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表扬我》影评二则
上周三新闻学概论的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2005年上映的老片子《求求你,表扬我》。不得不说,这部片子拍的非常有水平,令人回味无穷。大家课后都忍不住又去搜索探讨其中的不少细节。
影片围绕着打工仔杨红旗来到报社寻求记者古国歌写表扬稿展开,继而引得女大学生欧阳花、杨红旗之父杨胜利、古国歌女友米依以及报社众人陆续登场。虽人物关系简单、故事切点小,却揭露社会现状。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两位初入新闻学的大学生写的影评吧。
影评一
第一遍观看这部电影时,开始便有一股莫名的压迫感向我袭来,我感觉到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在观看过程中,我又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疑惑,杨红旗和欧阳花究竟是谁在撒谎?杨红旗为何要一昧求表扬?片尾杨红旗本已死去的父亲为何会出现?杨红旗和欧阳花究竟是谁伤害了谁?......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民工杨红旗几次三番跑到报社要求登报表扬自己,因为自己在一起***未遂案中救了一个姑娘,可是当事人女大学生欧阳花对这件事却坚决否认,并且声称自己从未见过杨红旗。记者古国歌在调查中得知杨红旗要求登报表扬是为了完成父亲在临终前的愿望,然而 直到其父去世依然没有看到儿子被登报表扬,古国歌受到很大的触动。在警察女友米依的帮助下,古国歌很快就找到了事件的真相。真相自然使杨红旗得偿了登报受表扬的心愿,可是却深深的伤害了想维护自己清誉的女大学生欧阳花。与此同时,古国歌也陷入了不知对错的矛盾之中,他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放弃了恋情,只身一身奔赴北方。当他在故宫游玩时,他又偶然瞥见了许久联系不上的杨红旗。他拼命去追,却看见了杨红旗正推着他本应死去的父亲......古国歌什么也没问,两人相视一笑——影片就结束了。
抛开电影的耐人寻味的结局,我重点来谈一谈:杨红旗和欧阳花到底谁对谁错?古国歌应该在摇摆之中做出怎样的选择?杨红旗只不过是一个憨厚老实的老好人,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想要在做好事之后得到一次表扬。欧阳花只不过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为了维护自己清白的名誉,不愿意告诉事实的真相。这两人单拎出来看都没有错,错就错在两个人偏偏碰到了一起。古国歌,一个真相的追寻者与道德的坚守者,他又必须在二人之中做出选择。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究竟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还是满足当事人的隐私权?我想,是影片为了制造矛盾冲突而特意把这两个问题设为对立。就我个人看来,我认为这两者完全能够达到统一。影片中,只要在报道中故意模糊时间、地点、受害者等关键信息,重点突出杨红旗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那不是两全其美吗?在现实生活中的鲍毓明一案,不也隐去了受害女孩的真名等能知晓身份关键信息吗?直到现在,我所知道的就是女孩的化名与大致年龄而已。网友们也深知这类事件对女孩子的恶劣影响,没有深究女孩的真实身份,并把炮火斗转向了鲍毓明这个真正的关注对象。还有许多其他的新闻,不也经常使用化名等信息吗?我认为,记者们应对当事人耐心沟通,对不会泄露其隐私做出保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保护其隐私的基础之上保证受众的知情权,力求事件的完整。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些许看法。
影评二
11月18日上午,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这是一部怪诞的电影,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现实。
影片中主角古国歌的身份与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相关,是位报社记者。而故事,从2004年5月4日一个农村打工仔杨红旗来到报社寻求古国歌为其写表扬稿展开。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社会群像、个人画像,看到了农村打工仔杨红旗的执着与朴实,看到了杨胜利与报社主编多年来藕断丝连的牵扯,看到了女大学生欧阳花被人揭举丑陋背面之后的前途黯淡,看到了一场家庭的悲剧......感受到了所处在那个年代的市井小民的生活与无奈,触摸到人性。
故事的结局很有争议性。有人说,杨胜利还活着,因为古国歌在影片结尾的北京城内看到了杨氏父子,说这场表扬、杨胜利之死是一个秀;也有人说,影片结尾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古国歌的幻想,他幻想着杨氏父子摆脱了“表扬的枷锁”,得到了解脱。假亦真时真作假,而在我看来,影片的结尾既是事实,也有古国歌的美好幻想。在北京,古国歌收到了杨红旗的短信“我爸的生命出现了奇迹,他说做了好事就该受到表扬。”,表明杨胜利还活着。而古国歌在北京天安门前遇到了身穿红色衣服的杨红旗在人群中推着轮椅慢慢前行,恍惚间他跟随着红色的背影追了上去,明明两人相距并不远,但他竟然一直未能追上去,再加上他刚看到那个红色的背影时说的一句“恍惚间,一团红色飘过,不知是飘在心里还是飘在眼前。”更是可以证明之后他所看到的杨氏父子只是心中的幻想。这古国歌心中现实与幻想的美好交织,是我视作古国歌从这件事中解脱的标志。
古国歌作为一个记者,我认为他是比较合格的。
先来说他的合格点。首先,在影片开始时,他拒绝撰写一篇没有提供任何事实依据的报道是正确的。新闻最讲求真实,切忌无依据的瞎编乱造,古国歌在影片初期捍卫了新闻的本源。其次,他能够去脚踩泥土、沉下心去调查采访,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他在调查采访女大学生欧阳花时,先拉进两人间的距离,再语气委婉地询问一个女孩为何深夜出现在“粉巷”这样一个具有一定色彩暗示的地方;而在调查采访杨胜利老人时,他不嫌弃陋室,怡然自得的与老人家交流。最后,他具有新闻人敏锐的洞察力与珍贵的同理心。在他出入杨胜利所在的村子时,他询问村官为什么杨胜利老人家的房子如此破败,与他人别墅形成鲜明对比;而随着故事的推进,他又在老人家的葬礼上敏锐的发现那个村官露出诡异的笑容。
再来说说我眼中他的不足。不知道古记者是否是在城市内住久了,习惯了西装革履的体面做派,为什么在进入在当时与城市有着一定发展差距的乡村采访时仍身着西装呢?是想让人知晓他不一般的身份故意而为之,还是他在亲和力上下的功夫不到家呢?记得路老师上课曾说过她的一个亲身例子:老师在乡村采访一位大妈时,起先大妈对老师的态度很不好,后来在老师主动去喝缸中水时,大妈一下子感受到了那股亲切劲儿,开始与老师进行交心的聊天。古国歌不是没有亲和力,从他后面与杨胜利老人的聊天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他的亲和力,但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比如在去乡村采访时可以穿的不那么“体面”,穿着与受访者相近水平的衣服,这样是否在受访者看见你第一眼时就可以从外表上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你的真心?
在我眼中,记者是一个神圣伟大的职业。他没有新媒体人在世人面前的光芒,是个幕后工作者;他随时待命,只为向世人传递第一手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他捧着一颗真心,脚踩泥土,仰望星空。记者之苦,在我眼里,不在于工作量之大,不在于工资之微薄,而在于记者是国家这条大船船头的瞭望者。他观望着现实与未来,游走在黑白之间,时刻需要保持一颗自省的心、不断去审视、去判断自己所身处的环境、自己所见所思所想,继而才能保有一个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向公众撰写出一份公正理性客观的报道。记者需要是一个有思想力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如古国歌一样迷茫痛苦,丢失了自己的初心,寻不到自己追寻的方向——古国歌只是照章办事,他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他爱岗敬业,坚持奉行职业道德,但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公众的施虐者,一个伤害了很多人的人。所以,在百团大战的兑奖书签上,我请书法社团的同学帮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众人皆梦境,唯吾现世行。”希望我可以在未来从事新闻传播事业时能守住真我,做一个合格的新传人。
此外,影片中另一个与我们专业相关联的点在于那份表扬稿。若刊登了表扬稿,则势必会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从而侵犯了当事者欧阳花的隐私权。知情权给予公民了解自己应当知道的一切权利,以满足其政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而隐私权给予公众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不让他人接近、侵入、公开和传播自己的私人事务。在我眼中,这二者是人的基本权利,更是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有三种:社会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政权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隐私权的冲突以及个人信息知情权与他人隐私权的冲突。解决不同类型的冲突,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执行则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社会政治与公共利益原则,利益衡量原则、宽容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如在影片中,要想刊登一份表扬稿,且欧阳花并没有做出重大过错,则可以适当兼顾杨红旗与欧阳花二者利益的平衡,对两种权利进行宽容的协调,在表扬稿涉及欧阳花个人隐私时言辞温和,并可对欧阳花的姓名做匿名处理,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兼顾人情的考量。
最后,我想说,这部影片的标签讽刺的是喜剧。喜从何来?也许他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喜剧,因为这部影片在引人深思社会现实,使更多人在对小人物的社会角色、社会价值、生活状态多了一份思索和关注之后有所行动,推动我们这个社会更加美好而喜。
作为一个新传人,未来的媒体人,我未来的方向也许是在为党政国家做宣传,也许只是成为一个普通的公众号经营者,又或是身为记者奔波于新闻一线。但我希望我可以坚持对社会小人物保持着细微的洞察和关注,对政治强权垄断思想空间进行无情的批判,去创造一个更为自由宽容的思想言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