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2.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3. 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4.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5.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6.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7. 儒家知道“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只有两家的结合才是全部真理。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8. 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09. 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0.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1. 《庄子》的《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2. 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3.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4. 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跃过鸿沟。要么是一跃成功,达到彼岸,刹那之间完全成佛;要么是一跃而失败,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其间没有中间的步骤。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5. 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6. 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7. 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8. 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观点上。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远在变化,而且有许多方面。所以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有许多观点。只要我们这样说,就是假定有一个站得更高的观点。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假定,就没有必要自己来决定孰是孰非。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9.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0.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感情。这宁可是说,他不为情所扰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如斯宾诺莎说的:“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1. 人总要先说很多话,然后再保持静默。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2. 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种知。这样的知。不同于原来的无明;不修之修,也不同于原来的自然。因为原来的无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产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创造。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3.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4. 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扰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5.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6.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7. 公元三、四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8. 万物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同,绝对的界线。每个事物总是在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得出逻辑的结论:万物一体,因而应当泛爱万物,不加区别。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9. 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觉解,却依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0. 按照中国的哲学传统,它的功能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