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一门具有新闻和艺术双重价值、双重功能的传媒艺术,新闻和艺术都以“发现”为核心追求。这种创作方式,以真实生活为源泉,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新闻追求“发现”有意义而独特的事件,艺术追求对美的“发现” 。假如一部纪实性的纪录片能够在“新闻的发现”和“美的发现”两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又相得益彰,那它一定会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创造,并且值得人们将目光投向它。我以为,近日浙江卫视制作播出的三集纪录片《美美乡村》就是这样一部好作品。
乡村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聚焦点,所有的“三农”问题都要从乡村展开和从乡村入手解决。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不仅脱贫致富、迈入小康社会是基于一个个乡村变迁的基础数据,未来的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要看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程度。乡村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业文明的载体,是美丽中国的山水田园景致,是城市文明的根脉和乡愁,是人民江山的壮美画卷。据统计,我国现有260多万个自然村落,其中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有6819个。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之一,我也算是一名对乡村发展长期关注并参与其中的学人。2021年,我和冯骥才、阮仪三等在浙江省嘉善市西塘村参加了《西塘宣言》发布15周年纪念活动,我们在三人对话中还特别关注到国家级传统村落究竟怎样可持续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在伟大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参与了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影像见证脱贫攻坚文化工程”,出任了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图书》(17册即17个驻点跟踪观察的记录)总主编。在经典的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脱贫攻坚这两项事关乡村发展的伟业中,我注意到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或者说两个难点:一是681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以它们巨大的体量和数量,其保护问题如何与乡村振兴接轨并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和重要的文化支撑点;二是大多数贫困山村几乎都经历过单靠自身有限能力难于脱贫,之后在强大的制度优势和多方合力下实现了小康目标的过程,因为此中的经济发展模式令人欣慰地充分设计了当地村民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能力激活机制。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让这种内生动力和自力更生能力得到更全面的激发和释放。这两个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点。这部三集纪录片《美美乡村》,为我们解答这两个难点提供了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不禁拍案称赞。
我们知道,浙江省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这里也是***总书记提出“两山”理论和“记住乡愁”理念的地方。浙江省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尽管任务艰巨,但也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2006年,致力于保护传统村落的《西塘宣言》在浙江发布,一举改变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方法、方向,影响深远。系列纪录片《美美乡村》发现和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发生在浙江的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的新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浙江省东南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一位大学副教授丛志强进行了用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实验。他放弃那些经典的在建造、民居、格局、视觉、造型、文化、历史等都有丰富内涵和形式意味的传统村落,特意选择各个方面都普通平凡且缺乏特色的小山村作为自己艺术改造的对象。他认为,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将更加具有推广性和普及性。
丛志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想让普通的村民在他的启发下人人都成为“艺术家”,然后用村民自己的艺术实践改变生活、改变环境,实现发展和乡村振兴。这个过程当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是一波三折的。村民们能否接受成为“艺术家”这样似乎不着边际的理念?村民们又怎样实现掌握一“艺”之长并通过掌握的艺术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利益?这个实验项目是不是携带着巨大的投资而来呢?在投入极小甚至是几乎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丛志强的艺术实验遭到了村民们的怀疑和抵制。他一开始像在学校教学生一样为村民们讲艺术,把勉强而来的村民们讲得昏昏欲睡,一个个扫兴而归。乡贤式村民葛德土还四处警告大家,说丛志强是用艺术搞传销的骗子。然而,在流动的历史和动态的境遇中,这个浙江普通的小山村在活态的发展之路上,正期待呈现出新的变化。丛志强随即改变策略,用入脑入心的新方法和艺术行动,改变和树立“艺术观”,用实实在在的艺术造型、装饰、景致、景观,化腐朽为神奇,改旧貌为新颜,让平常物象焕然一新。
于是,村里的石匠、木匠、泥瓦匠、篾匠、裁缝,个个都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当地唾手可得的竹、木、石、泥、贝壳、仙人掌、老房子、老物件等全都成了艺术材料和艺术对象。乡民们擅长的甚至是天生的“用手思考、用物思考”的乡土思维大展身手。浙江的乡村,因为不同的文化交融和不同的观念相互渗透开始发生了碰撞和激荡。葛德土成了享誉一方的贝壳盆景“艺术家”,葛品高把自家旧屋开成了年轻人打卡的仙人掌酒吧,葛诗富成了编花高手,袁小仙因擅长剪裁而成为布偶布艺“艺术家”,叶仙绒由于家藏丰富开办了家庭美术馆……村里的道路、桥梁、走廊、广场等公共空间全都被艺术设计改造成艺术空间,村落里的民俗、非遗、历史、文化、技艺全部获得创造性转化。乡村的保护和发展,除了***、农民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都纷纷参与进来。2019年,村里成立了乡建艺术团, 86人成为团员,每年到访的游客达到一万人以上。农家乐、民宿迅速发展,村民家家户户获利颇丰、获益匪浅。乡民“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购销两旺,声名远播。有10名乡民“艺术家”还到中国人民大学悲鸿讲堂为艺术专业大学生讲课和交流艺术经验。浙江乡村的生产生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家庭和村落公共空间都成为美丽村落艺术审美的对象,村民们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指数都写在他们快乐的笑容中。这个艺术实验的成功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振奋不已。这是艺术与人民相结合、艺术服务人民、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探索与创新。我们的艺术教育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我们的乡村处处都有能工巧匠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两种巨大的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们之间唯一缺少的就是联结的纽带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契机。葛家村的转型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但是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后面还有惊喜。葛家村富了、变了,村民的胸怀和眼界也更开阔高远了。他们主动地向外输出葛家村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模式,这是新一代富起来的农民们的新境界。
在浙江宁海与贵州晴隆对口帮扶工作中,转型成功的葛家村对接布依族村寨定汪村,演绎了一段新型的“山海情”。葛家村的艺术村民倾巢出动,十几人专赴定汪村“传帮带”。葛家村的村民从学生变成了老师,这些农民要教另外的农民学习艺术,这真是天下少有的新鲜事。关键是葛家村的农民“艺术家”还发现定汪村村民在蜡染、刺绣、编织等各种匠艺方面身手不凡,怎样向这些特殊的村民传授艺术经验?怎样开发他们的民族传统技艺?葛家村村民颇费思量。纪录片发现和记录了这些细节,一下子就让这个纪录片和它记录的对象都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浙江小山村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师徒结对、一对一“传帮带”的方法,从布定汪村中选出一大批各色匠人进行师徒传授,又实地考察葛家村,还两村合作办项目,这样几来几去、寒来暑往,定汪村也与葛家村一样焕然一新。布依族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匠人就是艺术家。”葛家村还帮助定汪村建立了“未来书院”,为当地百余名留守儿童募捐了一大批图书。葛家村村民葛品高向定汪村捐赠了3台计算机,定汪村布依族儿童画了3只大公鸡回赠,这被戏称为“以鸡换机”。
定汪村经验的核心价值是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激活村寨的本土资源。于是,“牛粪山变成了农耕园,定汪村变成了聚宝盆”。这一段新型的“山海情”证明丛志强把平凡变传奇、用小钱办大事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试验具有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紧接着,丛志强又带领着北京的艺术团队和葛家村的农民艺术家们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帮扶这里的德育村启动艺术振兴乡村的2.0版,为这个位于国家级风景区附近的彝族村因地制宜地开展“慢生活”系列的场景化艺术转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纪录片《美美乡村》的创作者们敏锐地抓住了当下乡村振兴中这样一个用艺术赋能的特殊的又是成功的案例,用深度报道完成了他们的新闻发现,使之成为首次系统、完整、全程呈现此案例的纪录片;他们用客观、真实的镜头记录了事件的原委、过程、效果、意义,其视觉叙事调动了电视镜头的各种可能性、可视性和艺术性,令人感动和震撼,实现了他们对“美的生活”的美学发现。为了印证这个艺术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摄制组还采访了冯骥才、阮仪三、温铁军等在传统村落保护、乡村发展方面的权威专家解读和点评这一发展模式,深入挖掘这个案例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发展意义,使全片得到思想性的升华。
我们的乡村需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个浙东南普通小山村的艺术振兴乡村经验对众多普通村落的发展具有启示性,对经典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不无借鉴意义,对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建设美丽中国、艺术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关系具有追问价值,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一次有创新性的实践。
(作者: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57:2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