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当我对中国听众客观地比对两种人生的收支平衡,其反应都是中国式的,从切身利益出发:“你提倡不敬老,到你自己老了怎么办?”在这类有利可图的“善良”背后,透露出的焦虑感,显示了将老年的安全看得比青春之冲刺更重要的心理。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少有从个体存在的角度去面对一己之消逝――不是去看有多少由自己制造的人口之“心”还在对着自己,而是无憾地重温自己一生独特的经历与成就。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2. 传统中国文化没能产生科学理论。反之,在现代之前,中国在实用的技术方面却是世界之冠――例如国人常喜欢称道的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等等。据李约瑟说,在14世纪(亦即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以前,中国在这方面的贡献远远地压倒西方。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3. 这一个月的日子真的是啊,最合适的四个字就是“活在梦里”。
放弃了自己每一个在心底默念千百遍的计划,甚至对以前觉得一点也不能让步的事情做出了彻底的改变。这一点也不酷,但是人总是习惯性的选择能让自己觉得轻松的事。再也挤不出时间做那些让自己觉得困难又开心的事,大概吧
Everything that kills me makes me feel alive.
陷入了难堪的低潮期。
I COULD LIE.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4. 私人领域的不发达,使人的同年阶段无限延长。“自我”难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内省基地。于是,也很难产生与公共意识截然分判的私人意识。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5. 美国人生之强调断裂,每一人力求控制自己的一切,对别人的不信托,对近身关系则易出现被害妄想,由此缔造而成的“现实”也有一点荒原化。至于中国人温馨化的现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对别人信托之上的,因此自己也有一大部分是交出去的,亦即是由别人施以控制的。有时候,这种安排并不利于一己权益的维护。西方人对拒绝别人的要求,并不会衍生多少焦虑感,中国人则易产生无可克服的焦虑,为了回避这种焦虑,常导致口是心非。既不想应允对方,又无法由自己去面对情况,就会希冀对方不提出这个要求。对方如不察觉,自己口上不会说,心底里却会把一位已经回避掉的焦虑向内折射而成愤懑。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6. 存在主义者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且以“自我”作为一个基地,对这些外铄的角色作出内省式的再考虑时,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如果他缺乏这道过程,那么,他就成为一个没有自己面目的“无名人”。中国人则认为:“人”是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的――他说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将这些社会关系都抽空了,“人”就被蒸发掉了。因此,中国人不倾向于认为在一些具体的人际关系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人格”。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7. 中国文化要求每一个人做到的,是一种不生不死的状态。一个人不能太爱憎分明,因为,自己爱的东西得不到,自己憎的东西排不开,都会引起极大的痛苦,因此,唯一的麻醉剂,就是处于感觉不冷不热的中间灰色地带,以便对自己失去控制的外界达成一种绝缘体的效果。于是,逐渐地就使自己与自己真正的感觉失去联络,觉得好的与坏的都无所谓,反正生活就是那么一回事。事实上,一个连“自我”这个领域都没法确立,而且与自己的生命力失去接触的人,也的确只能如此。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8. 尼采说:“如果你想升高,用你自己的腿。别让自己被带上去,别骑在他人的背上和头上。”在尼采的观点中,更高的人类之出现,是必须踩在旧的“自我”之上去达成的。因此,踩在别人身上抬高自己的作风,其实是一种永不超生的人类表现――然而,中国文化既然缺乏超越意向,而倾向于在世俗中拔高,就很容易导致这类现象。借别人的头一用的伎俩,确也是中国人的“国粹”。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就被描写成如此。于是,在这个男性被弱化了的文化中,居然也会出现一种“伟丈夫”,那就是“无毒不丈夫!”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9. 凡是正常成长的“个体”都是会自己做主的,尤其是有关“良知”问题。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10. 中国人脑部中层发达于大脑皮层左半部有关。不错认知行动必须以情感作用作为能源,但最后到引出的抽象原理,却是比具体的感性接触更高一层的事物,至于认知对象也不一定要局限于感***流的媒介,更遑论以是否能促进这种交流作为衡量对错的标准了。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11. 不尊重“个人”,将其当作是不能自主的“不道德的主体”,也就是说,单个的“个人”之所作、所为、所思,是必须被看管的。至于干部,则已经受到组织生活的铸炼,在思想上已经过了关,因此就可以去接触老百姓不能碰的东西。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12. 中国人的成长,可以用父母作枕垫,成人之后用社会关系作枕垫,老年则用子女作枕垫。生命转折的危机不能说没有,但没有像美国那样成为泛文化性的母题。然则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是将原本可以全面盛开的青春阶段这一个高峰铲低甚至铲平,去填补老年时势将面临的深堑;用“别人”作为自己“枕垫”的结果,亦可能导致对一己生命之主权的让渡。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