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观后感影评
省流影评:这是一部讲述“我”找到我,然后杀了我,而最终又安住于我的电影。
这可能是我目前为止写地最纠结的一篇观后感了。几次“起心动念”终归“缘起缘灭”。对这部影片最理想的观影就是,感知你感知的。无论荒诞无聊,还是诡谲震撼,抑或振聋发聩,停留在情绪就好。
那个用语言无法形容的观感,或许就是这部影片真正想传达的吧。毕竟试图对一部充满解构主义色彩的作品进行结构上的分析,自身就很矛盾。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秉承着人类一贯的愚蠢作风,仅以此文博“上帝”一笑好了。
镜头一:镜子
艺术作品中的镜子似乎自带“魔法”属性。比如“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又比如“宫娥”,比如“风月宝鉴”,又比如“女史鉴图”。
哲学家们更是不肯放过它,给了它各种所指,无论是指认镜像世界的拉康,还是试图打碎镜子大喊“上帝已死”的尼采。
人类对“我”的凝视大体是从“镜”中开始的。不知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开篇第一组镜头产生了奇妙的不适。
圆镜中的三人,伊芙琳Evelyn(生命的圆融),乔伊Joy(本我的欲望),韦蒙德waymond(调节者)笑着唱着,这里一组升格拍摄,让时间凝滞在镜框构成的有限空间中……而依照这个光学角度,本该出现在镜中另一个“存在”,那个作为观众“我”,被无声无息的“杀死”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代表“大他者”的goole eyes,它静静的趴在柜子上,和已经“不存在的我”一起望向着这个荒谬的世界。于是在下面的构图,代表小他者“镜”与代表大他者的“眼”嵌套在了一起,诠释了什么叫做“Everwhere”。
镜子将“我”与这个世界进行了第一次切割,为了满足“大他者”(别人眼中的自我)的需求,疲于奔命的你是否有关注过那个镜中的自己。被伊芙琳忽略的镜中的韦蒙德,以及望向镜中的自己的伊芙琳,你有多久没有看看自己了?或许是时候照照镜子,寻找一下那个被我们丢到角落的“小孩”了。
然而镜子里的“我”似乎也并不真实。抛开都市传说不谈,凝视镜中的自己时间久了难保会有陌生的感觉?我不清楚那背后的科学原理,但电影却讲的很直白,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总是要把那面镜子打碎的,于是伊芙琳的镜子碎了……她杀死了镜中的“我”。
在时空中存在的“我”,当时空成为一场穿梭的游戏,那么“我”的概念总要面临死亡的......
如同吕秀才高喊:“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于是当伊芙琳知道自己在宇宙的不同空间存在的时候,伊芙琳的“我”也就死了,这种死是必然的,当我无所不在的时候,“我”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剧之中端,安排了“我之死”。
镜头二:眼睛
Goole eyes在整个片中的出场数量是令人发指的。随便截取两张图片感受一下。
这无处不在的目光,在片中以大特写的方式出现有四次。
第一次。“大他者之眼”出现在洗衣房,下面提示着“故障”。
由大他者目光构成的象征界,无时无刻编织着“秩序”的罗网,试图把荒诞、随机的一切建构成一座坚固的城堡。它一方面用符号指代囊括万物,另一方面对那些支棱八翘的“混沌”视为“故障”进行切割。生活在象征界的我们都有过“故障”的时候,于是那双“温柔”的大眼睛就会出现在你的背后,暗戳戳的望向你,然后叹口气说:“作为一个xxx,你好像坏了……”
第二次。对于那种无处不在的“大他者之眼”,韦蒙德有他的应变之道。
他选择把它们束之高阁,视而不见。然而即便从心理上加以阻断,该来的总会来。如同与西西里岛的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相斗,即便你有奥德修斯“吾名无名”的才智,也难逃奥德赛之路的艰辛。
第三次。“大他者之眼”出现在了棒球棍上,是的,这种目光可以演变的颇为暴力。
图片 就像身体里的T细胞,发现了“异样”会瞬间变成杀手,哪怕自损八百也在所不惜。这种他者目光要求下无法满足而遭受到的肢体或言语的暴力,我们都应该体验过。而我们无力反抗的原因是,我们自身终究也成为大他者的一部分。如同被父权***了的伊芙琳,反手就给了乔伊一个“爱的大逼兜”。
第四次。实现了“生命圆融”的伊芙琳给了“大他者之眼”新的位置。“大他者之目”回到了本体之眼的位置,如同拉康的三界图中的α之眼。从本体无意识关照,实在、镜像、象征三界,认同所有的混沌与无常的合理性,拒绝建构,以爱与宽容关照一切。当“大他者之目”回到本真,二元的割裂也就不攻自破。我想那一刻也就是尼采所说的“上帝之死”吧。
镜头三:黑色的“贝果”
Joy用积极被动的方式了解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骗局”,当她知道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不过是粒子的叠加态与随机的混沌后,她进入了“虚无”状态。大他者营造的秩序背后恰恰是混沌,两者一体双相,无二无别。
Joy的荒诞其实并不荒诞,而是她所看到的这个世界的真实。如果象征界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幻想与自我认同,她的所有行为都是对这种幻想的蔑视与解构。
她可以轻易杀死韦蒙德或许因为韦蒙德代表的父权,不过是象征界给予的一个符号(同样,伊芙琳也杀死过韦蒙德)。但她必须要找到伊芙琳,因为那是她回归本体的必经之路。如同从0到1的那一次跳动。
她用的“虚无”制作了一个黑色“贝果”,她认为她的答案在那个黑色的贝果之中,她要母体与她一起见证。
然而,观照到生命真相的伊芙琳明白,那个黑色的贝果之后不可能是什么真相,因为那个“虚无”那个“空”也是Joy创造出来的概念。真理不可能在“人造之中”。当你“空”掉了整个“***”,最终还要“空”掉那个“空”。
镜头四:石头的对话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桥段。我愿称之为世界名画之“放手吧,人类!”
放弃控制有多难?
哪怕是看透人类的渺小化身“如如不动”石头仙,不再受任何规律的约束,哪怕是已经摆脱了“语言”束缚可以心之对谈,在乔伊要飞身越下悬崖,寻找打破虚空之法的那一刻,伊芙琳还是忍不住要阻拦。她奋力喊出“因为,我是你的妈妈。”
我不认为这里的“妈妈”局限于人类生物学上的母女关系,当然更不该限定到社会关系中母女,或许可以理解为母体对分裂个体“黏着状态”。伊芙琳觉得她在“救赎”乔伊,如同她骑在鼹鼠料理小哥的脖子上指挥他奔跑。然而这种控制最终不会拯救任何人,只会与目标越来越远。
放手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一切观念都不可能强加于身,一切的观念都依靠体认。越接近真实,越不能用语言传达。就像指向月亮的手,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强化那只手,而干扰了对方望向月亮的目光。伊芙琳选择了放手,乔伊才可能伸手。
这种极致的拉扯磨折了多少母女间的关系…….
明白一切的伊芙琳,完成了从控制到一体化的转变。她成为了鼹鼠小哥的身体,而不再控制他的头脑,你负责思考,我负责奔跑…….有的时候真的陪伴就好。
你若坠入深渊,我便与你同去的浪漫,为何不能出现在母女之间?为何浪漫总是那么感人,或许是因为那种离经叛道,可以代替自己歇斯底里的释放出内心的混沌吧。
有人说这种用爱拯救的人类关系的桥段很老套,过分理想主义。我到觉得不然,毕竟这对母女关系能得到救赎,需要两边有“四大皆空”的境界才能实现,这已经不是理想了,简直是魔幻与浪漫了。哈
综上,想写的还有很多。比如拍摄手法来讲,全片通过宽窄屏幕的变化指认不同平行世界的变化,比如大量运用降格拍摄(快速镜头)放大空间压缩时间等等。电影传递信息量如此庞大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生活如同薛定谔家的猫咪开盲盒,不管是波是粒,愿所有人活在当下"ALL AT 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