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台词> 正文

《我们台湾这些年》的经典语录

  • 01. 分开不代表不关心 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2. 所谓幻灭是成长的开始,我的青春就随着这些冉冉上升的白烟而逝去了。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3. 说到台湾的民主运动,也不可不提到长老教会。因为这个教团经过一百多年,已经跟台湾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了,简直就是台湾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早期许多台籍精英人士都是长老教会出身。而长老教会这种加尔文(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改革宗教的思想本身就有一定的自由意识,因此,当长老教会见到社会上有很多“不公义的现象”,就不断地声援党外运动。这样一个拥有大批信徒资产、好几间学校及医院的庞大教团,自然会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4. 台湾的小学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活动,叫“自治市市长选举”,简单地说,就是小学是个自治市,要选出一个市长来。这是三年级以上限定的活动,就跟一般竞选一样,候选人要上台发表政见,于是好几年都听到“要建议学校盖活动中心……”终于,这个政见在我小学毕业15年后实现了。然后在竞选期间,由推出候选人的各班自己画海报到其他班去宣传,勇敢一点儿的也会“深入敌营”,这时就要老师出面来维持秩序了。当然也有如“大人的世界”一样,总是会有些绘声绘色的传闻存在,什么请吃糖果、请喝可乐啦,但总体说起来,小朋友还是比较单纯。虽然选出来的“自治市市长”也是象征大于实质意义,但在这种活动里,也学会了什么是投票行为。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5. 那个时候,报纸就常常会看到“民间”这类字眼,可见过去封建的思想余孽仍然占据着人们的思想阵地而不自知,简单地说,就是奴性。当局施点儿小惠就叫“德政”,其实,这些还不都是当局本来就应该做的吗?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6. 20世纪70年代末的台湾,整个社会气氛都是怪怪的,就像是一只气球,随时都可能破掉,但就是破不掉的状态。重大基础建设都快要完成,经济开始腾飞,但大家都在等那种“冲破”的气氛。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7. 所以,中华民国的前四十三年,都还在那片秋海棠上渡过,突然间,却好像醒来发现自己只是在个番薯小岛上一样。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8. 经历过那么多次“大选”后我才了解,选举的结果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原来大家喜欢的是那种选举中的狂热,和那份如同办嘉年华会般的感觉,等到选完,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09. 这些老兵,尤其是下级的士官,几乎都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跟那些走在路上你连瞧都不会瞧的人一样。在过去的台湾,很习惯用“忠党爱国”、“绝对服从”等符号来定义这群老兵。他们在年少时经历国乱、家贫、远离家乡,青春与战争相结合。但在背后,有多少渺小的个体在时代中呼喊着无奈。原本以为他们是国民党的忠诚部队所以才来台,后来随着时代的慢慢开放,才知道有相当的部分并非真正有着“为国牺牲”的想法,只是被国民党强拉入伍而已。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10. 有人说,“陈文成案”、“江南案”让蒋经国看清了情治单位的摆烂以及流氓心态,那么,“十信案”让蒋经国看到的就是整个国民党权力核心以及中层党工极度腐败的真相。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11. 有人说,查清政治性悬案的方法就是查出最高受益者是谁。我想,尹清枫命案这种永远查不清的事,台面上最大的受益者应该就是'来来豆浆店'。这个尹清枫最后出现的地点,经过新闻报道之后,名声大噪,生意一直火爆到现在。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12. 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开始冲太快又有什么用?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