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有三种死法:第一种是自杀,第二种是战争,第三种是顺应。如果说自杀是逃避,那么战争便是对抗,而顺应则是不死不活地活着。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2. 注重优秀比优胜更需要设立统一的标准,而且需要避免把竞争当做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或“拼杀”。注重优秀必须是一种设有合理优秀标准的竞争机制,这就好比是体育中的达标制,一百个人达到体育健将的标准,一百个人都是体育健将。如果要限制人数,那就不妨把健将的标准再提高一些。注重优胜的机制就不同了,它可以完全没有合理的优秀标准,看起来像是一种竞争机制,但却未必与真正的优秀有关。它可以是一场花拳绣腿的锦标赛,参加者可能人人都很差,“优胜”不过是矮子当中选拔将军而已。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3. 人文教育是文化的教育,人文教育的产品是有文化的人。人文教育让人变得更有自由意识、更能独立思想、更理性、更宽容、更有修养。这是一种做人的成就,它本身就是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功利目的的手段。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4.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教育,不应该只是读写的技能,更应该是公共说理的理性思考习惯。只有说理的社会才是正派、宽容的社会,这就需要尊重与自己不同意见的说理对方。对对手要宽容、厚道,陈述对方的论辩时,应该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心平气和,不要一开口,就是“我不开心”“我生气”。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5. 公民教育是人文教育在民主社会的扩充,它们的核心价值都是自由、平等和尊严。公民教育关乎政治、关乎道德、关乎责任、关乎法治、关乎爱国。公民教育还关乎教育自身的作用,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某个权力意志而去灌输正确思想?是为市场造就劳动力?还是为了培养更智慧、更道德的公民?如果是后者,那么公民教育的目的与民主政治 的目的便是一致的。人文和公民教育的严重缺失使得教育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不改变这种情况,受教育的意义便只能维系在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的功利考量之上了。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6. 落实伦理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会形成不同的伦理原则。一种将具体个人权利等同于道德行为标准,凡是个人权利以内的,都是道义可以接受的,这是“伦理最低限度论”。第二种,从所有人一些基本而普遍的权利和人权出发,在讨论公共问题时,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权利应当建立在普遍性伦理原则之上,应当促进和增强与这些权利本身相一致的体制(民主)和社会结构(公民社会)。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7. 以优胜为导向的择优制度容易诱发一种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社会心理,也容易在多种人际关系中形成恶质竞争。这种竞争机制形成的人际关系会长远地影响一个社会文化的品质,使得人与人之间总是戒备、不信任,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一个原本要用来择优,产生优秀者的制度,结果却产生了许多品质低下、并不优秀的“优胜者”,效果适得其反。这样的竞争制度,不是可以改一改了嘛?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8. 社会非理性教育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每次发动政治运动,更是强化这种教育的时候,它的基本方式便士官方宣传,人人对这种宣传鹦鹉学舌,久而久之,便成为自然而然的思考和说话方式。社会非理性教育的可怕和灾难性后果在于,它不只是霸道、武断、强梁;而且是根本就对说理及其必要公共生活作用才去一种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态度。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09. 民主政体培养人们持久而积极的公民意识,其它政体则在训练消极服从。……成功的民主,它的必要条件是全体公民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自己思考;而成功的极权主义则要求人们服从替代他们思考的人。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10. 公共领域是公共权力和权威的领域。它存在于国家和私欲之间。只有在公共领域中,权利才会,也才必须理性这是一个超越私利(原则上说)和限制国家权力的领域这个领域因此被称为公民社会。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11.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弥补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家庭道德影响,因此个人品格会有相当的差别。例如,有的比较诚实、宽容、尊重别人,有的爱说谎、霸道、歧视和欺凌别的孩子。学校必须有好的道德文化环境,学生的教育才能托付给学校。如果学校本身就是一个不讲道德的地方,教师受贿自肥、学生讨好老师、缺乏公正的规则、充斥虚伪和谎言,那么学生的教育便不能托付给学校。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12. 现代公共社会中,责任和权利是联系在一起的。责任不是位卑者对位尊者无条件的风险和服从,而是以任何人都必须尊重责任者的基本普遍权利(人权、尊严、自由、平等)为条件和基础。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