈的母亲,一个在外开出租车的哥哥,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生活来源,靠给人打零工养护自己。他的家乡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一个个新修的厂子侵蚀着自己的家园,而面对外来资本和本地势力的双重压榨,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人,树只能选择下跪。但是在另一方面树又是不满足现状的,他也憧憬找一份工作,憧憬着爱情及婚姻。
他也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过,只是树要想摆脱自己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难了,这个社会不会给他那么多的机会,而树自己也不可能摆脱他农村”二流子“的本质。在努力追到自己的媳妇之后,因为一辆婚车的问题,树和自己的弟弟在婚礼前大打出手,结婚后的树陷入到了更加迷茫的自我世界当中。
电影中所刻画的农村,阴冷,潮湿,到处都是枯树,白雪,烟囱,加上画面阴暗。暗示着村里人的冷漠与无情。影片同时也突出了近些年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城镇化率也越来越高,很多曾经的村庄都消逝在记忆中。年轻人都外出工作,谋求发展。剩下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
门罗在小说《逃离》中写道:任何想要逃离的人,对现有事物的厌倦超过了对未来的渴望。人生不断地在逃离,又不断地被牵绊的过去或无望的未来所捕获。我想在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会从这个树先生身上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逃离现实,拥抱幻想。
无论如何,也请大家不要变成树先生这样的人,做一个温暖的人,每个人面对事情都有逃离的权力,逃离将要面对的一切。但是逃离本身也是一个错误,面对现实,足够坦然的面对这一切,这样的人生也会拥有价值,愿你死而无憾!
——19网络传播 张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