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2.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3.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4.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5.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6.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7.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8.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9.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0.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1. 在冷冷的雨中他梦游一般步行回家去,他的心境需要在雨中独行,他需要那一股冷和那一片潮湿。
——《听听那冷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2.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3.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4. 午后的阳光是一种黄澄澄的幸福,他与矗立的原始林和林中一切鸟一切虫,自由分享。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5.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6. 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7. 人潮呼啸而来,冲向这个公司那个餐厅,冲向车站和十字路口,只有他一个人逆潮而涌,涌向万里长城。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8. 梦是一床太短的被,无论如何也盖不满。
—— 《听听那冷雨》
19.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0. 前尘隔海,古屋不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1. 雉堞俨然,朴拙而宏美,那古老的建筑物雄踞在万山脊上,蟠蟠蜿蜿,一直到天边。是长城,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
——《听听那冷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2. 梦是一床太短的被
无论如何也盖不满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3.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4.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5.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6.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7.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8. “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
“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9.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30. 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