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219/index.htm?page=/page_4/202102/t20210219_533563.htm&pagenum=4)
重现百年经典 讴歌时代芳华
——观“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
百花颂盛世,艺苑迎新春。今年春节期间,“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于各大卫视和线上与全球观众见面。老中青艺术家们齐聚一堂,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有深度、有品位、有韵味的文化盛筵。整台晚会厚重、亲切、典雅,一经推出,便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与回响。可以说,这台晚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主创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挖掘与探索。
历史在场感的精心营造
可以说,百年文艺画卷清晰而深刻地展现了文艺与时代的内在联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事业的初心与追求。晚会选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如歌曲《北风吹》《保卫黄河》《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英雄赞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红太阳照边疆》《赞歌》《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这些经过了时代淘洗和人民选择的经典作品,无一不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无一不敏锐而深切地捕捉着时代的脉搏,无一不合乎历史理性、历史目的、历史规律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换言之,这些作品极为内在地熔铸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价值理想,因而当这些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当这些久违的画面再度闪回,当故事中人物的扮演者变成了历史、经典的见证者时,观众的内心即刻就被击中了。
歌曲《英雄赞歌》
看得出,晚会创作者们的创作态度是严谨而诚挚的,这份严谨表现在晚会创作者对每一个节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帧画面的精益求精上;这份诚挚表现在晚会创作者们对历史纵深的深情触摸上,表现在创作者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中国文艺历程的深切认同上,表现在创作者们对文艺精品以及老艺术家们毫无保留的崇敬之情上。这也正是“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赢得观众肯定的重要因素,正所谓“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复合型节目的深度融合
所谓复合型节目,指的是在一个节目中,围绕同一题材,创作者们将不同形态的艺术通过剪辑手段或舞台调度融合在一起,从而强化了作品的冲击力和表现力。“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可以说完美地实现了复合型节目跨媒介、跨门类等多个层次上的深度融合。
歌剧《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浇灌出的精品力作,并于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分别被电影、舞剧改编。节目《北风吹》分别将《白毛女》舞剧、电影和歌剧这三种艺术形态,经由老艺术家田华的讲述,极为自然妥帖地组接在一起,构成了极具情感力度的舞台呈现。《保卫黄河》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了朗诵(《黄河船夫曲》)、合唱、钢琴演奏、舞蹈、电影片段(《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等,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则由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林海雪原”转切为现实舞台,顷刻间就唤起了观众们的历史记忆。反映抗美援朝的节目《英雄赞歌》集舞剧、独唱、合唱、钢琴演奏、小提琴演奏、电影片段(《英雄儿女》《金刚川》)于一体,全方位地展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节目的点睛之处在于,节目还剪辑了来自全国各地群众自发组织的《英雄赞歌》合唱的视频片段,这也正体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当老艺术家才旦卓玛的歌声响起时,晚会又迎来了一个新高潮;节目《唱支山歌给党听》由老艺术家才旦卓玛的口述和清唱引出,并由6名年轻演员接力完成,该节目融合了老照片、影像资料、合唱等,让人回味无穷。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精品意识的强化与内化
唯有精品意识、卓越意识方能真正推出或打造出经得起考验的文艺精品。精品意识本身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是创作者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从而永不停歇地保持着对艺术品质尽善尽美的追求。
精品意识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中集中体现为,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精心雕琢、创意不断。除了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复合型节目的深度融合外,创作者们还在融合传统美学、现代科技手段上进行了合理而有效的探索。而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舞台美轮美奂,有超高清巨型电子屏幕、炫酷灯光舞美等,但舞台设计并没有喧宾夺主。在舞蹈《梁祝》、杂技《逐梦飞天》等节目中,创作者们并没有刻意营造视觉奇观,而是充分尊重演员的主体性,把舞台交给演员。舞台设计简约自然,灯光舞美都是以表演为中心的,都是根据表演情境来创设的,因而节目的魅力也就从演员自身出发,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不仅如此,创作者们在强化精品意识的同时,也有着较为自觉的导向意识,也就是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新时代的文艺”“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向。实际上,也正是由于精品意识和导向意识的不断强化与内化,才使得“百花迎春”逐渐成为文艺界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并且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
舞蹈《梁祝》
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担当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全国人民都参与到这场阻击病毒的斗争中。文艺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纷纷投身文艺战“疫”的行列。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舞台上,一曲《坚信爱会赢》唱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而当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带队的摄影家团队,在抗疫一线为42000名医务人员拍摄的肖像,蔚为壮观地呈现在巨型电子屏幕之上时,亿万观众都为之动容。2020年也是“十三五”全面收官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歌曲《橄榄梦》《丰收中国年》等唱出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心声,也讴歌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勤劳进取的人民。新时代的壮丽画卷已徐徐展开,歌曲《国旗之下》《依恋》《我和2035有个约》《再唱小白杨》等表达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决心。
此外,还以歌曲《永恒的歌谣》《志愿中国》和采访等形式展现了文艺志愿者们在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实践中的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86岁的文艺志愿者、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仍然坚持为孩子们写歌;用舞蹈传递爱的金淑梅志愿为孩子们创排舞蹈节目;公益电影放映队不惧山路崎岖送电影下乡……这些生动鲜活的画面深切地感动着屏幕前的观众。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歌曲《欢聚吧,第一百个春天》《到人民中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也展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总之,“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汇集了歌曲、舞蹈、杂技、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手段,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有着历史纵深、现实关怀、情感热度的有品位、有追求、有担当的文化大餐,其在晚会形式上的积极探索以及在晚会内容深度上的挖掘,值得学习和借鉴。
(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文艺志愿者”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苏勇,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52:0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