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的琴》影评观后感:在红尘里翻滚,我们和他们可真有什么不一样?
在《钢的琴》里,有好多人,陈桂林,淑娴,小元,胖头……
这是一群被时光遗忘的人。
这是一群曾经无比辉煌,但迅速在改革大时代的浪潮冲击下溃败的人。
这更是一群是真实的人。他们有着真实的爱和恨,痛和泪,他们会庸俗,也会高尚,他们可以下里巴人,跟我们聊天扯淡,也可以阳春白雪,安静地听完一首高雅的钢琴演奏。
《钢的琴》人物之淑娴
这个女人,很特别。
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她的丈夫、孩子以及任何一个亲人,只能从对白中知道她有一个孩子,还有孩子的奶奶在。
对比下陈桂林的一帮兄弟怎么过日子,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到在那个时代,一个单身妈妈靠唱歌带孩子过日子,那该会是怎样的艰辛。
可淑娴从来都不是一个俗人,更不是一个笨人,她对现实有着超越常人更为清醒的认知。导演利用她和陈桂林的亲近关系,用她的话揭露了很多真相,直指影片的主题。
陈桂林和淑娴说小菊已经起诉离婚,自己必须在开庭前把钢琴整出来,淑娴的回答是什么?
"你这琴就是整出来了,你就敢保证小元不跟他妈走了?"
"陈桂林,我把话给你放这儿,今天这钢琴你就是做成了,小元你也留不住!"
陈桂林恼怒地说出"你们都一样,太现实"的话,对照着淑娴那句"我觉得小元跟她妈能幸福",影片的主题已经在淑娴的话里清晰可见,即使再努力拼搏,可面对现实和世俗的庞大压力,妥协也成为一种不得不接受的必然选择。
而淑娴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她的爱情。
她选择与陈桂林在一起,而陈桂林也需要她。淑娴爱陈桂林,毋庸置疑。
不用说没名没分的跟陈桂林在一起,不用说混在小乐队里当台柱唱歌,不用说长那么漂亮却没有像小菊一样嫁给坑蒙拐骗的暴发户,而是做了最艰难的选择,正如她所说"你去偷琴我给你把风,你去买琴我给你垫钱,你整一帮人来给你做钢琴,我好好的歌我不去唱,在这破厂子里头陪你瞎耽误工夫,还得给你们整饭吃"。她的爱,还需要什么来证明吗?
我从来不相信她与老王能有什么事,要是谁随便讲几个隔壁老王的笑话她就能跟谁上床的话,那她多年来坚持跟陈桂林在一起,岂不是天方夜谭吗?
当她拉开厮打中的陈桂林和王抗美时喊出来的那一句:"男人都他妈不是好东西",只是说她明了也厌恶了王抗美的讨好和所求,更是对被陈桂林随意就误解自己是***女人的愤怒。
而影片最后当她靠在陈桂林的肩头抱在一起的时候,则是象征了彼此误会的消除,信任的重建。
对于淑娴来说,她也不可能不在意陈桂林的婚姻状态。小菊离家日久,但陈桂林为了孩子一直维持着婚姻,一直犹豫着而不能很快决定跟她的未来。这个时候,让爱自己的男人吃一回醋,发一回疯,未尝不也是女人的天性选择。
影片中王抗美做饭跟淑娴说:"其实我是正经过日子的人",淑娴直接回答:"看得出来",倒是王抗美有点不适应瑟缩道:"是吗,开饭"。在这样简短的对话里,淑娴没有任何感觉,随口应付,很明显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可见王抗美不过只是淑娴这个女人并不乐观也不浪漫的爱情游戏里一个小小的道具罢了。
但退一万步讲,即使她跟老王有关系也没什么不可理解不可原谅。
作为女人,她也有需要、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过活是怎样的一种困苦,一个好男人的怀抱和温暖,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渴望也是一种奢求、更是一种再正常不过、再合理不过的需要,谁又有权利谁又有理由去指责她呢?她如果真这么做了又有什么不可以理解、不可以原谅的呢?
我记得多年前看过的电影《魂断蓝桥》,对于流落风尘的玛拉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时代的悲剧毁灭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爱情,是成千上万上百万,几代人的幸福和未来,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在历史的车轮下往往支离破碎,痛苦总是令人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但转眼一切都被历史所抛弃。
在美国并不算很成功的《魂断蓝桥》之所以在中国获得极大的成功的原因,或许正如同《钢的琴》一样,它所勾起的是一代人的伤痛和共鸣,一个去死的玛拉可以得到同情、理解和原谅,难道一个活着的淑娴就不可原谅吗?更何况淑娴并没有去做失足妇女,而是靠自己的本事挣钱养家糊口,她有选择的权利,谁又有指责她的立场和权利呢?
淑娴最后还是回来了,在陈桂林落寞的手风琴音乐中,她轻轻的靠在这个男人的肩头。昏黄而破败的背景里猛然增添了感动和希望的颜色。一切尽在不言中,什么话都不需说,理解、信任、支持的力量让人倍感温暖。
《钢的琴》人物之小元
整个片子的引线就是小元,核心也是小元。
对小元未来和幸福的思考贯穿影片始终,并引申出来陈桂林、小菊所想的小元之未来和幸福。
一个小女孩集中了影片所有人的一种希冀,托起了被那个时代所遗弃的人们对于幸福未来的梦想。
影片固然是在探究小元的幸福,可她的幸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周围所有的人,换言之,她的幸福又何尝不也是所有人的幸福和希望呢?
深夜里,小元在培训班的教室里挑灯练琴。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能不能做到这一步,连老师都被吓得不敢上厕所,可那么小的孩子就敢一人孤零零的枯坐练琴。她追寻幸福的努力,对钢琴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爱,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她有自己的目标,希望过更美好的生活,但她并不是现在那种完全物质化、庸俗化的奢想和不择手段的追求,更不像是现在好多人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的空想,她在扎扎实实的努力。即使是被钢琴学校强制退学后,小元在陈桂林做的纸板钢琴上练习,举手投足间显现的是梦想的力量,对未来的渴望。
爸妈要离婚, 小元"有话"跟陈桂林说,想知道爸爸"是怎么想的",可见她虽然有目标,但对如何实现目标也有无法选择的困惑。被陈桂林推出门又回来,也说明她对父亲、对亲情的不舍。
可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中,或许二者本就是一回事。
回顾世界,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元跟小菊走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些,这是现实多半会发生的结果。只不过我们在感情上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这种冲突似乎也表现在了影片人物的挣扎中,为奇迹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小元无法拒绝妈妈给她的新文具,当妈妈的亲情和美好的未来相统一的时候,选择的天平必然重重的倒向小菊一方,这种选择或许很残酷,但这是现实的选择。
现实的选择往往都很正确,因为有利可图。
小元跟陈桂林和小菊提出的条件是,谁给钢琴她就跟谁。
小菊不用说,买一架钢琴小事一桩,影片中自始至终小菊根本都没有买太多东西,因为这一点根本无需证明。
然后陈桂林就去倒腾钢琴了,可陈桂林弄的钢琴又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呢?
或许小元压根就没想到爸爸竟然还做出了 "能弹出声"的钢琴,这真是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一种绝妙讽刺。
真正的标准实际上很简单:谁能给我一个更好的未来,我就跟谁。
甚至我都在想小元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放弃了跟陈桂林在一起。
只有陈桂林身在其中为了一线生机奔波劳碌,却不想淑娴等所有的人心如明镜早就心知肚明,对结果更是一清二楚。
在影片最后,大家都看着小元弹琴,面沉似水,没有人为钢琴制造成功而有丝毫的喜悦,就连陈桂林都没有胜利的感觉,大家都冷冷的看着,小菊也静静的看着。
结果早在问题提出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到了收场的时候谁还又还会大惊小怪呢?
小元要的是钢琴,不是纸壳子做的钢琴,不是废钢做的钢琴,不是单纯会发声的钢琴,而是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和美好未来的钢琴。
这样的"神器",陈桂林拿不出来,实际上小菊也拿不出来。影片最后倾向虽然明显,但却没有定论。
小元幸福的根本其实还在小元自己身上,至于选择陈桂林还是小菊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未来,对于我们来说小元作何选择已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答案。
《钢的琴》人物之陈桂林
这个没能甲天下却夹生了的中年男人过的很辛苦,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留恋,却也对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生不逢时,生就的阶层导致了他的夹生。那个时代,那个阶层的人注定是一套大大的悲剧。
虽然影片没有介绍陈桂林当初在厂里是什么身份,但毋庸置疑肯定是一个响当当的风云人物,手底下一帮哥们兄弟,其对底层的影响力绝对不小,从他要造钢琴那么多人来帮忙就可见一斑。从他组织小乐队到四处拉人造钢琴显现出来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来看,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是跑不掉的,但他在那个大环境下依然无奈了,因为已经没有企业让他去管。他被抛弃了。
"不要以为管事就黑钱,贪污那帽子不是随便扣的",一句吐槽暴露了他没有晋级到上层、利益既得者行列的原因。
拔毛的凤凰不如鸡,陈桂林心强命不强,他所面临的已经不是单纯靠技术、靠能力、靠义气拼天下的时代了。
陈桂林似乎很信奉"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放自己",隐隐的带有很大的自嘲的意味。我甚至怀疑这句话在当时或许更多的是一句无聊的笑谈,是纯粹的扯淡。为了生计,他们还有什么不可以解放的呢?杀猪,混混,偷鸡摸狗,还有什么不可以干?他们原来都是技术精湛的工人,都是真正的工人阶级一分子啊,一夜之间就沦落到了尽数"解放"的地步。与其说是"解放",不如说是被抛弃更确切些。
陈桂林是个男人,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依然积极地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也真正做到了解放思想。这比那帮借改革之名,行祸国殃民、中饱私囊、管事就黑钱之实的那帮人强的太多,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能力拉着一帮人混饭吃,照应着另一个同病相怜的女人淑娴。
生活或许就这样过下去也可以,可小菊突然回来了,意气风发的要离婚、要带走小元,彻底打破了陈桂林的幻想,混饭吃的生活自己可以继续,可要让小元得到幸福、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被一纸离婚击碎。
为了让小元跟自己,坚守一线生机,他开始了从买钢琴、偷钢琴、造钢琴的奇迹之旅。
可陈桂林依然注定是个悲情英雄,小元所需要的幸福和未来不是他所能给的,也不是他们这帮人所能创造的。或者更贴近历史和现实的说法是,小元所需要的幸福和未来是不需要他给的,不需要他这帮人创造的。小元要的是钢琴,但此钢琴非彼钢琴,就好像"钢厂"和"钢琴厂"一样,天差地别。
他的选择注定会失败,但他选择了抗争和奋斗,他用一次辉煌的失败证明了自己男人的意志,证明了那一代人"敢想敢干敢拼"的勇气和魄力,至于结果的一切都交付未来去选择。
《钢的琴》人物之陈桂林的兄弟们
陈桂林的这帮朋友兄弟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杀猪的屠夫,跳舞的混混,配锁的退役小偷等等,说到底就是一群不入流的人。
但他们都是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人。
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甚至是恶习,可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为真实,是人都有毛病。他们也曾荣耀而自尊,可大时代的变迁压垮了他们挺直的脊梁,生存成了他们唯一目标。
这帮人儿很憋屈,堂堂东北老爷们,七尺汉子,穷困潦倒,为了生计几乎无所不为,昔日工人的荣光与尊严都扔在了那烂透等着被拆的厂房里,都扔在了那破旧而马上将要被爆破的烟囱里。
胖头赌博没有赌品,为了二十块钱就偷牌,即使是不入流的赌徒,被三个女人追的到处跑骂没赌品,难道不是一种奇耻大辱吗?还有季哥工地上那些工人,为了一块废铁就拿砖头狠狠的砸在干同样活、吃同样饭、同样悲催的昔日兄弟头上,生存的压力已经消磨了东北汉子的大度,变得锱铢必较、是钱必争。
陈桂林去看姐,带了一块肉,被一个拿着锤子工具的人偷走了。陈桂林气的大骂"怎么啥都偷呢",为了生计还有什么不能干的呢?锤子是什么?作为吃饭家伙专业技术的工具,曾经是那么荣耀的代表,转瞬间却沦落到了当偷鸡摸狗的工具,殊为悲哀,殊为讽刺。
陈桂林要造钢琴,到处借钱,胖头躲在塔上不下来。他和胖头的对白亦是令人倍感难过。
"一帮什么东西,我告诉你啊,碰见你们这帮玩意儿我倒血霉了我。"
"对,太对了。"
他们曾经都是铁哥们,都是极好关系的兄弟啊,可现在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然而,就是这帮不靠谱、不入流的人,就是这帮被时代所抛弃的人,最终纷纷都选择了帮助陈桂林。
从偷琴到造琴,他们都在,连那个上了几十年班从不迟到,甚至被弄进局子吓得连公园都不敢去的二姐夫,在听了陈桂林要造钢琴的要求后,也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来满足兄弟的愿望。
他们没有一个人骂陈桂林痴心妄想犯了神经病,反而跟他一块儿玩了一场大的。
陈桂林要做钢琴,大家都相信了,没有人质疑,原因或许用汪工那句话就足可以解释:"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就这样,陈桂林和一帮兄弟开始了钢琴制造大业,开始了造梦的旅程。
然而,造梦并不表示他们就跟陈桂林一样沉醉在梦里,胖头说自从我从厂里出来就没想过回去,回去?回哪儿?厂里?厂在哪儿?胖头算是看透了,看明白了。
季哥在干什么?挖废铁卖给收购站。他们固然是社会最底层,但"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社会最底层的他们看到了未来的模样。他们很清醒,很明确最后的结果、结局是什么。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做出选择背后那份兄弟情意才更让人感动。
陈桂林去看汪工在铁路边的水泡里炸鱼,看着那炸死的炸伤的炸晕的鱼,我怎么都感觉那扔下去爆响的雷管就是那吹响的改革号角,而那鱼就是他和他那一帮兄弟,那一代的无数下岗工人。
在拥有杀猪产业的那哥们杀一头猪赚好几百块钱的房子里,两大片猪肉挂在吊钩上。改革从来都不是是煦煦春风吹得游人醉,更多的就像是锋利的刀和砧板,谁是牺牲品谁自然知道。
陈桂林的兄弟们是远去的一代人,可他们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如今人都不会再说"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这样的豪言壮语,跟过去一样的是大家依然很忙,忙于生计,忙到没工夫去想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发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
对于陈桂林的兄弟们,我只想到一句话来描述:他们,可能是最后一代很特别的工人。
小结
《钢的琴》,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我很难用准确语言描述的电影。
看过《钢的琴》,你会觉得那些以前我们认为不存在的人、模糊了面孔的人,生动起来,形象起来,真切起来。
只因为,我们,从他们那里来啊。
只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