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著名作家梁晓声同名小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该剧以居住在北方某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全面展示了当代中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近期邀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视听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师范学院教授薛晋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李跃森撰文评论电视剧《人世间》,以飨读者。
《人世间》预告片
《人世间》: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张德祥
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在央视播出,引起了广泛关注,说明这部作品与观众的审美需求达成了某种共振。
什么共振?在我看来,就是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情境与观众所经历的生活实际达成了一种呼应,如影随形地映照着现实生活,作品里的人物就好像是你身边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得跟着人物走,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人世间”了。
有生活质感的作品,就有这种艺术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剧中人的命运来。所谓的生活质感,就是真实性、生动性、鲜活性,就是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那种生活的温度、气息和人情,说到底,是一种亲切的、朴实的、生存的烟火味道。
凡人世间,必有烟火,烟火味是人世间最温情最本质的味道。不食人间烟火,顾影自怜,终究是太虚无飘渺了,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所以还得回到人世间。
《人世间》吸引观众的首要因素就是这种浓郁的、温暖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烟火气息。烟火气息就是为生存而努力、而奔波、而奋斗,追赶着日子往前赶路,一年又一年,这就是生活。
《人世间》很平凡,也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不过,它所展现的不是西北的农村,而是东北的城市,表现城市里一个平民社区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夫妇和三个孩子的命运变迁。
一个家庭,三代人,五十年,而这五十年又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剧烈变化时期,命运浮沉,跌宕起伏,沧海桑田,天各一方,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但每天都在变化着,时间长了,回头一看,变化巨大,巨大得不平凡。从知青岁月到改革开放,国家在探索中前进,每一个人也是在探索中前行。该剧的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描绘出一幅社会变迁图谱,从生活史中看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史。
当然,《人世间》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家”。“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生活烟火升起之所,正所谓炊烟袅袅,因而是生存的依托之处。从家家户户到村村寨寨,再到城镇和城市,这人世间就是“家”的聚集,“家”的比邻而形成了万家灯火。
家,又是亲情、乡情、邻里情的载体,人之情的滥觞。《人世间》就是从家写起,一张“全家福”之后多少年,才能遇到另一张“全家福”,周家兄妹无论身在何方,都牵挂着这个家,也被这个家系念着,家是根。过年了,就想回家,就想团圆,那是血液里带来的情感归属的基因,最深沉,也最浓烈。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具有中华民族这样深沉的“家”的情感,这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当然,家里也有性格冲突,有代沟,有矛盾,这些矛盾起源于骨肉亲情之爱,爱的另一面叫疼痛,所以叫疼爱。但无论怎样,孩子长大了,就要开枝展叶,另筑新巢,蜕旧变新,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人来到世间,都是有使命的。人与人的差异,就是人们以不同的价值观为导向,走过不同的人生路径,显示不同的人生价值。《人世间》里的各色人等,在时代大潮中起起落落,寻找自己的爱情,寻找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的人早早殒命。
人世间,多歧路,周家三兄妹,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像周秉昆那样,坎坷不断,磕磕绊绊,但无论如何,人总是要努力向前走。人未必都能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平凡的人生同样需要扎扎实实的脚步,兢兢业业地付出,善良在心,希望在前,脚步就有力量,生活就有劲头,人生就有光彩。向前向善,这就是《人世间》启示的人生坐标和目标。
该剧中人物众多,最有性格魅力的是几位女性形象,乔春燕开朗豁达,有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泼辣劲,郑娟坚韧勤劳,撑起了一个家。就是酱油厂那个“曲书记”曲老太太也个性鲜明,戏份不多,别有神态,她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带有浓厚的曾经的“老”干部“范儿”,所以,她常常被误解为“官僚”,实际上她最实事求是。
《人世间》从家庭延伸开来,铺展到工厂社会,从平民到高干,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娓娓道来,描绘了社会嬗变的生活画卷,传递出中国人的生存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生生不息,可谓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生活史诗。
《人世间》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与电影《1921》、剧集《心居》组成了腾讯影业、阅文影视的“时代旋律三部曲”。可以看出,腾讯影业的创作在题材选择上,注重贴近现实、接地气。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三驾马车”能为新时代文艺再添佳作。
*作者: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点击查看)
拙朴而厚重的史诗性精品力作
——央视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观后
薛晋文
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编剧王海鸰根据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人世间》,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火热播出。该剧主要讲述了江辽省吉春市“光字片”社区一户周姓人家几代人沉浮起落的命运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歌颂了基层社会小人物顽强的生命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品以一流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具有美感的画面引发了广泛共鸣共情,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高质量史诗性力作。
主题思想深邃厚重耐人咀嚼
一流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优秀潜质,电视剧《人世间》同样不例外。作品将普通工人家庭成员的命运放置到大时代的环境中予以打捞钩沉,电视剧从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篇到改革开放等时代的变革发展,将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一起,个体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处境与时代症候变化紧密相连。就此而言,家族史是浓缩的社会史,社会史是放大的家族史,剧中表现的周秉昆兄妹等一代个体生命的心灵史和命运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变迁史和社会转型史,小人物的命运之窗被时代风浪日夜拍打着,时代旋涡裹挟着小人物一路向前,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常态,似乎也是无数个体生命与时代达成的无言契约。
古今绵延,很少有人能逃离时代的影响,也很少有时代变迁未施以个人命运任何波澜,个体与时代的缠绕和变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轨迹,这样的哲学思维和思想况味引发了许多观众的审美共鸣。换句话说,创作者秉持厚重深邃的艺术哲学观,体现了对普通工人阶层的深切关注和深情抚慰,同时彰显了整体把握和解读时代的审美理想,试图以周家的家庭秘史去解读和诠释大历史气象,以周家的家庭小文化去演绎和书写中华民族的大文化景观,奋力在现代性的征程中捕捉和钩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逆境崛起的内生动力。作品告诉我们,个体的善良正直和奋斗自强是民族日益强大的原动力,个体生命敢于和命运叫板的昂扬斗志是民族经山历海一路向前的生存伟力,无数个体人性中积淀汇聚的幽光和星星之火,铸就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和社会历史成就的燎原之势。
人物形象立得住、传得开
电视剧《人世间》的人物和细节创作匠心独运。主人公周秉昆的人物形象尤为突出,在他身上具有一种强力意志和生命自觉的欲望,自我奋斗和超越苦难的人物主体性倾向十分鲜明,他生性憨厚又略显少年老成,正直善良又勤劳坚韧,自尊自强又尚礼乐群,敢于在担当挑战中面对生活的困境和阻遏,具有不服输、重情义、敢较真的执拗和执著,这种不懈追求和敢于抗争的精神具有移情共鸣作用,成为全剧最为吸引眼球的审美兴奋中心。同时,他崇尚自力更生和吃苦耐劳,没有被生活的重负和不幸压垮,始终坚守人生的梦想和理想,精神力量的强大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虽然生活异常艰难,但理想和激情依旧在其身上熊熊燃烧,激起了几代奋斗者的共鸣。另一位主要人物郑娟身处逆境,其包容大度、隐忍坚强和忧而不伤的性格魅力令人称道,其爱而有度、爱而有道的人格品质使得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我们常说,人物品质是命运压力测试的结果,承受压力越大和超越压力的精神越生猛,越能见出人物的美好品质和性格真相,郑娟当属这样的优秀典型人物。此外,周蓉单纯率真而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性格、春燕泼辣直率和敢说敢做的性格、曲书记刚柔相济开明包容的性格均令人过目不忘。
创作者试图借助周家三兄妹、郑娟、春燕等人物群像向社会和逝去的时代致敬,工人兄弟虽然曾经历生活困顿、物质贫乏,但他们不甘心被命运摆布和捉弄,奋起挣扎并左右突围,彰显了个体生命的崇高价值和坚韧品质,凸显了当代工人阶级独特的脊梁精神。他们即使遭遇命运洼地,也依旧如野草般顽强生长并艰难求索,这抑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色与特质,而这些宝贵的品质随着时代变迁依旧熠熠生辉。
画面造型逼真传神展现韵味美感
电视剧《人世间》在造型方面下足了功夫,诠释了形象先于思想的真谛,创作者在精益求精中让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情感和内涵,追求传统电影胶片的质感和美感,人物和景物造型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在瞬间融入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生存语境之中,而且这种真实性和假定性高度统一的造型本身就是叙事内容,具有参与叙事和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通过逼真的衣食住行、锅碗瓢盆、言行举止等细节造型,唤起观众对特定年代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行二度创作,有利于在叙事和接受中生发强烈的“剧中人”的共鸣情感。
虽然生活和命运异常艰苦和坎坷,但全剧画面主体造型的色彩较为温暖亮丽,反映了底层人物对走出生活困境、收获梦想充满了信念,以暖色调给人信心和力量,这些画面造型意象具有整体性的象征升华功能,传达了底层人物乐观向上和向死而生的达观人生态度,彰显了抚慰忧伤和引领希望的悲悯情怀。
*作者:薛晋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视听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师范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
*来源:“中国文化报”微信公号(点击查看)
《人世间》:用日常生活的史诗性打动观众
李跃森
与大量流行作品不同,电视剧《人世间》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没有炫人耳目的视觉影像,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美学震撼。这是一部50年来普通人的奋斗史,也是一部50年来普通人的心灵史。它写了生活中的苦难,却不靠苦情叙事撩人;写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却没有贩卖廉价的理想主义。它的全部魅力体现为一种叙事上的恰到好处。
作品中充溢着一种富于历史感的现实主义精神。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周家三兄妹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从身不由己到自觉掌握自己的命运,透过他们的成长经历,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从60年代末到2016年的历史进程,从中折射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中的阵痛、蜕变和新生。“光字片”是一个极具隐喻意义的生活场景。狭窄而混乱的街道、逼仄的室内空间,都带来受到挤压的憋闷感。三兄妹在这里长大,他们的根在这里,对于善恶是非的认识源于这里。就是这个地方,催生出三兄妹和他们下一代对于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包括周秉义身居高位后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动力。人与环境的互相渗透赋予作品以情感的深度。值得称道的是,主创在表现普通人美好情操的同时,也没有回避他们的局限性。“光字片”的老街坊们在苦难中相濡以沫,时代进步了,邻里之间也出现了摩擦和矛盾。这里,对生活复杂性的细致剖析赋予作品以强烈的现实穿透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浸透着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精神。主人公周秉昆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善良、正直,有时也会冲动,一生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似乎他的人生使命就是过日子。但他敢于冲破世俗偏见,大胆追求爱情,面对命运的不断打击,创伤累累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纯真。世界在变,而他的内心始终保持不变,这种不向生活屈服的强韧就是一种普通人的生活信念。他的身上没有英雄光环,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最动人之处恰恰是这种平凡。这是普通人的生存勇气,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生命本色。他的身上蕴含着平民英雄主义的悲壮感。读懂生活很难,谁读懂了,谁就是生活的强者。当然,主创也写了他在感情经历中的动摇与彷徨,惟其如此,这个人物才可信、可爱。这部作品最了不起的成就,便在于塑造了这样一个完整、丰富、不可摧毁的精神世界。
显然,主创是在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日常生活的史诗性。作品的影像风格平实、朴素,感情饱满,却不煽情、不刻意,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依靠对生活细节、生活状态的精准捕捉,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这种叙事的从容不迫显示出主创在艺术上的高度把控能力。比如有时周秉义夫妻二人、周秉昆夫妻二人的对话,都在平淡、不经意间透露出深沉的生活况味。这些富于人性光芒的细节,透过现实关怀体现终极关怀,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高温淬火之后的宁静。因为宁静,所以厚重。
培根铸魂应是根本,化人通心方为正道。在小说出版初期,腾讯影业与李路导演共同选择决定拍摄。随后,腾讯影业获得了《人世间》长达8年的影视改编权。在创作中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这种耐心本身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是作品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社会心态较为浮躁的今天,腾讯影业能够坚持从作品的思想文化价值出发,把握时代脉搏,传达人民心声,通过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塑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电视剧《人世间》以品质追求效益,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而且为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李跃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
*来源:“国是直通车”微信公号(点击查看)
签发:杨晓雪
审核:张利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55:3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