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再起时》影评:缺失的剧情与大片之死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等了五年。
终于一睹电影《风再起时》的真容。
总体来讲,电影脉络是清晰的,有一种回溯时光的感受,与任何同类题材作品都不相同。
但这部电影却存在剧情缺失的情况,致使观众需要自行弥补前后境况。
这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情况。
而主要的剧情消失,都发生在第一主角磊乐身上。
这造成了一种奇怪的情况。
磊乐戏份不少,但常常语焉不详、一触即收。
实在颇为费解。
首先是双雄探长的发迹史。
二人先后亮相,关于两位探长在警界底层的日子都一触即收。
但起码给了南江一场枪战动作戏和流利的英文戏去突出其“绅士而有勇有谋”的性格,磊乐的出场就显得有点草率了,只剩下痞赖的表象,甚至早前铺垫的那些年轻时的正直秉性都不复存在。
但这只是开始。
关于恋爱的那一段。
弹琴跳舞都没什么问题,张扬的磊乐获得美人心也情理之中。
但接下来的百老汇歌舞剧和舞台感的戏份,创意和想法当然很好,郭富城的“舞王”身份嫁接过来也毫无问题,问题在于,需要那么仓促吗,而且一跳就“跳过四季”?
不是郭富城的歌迷,可能不知道,他在1997年发行的音乐专辑《谁会记得我》中有一首歌曲《分享爱》,整个MV就是歌舞剧形式的,追逐、等待、迷惘、错过与失落、相遇,不到四分钟时间,就娓娓道尽一场街区恋爱故事。
反观电影里的情节,却只余下仓促。
这明显与导演的能力不相符,所以大胆假设,可能是为了服务于其他剧情,这个部分被大幅删减。
结果是浪费了演员与创意。
再谈谈磊乐的上位。
他走得比同时期的任何华人都更高。
但从电影里面,我们只看到一个“坐享其成”的华人总探长,他的升迁,背后是他的妻子和好兄弟南江的铺路。
这就很费解了。
一个“吃软饭”的磊乐,怎么有底气令一众警员和黑道俯首?
他没有义气、不敢冲锋陷阵,能有“胖子韩”和一众兄弟对他死心塌地?能让严洪、南江在他面前噤若寒蝉?能让那些警界高官生出忌惮之心?
我们却仅能从南江与他人的对话中,瞥见只鳞片爪。
所以很显然,磊乐这个部分的戏份也“消失”了,就像那头惊鸿一瞥的黑豹,确实很有猛兽的血性与气场,但连爪牙都没法露出来,其凶悍也就只存在于想象中,缺少真正的冲击力。
而这又是为了服务于什么地方的需要?
还有一场“无厘头”的戏码。
蔡真去找南江,南江对她说,「你能为磊乐做到什么程度?」
结果是蔡真解去衣衫,与南江的绅士与正直。
缘由是什么?
当然必然是因为磊乐与南江的反目与火拼,所以蔡真前去求南江放过磊乐,但在电影中看来,磊乐又没有山穷水尽,蔡真何至于此?
这里当然又可能会有大幅剧情删减。
此前官方曾经放出一段预告,磊乐被吊起来,遭受酷刑毒打。
据说这场戏连续拍了四个小时, 郭富城被吊起来七次,躲避了43次迎面飞过去的铁锤,这场戏拍完,整个人汗湿衣衫。
这场戏及延展剧情被删掉,或许也算合理推测。
林林总总。
包括情人小燕之死、只手遮天和萌生退意,都显得缺少铺垫和轻描淡写,致使磊乐在“情”之一面浅薄化并表现出只有匹夫之勇,甚至连这一点都描写不足的情状,人物性格和形象因之而扁平化。
甚至连片末交代二人侨居国外的尾声,关于磊乐的描述同样轻忽而空洞。
反过来看,电影的慢镜细语,大多给了梁朝伟饰演的南江,所以有人讲,两位男主演技皆属强悍,但磊乐的角色描写空洞,而南江虽然戏份更少,却写得很丰富。
诚如斯言。
说到这里,想再聊一下两位男主角。
梁朝伟的表演能力不需说,早在《花样年华》就抵达巅峰,也奠定了“内敛”的表演风格,其后基本就以角色“周慕云”为基础做加减法,虽然被诟病表演手段一成不变,但一直颇受业内推崇。
在这部电影里,如上言,角色写得很丰富,也有颇多特意着墨,多谋、善断、深情兼毫无野心,导演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袒露内心和做戏,但请恕直言,这个年龄的梁朝伟,有老戏骨的举重若轻,却早已没有了《花样年华》那年的姿容神韵。
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南江的故事,其实并不具有那个年代的真正代表性,所以很难以他的视角,去升华整个剧情主题。
反而是出身底层、经历生死磨练和竭尽全力打拼的磊乐,应该大书特书。
同时郭富城其实并不是这么用的。
论及情绪的层次、情感的深度与爆发能力,他甚至较梁朝伟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多年打磨之后,在表演的尺度与力度上,他早已不带一丝烟火气,而《最爱》中的惫懒与悲情、《道士下山》中的内敛与气度、《无双》中的凌厉与多变,都是绝佳范例。
反观磊乐,气场与皮相俱佳,表演亦转圜自如、无可挑剔,却就前述,犹如那头悍勇的黑豹,根本连露出爪牙的机会都不给,一场传奇成空。
而电影就这么颠倒了详略。
如之奈何?
当下的票房情况相当凄惨。
惟余一声叹息。
五年期待,却似乎将见证一场“大片之死”。
但其实电影值回票价。
也仍然相信翁子光导演的能力。
凭直觉,不认为剧本层面应该有如此多的缺失与详略的失当。
或有诸多原因掣肘。
方致使电影出现了“剧情的缺失”。
而如果有导演剪辑完整版。
定当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