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电影讲好一个故事的标准是什么?

电影讲好一个故事的标准是什么?

从十九世纪末电影被发明至二十世纪初电影开始专注于长片,一百多年来,电影始终致力于一件事:讲故事。无论是格里菲斯的剪辑革新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都是在用不同手段完善、丰富、创新电影讲故事的手段。

所以,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罗伯特麦基用一本书的篇幅阐述了什么是电影故事,如何用电影讲故事。可能大部分观众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电影故事,但相信每个人都会对一部电影的故事有自己的认识,简单到“好”或者“不好”。

那么,简单一点,专注于电影“讲好故事”的标准和答案是什么?

我认为好的电影故事就是:用电影语言讲述一个故事的开头、经过和结尾,让观众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满足于故事结局。

用电影语言

包括叙事推进、镜头剪辑、人物台词、摄影布光等所有电影元素。

这是电影讲故事的手段和途径,就像色彩线条之于绘画、光影构图之于摄影、文字之于小说。在这方面做的好的电影比如《唐人街》的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战舰波将金号》极富情绪感染力的镜头剪辑、《安妮霍尔》精彩幽默睿智的人物对话、《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摄影。

一个合格的电影故事,必然经历开头、经过和结尾。用电影术语来说是:建置、冲突和解决。

1、建置阶段

陈述故事的人物、背景,告诉观众你要将关于谁、关于什么的故事,并引出整个故事的冲突。

比如姜文的《让子弹飞》,电影故事开始的建置阶段,交代了故事人物身份,劫匪、贪官、恶霸等,给了主要人物戏剧需求:劫匪要钱财、贪官要活命、恶霸要赶走劫匪等,并通过劫火车这一事件引出了全片的电影故事最大的冲突:劫匪与恶霸的斗争。

2、冲突阶段

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推进过程。

对于建置阶段引出的故事冲突,电影人物怎么应对了?结果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事的冲突是加剧了还是缓和了?等等这些问题就是电影需要在这个阶段呈现给观众的。

《让子弹飞》在故事的冲突阶段,通过小六惨死、勇敢赴宴、暗杀夫人、分发钱财、绑架黄四郎等事件不断加强主要电影人物的戏剧冲突,改变其力量对比,推动故事的发展,直至最后导致劫匪VS恶霸你死我活的决斗。

3、解决阶段

这是整个故事最关键的一环,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了整个故事情节,经过电影故事漫长的讲述把导致的最后结果呈现给观众。

这点之于电影故事,简直不能重要更多,相当一部分所谓“讲不好故事的电影”败笔就在于此,如结尾设置突兀不够合理、人物戏剧性需求没有结果、之前伏笔没有呼应、某些电影人物无故消失等。

好的电影故事,是将故事矛盾结果呈现给观众、将电影人物戏剧化需求予以解决、将故事的情绪情感最终释放,让观众有“心满意足”的观影体验。

《让子弹飞》的故事解决阶段:通过之前故事对人物性格、行为方式的塑造,在故事主要矛盾“劫匪VS恶霸”中,最终以劫匪胜利解决了故事矛盾,然后所有人物结局都得以合理化解决,让观众产生了一种“这是《让子弹飞》完整故事”的满意观影体验。

如果这些还不够直观,那么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万万没想到》(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电影,但也有借鉴价值),在开头“我叫王大锤,是。。。。。”开始介绍人物、背景及主要矛盾,过程中通过王大锤与其他力量之间的互动推动故事发展,最后“我叫王大锤,万万没想到。。。。。。”来结束整个故事。这就是一个鲜明的故事开头、经过和结尾。

移情于故事人物

一个好的电影故事中,故事人物是真实可信、动机明确、诉求清晰、行为合理的,因此可以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人物的真实存在性,进而对其产生情感共鸣,倾向于站在电影人物的视角去经历这个电影故事。

比如希区柯克的《后窗》,导演不留痕迹地刻画了一个偏执、冒险、好奇心旺盛、思维缜密的摄影师作为偷窥的人物,同时用受伤来给其偷窥的动机和时间,用职业为其提供偷窥道具。这样就能让观众相信人物所有动作都是合理且自然的,于是才会为电影人物的喜怒哀乐或嬉笑怒骂或紧张压抑。

反观《小时代1》,宫洺录取林萧的情节就不会让观众移情,因为在没有背景铺垫和人物刻画的前提下,观众们会本能认为宫洺的录取行为根本不合常理,因为以现实经验来说,没有面试者会因为笨和不修边幅被老板录用。

沉浸于故事节奏

电影故事是需要节奏的,比如经典化电影叙事会分配电影情节高潮的布局、主副情节的时间分配。

对于故事带来的情感,也是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电影会设置若干或大或小的“情节点”借以改变故事走向、情感转化、力量对比、价值反转等,此时观众会跟随节奏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

比如大卫芬奇的《七宗罪》在我看来就是堪称经典的故事节奏。前六宗罪案一件残忍过一件,在两名警探求索过程中,凶手逐渐浮出水面,从开始的罪犯作案占优到警探发现处于劣势,再到结局警探被罪犯心理完成布道。而次要情节方面,也随着故事发展呈现了年轻警探的成长和老警探的回归,故事节奏紧张明快,不拖泥带水。

专注于故事发展

观众不会喜欢看一些没有因果关系的片段组成的影片,他们对于电影最大的需求是故事,就像刚才说的,故事是需要一个开头、经过、结尾的过程。而所谓的专注,就是故事要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按情节安排逐步推进讲述,观众对故事进行就会集中注意力。

比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电影用凶杀案开局,讲述了警察调查、凶案不断,呈现一个经典的“破案”故事,电影故事讲述过程中,对于凶杀案的不断深入,警察和凶手都在不断变化和较量,整个过程在逻辑上严丝合缝。

而就像问题里说的那样,《小时代》对于故事发展处理相对薄弱和混乱,没有严格的逻辑和合理的动机,让观众产生情节与情节之间没有关联的感觉,也就会有“MV拼凑”的评价。

满足于故事结局

好的电影故事通过前期讲述,其所呈现的结尾无论是何种价值观,都应该让观众相信其合理性,而不是让观众区质疑:某某(电影人物)应该如何就会如何。所谓的满足,就是观众相信这是必然的故事结尾、情绪得到解释、情感得以释放、价值得以传递。

比如朴政勋的《新世界》,李子成人身、家庭、未来受到威胁,毫无退路,最终杀掉上司姜科长,干掉所有竞争对手,坐上黑帮一把交椅。这个结局之所以让观众相信,是因为故事讲述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他被姜科长、竞争对手和手足兄弟逐渐逼到不得不做这种选择的境界。虽然其结尾价值观是邪恶战胜了正义,但同样给观众带来了满足的观影体验。

那么反观一下《小时代》,其最后的结局虽一定程度上合理,但电影故事的失败难免让观众觉得电影人物悲惨的结局是“作”出来的咎由自取,幸福结局是凑巧出来的幸运。

综上只是对好的电影故事的模式化总结,我一直相信: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成就一部精彩的电影,但一个精彩的电影必然有一个好的故事。

具体说到《小时代》,郭导演完全没有达到可以玩弄电影故事叙事技巧的水平,但又无法做到上述“好的电影故事”中规中矩讲述,这个大致放在中国电影都是一个通病,其症结在于电影工业体系的不完备,所以才会让观众觉得“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

本文选自知乎 默罕默德铁牛/文


从十九世纪末电影被发明至二十世纪初电影开始专注于长片,一百多年来,电影始终致力于一件事:讲故事。无论是格里菲斯的剪辑革新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都是在用不同手段完善、丰富、创新电影讲故事的手段。

所以,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罗伯特麦基用一本书的篇幅阐述了什么是电影故事,如何用电影讲故事。可能大部分观众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电影故事,但相信每个人都会对一部电影的故事有自己的认识,简单到“好”或者“不好”。

那么,简单一点,专注于电影“讲好故事”的标准和答案是什么?

我认为好的电影故事就是:用电影语言讲述一个故事的开头、经过和结尾,让观众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满足于故事结局。

用电影语言

包括叙事推进、镜头剪辑、人物台词、摄影布光等所有电影元素。

这是电影讲故事的手段和途径,就像色彩线条之于绘画、光影构图之于摄影、文字之于小说。在这方面做的好的电影比如《唐人街》的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战舰波将金号》极富情绪感染力的镜头剪辑、《安妮霍尔》精彩幽默睿智的人物对话、《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摄影。


一个合格的电影故事,必然经历开头、经过和结尾。用电影术语来说是:建置、冲突和解决。

1、建置阶段

陈述故事的人物、背景,告诉观众你要将关于谁、关于什么的故事,并引出整个故事的冲突。

比如姜文的《让子弹飞》,电影故事开始的建置阶段,交代了故事人物身份,劫匪、贪官、恶霸等,给了主要人物戏剧需求:劫匪要钱财、贪官要活命、恶霸要赶走劫匪等,并通过劫火车这一事件引出了全片的电影故事最大的冲突:劫匪与恶霸的斗争。

2、冲突阶段

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推进过程。

对于建置阶段引出的故事冲突,电影人物怎么应对了?结果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事的冲突是加剧了还是缓和了?等等这些问题就是电影需要在这个阶段呈现给观众的。

《让子弹飞》在故事的冲突阶段,通过小六惨死、勇敢赴宴、暗杀夫人、分发钱财、绑架黄四郎等事件不断加强主要电影人物的戏剧冲突,改变其力量对比,推动故事的发展,直至最后导致劫匪VS恶霸你死我活的决斗。

3、解决阶段

这是整个故事最关键的一环,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了整个故事情节,经过电影故事漫长的讲述把导致的最后结果呈现给观众。

这点之于电影故事,简直不能重要更多,相当一部分所谓“讲不好故事的电影”败笔就在于此,如结尾设置突兀不够合理、人物戏剧性需求没有结果、之前伏笔没有呼应、某些电影人物无故消失等。

好的电影故事,是将故事矛盾结果呈现给观众、将电影人物戏剧化需求予以解决、将故事的情绪情感最终释放,让观众有“心满意足”的观影体验。

《让子弹飞》的故事解决阶段:通过之前故事对人物性格、行为方式的塑造,在故事主要矛盾“劫匪VS恶霸”中,最终以劫匪胜利解决了故事矛盾,然后所有人物结局都得以合理化解决,让观众产生了一种“这是《让子弹飞》完整故事”的满意观影体验。


如果这些还不够直观,那么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万万没想到》(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电影,但也有借鉴价值),在开头“我叫王大锤,是。。。。。”开始介绍人物、背景及主要矛盾,过程中通过王大锤与其他力量之间的互动推动故事发展,最后“我叫王大锤,万万没想到。。。。。。”来结束整个故事。这就是一个鲜明的故事开头、经过和结尾。

移情于故事人物

一个好的电影故事中,故事人物是真实可信、动机明确、诉求清晰、行为合理的,因此可以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人物的真实存在性,进而对其产生情感共鸣,倾向于站在电影人物的视角去经历这个电影故事。

比如希区柯克的《后窗》,导演不留痕迹地刻画了一个偏执、冒险、好奇心旺盛、思维缜密的摄影师作为偷窥的人物,同时用受伤来给其偷窥的动机和时间,用职业为其提供偷窥道具。这样就能让观众相信人物所有动作都是合理且自然的,于是才会为电影人物的喜怒哀乐或嬉笑怒骂或紧张压抑。

反观《小时代1》,宫洺录取林萧的情节就不会让观众移情,因为在没有背景铺垫和人物刻画的前提下,观众们会本能认为宫洺的录取行为根本不合常理,因为以现实经验来说,没有面试者会因为笨和不修边幅被老板录用。

沉浸于故事节奏

电影故事是需要节奏的,比如经典化电影叙事会分配电影情节高潮的布局、主副情节的时间分配。

对于故事带来的情感,也是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电影会设置若干或大或小的“情节点”借以改变故事走向、情感转化、力量对比、价值反转等,此时观众会跟随节奏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

比如大卫芬奇的《七宗罪》在我看来就是堪称经典的故事节奏。前六宗罪案一件残忍过一件,在两名警探求索过程中,凶手逐渐浮出水面,从开始的罪犯作案占优到警探发现处于劣势,再到结局警探被罪犯心理完成布道。而次要情节方面,也随着故事发展呈现了年轻警探的成长和老警探的回归,故事节奏紧张明快,不拖泥带水。


专注于故事发展

观众不会喜欢看一些没有因果关系的片段组成的影片,他们对于电影最大的需求是故事,就像刚才说的,故事是需要一个开头、经过、结尾的过程。而所谓的专注,就是故事要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按情节安排逐步推进讲述,观众对故事进行就会集中注意力。

比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电影用凶杀案开局,讲述了警察调查、凶案不断,呈现一个经典的“破案”故事,电影故事讲述过程中,对于凶杀案的不断深入,警察和凶手都在不断变化和较量,整个过程在逻辑上严丝合缝。

而就像问题里说的那样,《小时代》对于故事发展处理相对薄弱和混乱,没有严格的逻辑和合理的动机,让观众产生情节与情节之间没有关联的感觉,也就会有“MV拼凑”的评价。

满足于故事结局

好的电影故事通过前期讲述,其所呈现的结尾无论是何种价值观,都应该让观众相信其合理性,而不是让观众区质疑:某某(电影人物)应该如何就会如何。所谓的满足,就是观众相信这是必然的故事结尾、情绪得到解释、情感得以释放、价值得以传递。

比如朴政勋的《新世界》,李子成人身、家庭、未来受到威胁,毫无退路,最终杀掉上司姜科长,干掉所有竞争对手,坐上黑帮一把交椅。这个结局之所以让观众相信,是因为故事讲述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他被姜科长、竞争对手和手足兄弟逐渐逼到不得不做这种选择的境界。虽然其结尾价值观是邪恶战胜了正义,但同样给观众带来了满足的观影体验。

图片
那么反观一下《小时代》,其最后的结局虽一定程度上合理,但电影故事的失败难免让观众觉得电影人物悲惨的结局是“作”出来的咎由自取,幸福结局是凑巧出来的幸运。

综上只是对好的电影故事的模式化总结,我一直相信: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成就一部精彩的电影,但一个精彩的电影必然有一个好的故事。

具体说到《小时代》,郭导演完全没有达到可以玩弄电影故事叙事技巧的水平,但又无法做到上述“好的电影故事”中规中矩讲述,这个大致放在中国电影都是一个通病,其症结在于电影工业体系的不完备,所以才会让观众觉得“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

本文选自知乎 默罕默德铁牛/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